李先生因持續兩周胃痛、食欲不振、體重驟降來到市中醫醫院脾胃病科、內鏡中心治療。醫生檢查其情況后,建議患者立即進行無痛胃鏡檢查。
在靜脈麻醉下,纖細的高清內鏡經口緩緩探入李先生胃腔。清晰的視野下,真相瞬間明了——一枚塑料異物正牢牢卡頓在幽門(胃的出口)處!這無疑就是導致李先生痛苦的“元兇”。面對這一緊急情況,脾胃病科、內鏡中心副主任夏凱沉著冷靜,憑借嫻熟的內鏡技術,在內鏡護士的精準配合下,巧妙運用專用異物鉗,成功將整個異物完整拖入保護套中,安全經口取出。術后即刻復查胃鏡,確認胃黏膜僅輕微損傷,未見活動性出血。整個手術過程僅約20分鐘,成功化解了這場“胃”機,李先生轉危為安,家屬懸著的心也終于放下。
內鏡取異物:微創高效的“胃”來護航者
1.微創高效,首選方案:相較于傳統開腹手術帶來的巨大創傷和漫長恢復期,內鏡取異物僅需經自然腔道(口或肛門)操作,體表無傷口,創傷極小,恢復迅速,患者體驗顯著改善,已成為處理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腸)異物的首選和主流方法。
2.直視操作,精準安全:高清電子內鏡提供放大、清晰的視野,醫生能直觀判斷異物位置、形態、大小及其與消化道壁的關系,評估損傷程度。利用內鏡前端的工作通道,可伸入各種專用器械(如異物鉗、圈套器、網籃、保護罩等),在直視下進行精準抓取、套取、保護等操作,最大程度避免副損傷,安全系數高。
3.關鍵時間窗:成功取出異物,尤其是尖銳、腐蝕性、磁性異物或電池,時間至關重要。通常建議在誤吞后24小時內(尤其是6-12小時黃金期)行內鏡干預。此時異物多停留于胃或近端十二指腸,易于操作,且能有效預防并發癥(如穿孔、中毒、組織壞死)。
4.廣泛適應癥:內鏡技術適用于絕大多數上消化道異物,包括但不限于:
尖銳危險品:魚刺、雞骨、牙簽、假牙(尤其帶鉤)、刀片、釘子等(需優先處理)。
腐蝕性物品:紐扣電池(極其危險,可快速引發放電燒傷和化學腐蝕)、強酸強堿膠囊等(需急診處理)。
梗阻性異物:較大食團、果核、硬幣(尤其在食管)、玩具部件等。
特殊物品:毒品包裝(“體內藏毒”)、磁鐵(尤其多枚,可能吸引導致腸壁壓迫壞死)、長條形物品等。
5.成熟操作流程:操作通常在靜脈麻醉下進行,確保患者無痛、安靜配合。醫生根據異物特點選擇最佳器械和策略(如用保護罩套住尖銳物尖端后再取出)。取出后需再次進鏡觀察,確認消化道無損傷或妥善處理已存在的損傷。
脾胃病科、內鏡中心24小時急診內鏡綠色通道持續以快速響應、精準操作、微創高效的醫療服務,為您的消化道安全保駕護航,用心守護每一位患者的“胃”來健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