琶洲南,偷偷出現了新宅地。
今天,我們在規自局的批前公示中發現,海珠區赤沙涌以東儲備用地調整了地塊規劃。
地塊位置很好,就在琶洲南TOD西側,與琶洲西區一涌之隔,北側、西側都臨近水道,地塊南側挨著地鐵12號線赤沙北站,buff基本疊滿。
根據規劃,地塊原本是商務商業用地,本意是用來發展電競產業。
如今地塊性質更改為居住兼商業用地,用地面積約5萬方,比琶洲南TOD一期體量稍大。容積率從原本的5.0降至3.43,高度限制也從原本的220米降低為100米。而且規劃配備12班幼兒園。
地塊的整體素質,跟保利天奕有點近似,不過容積率更高,位置也更靠近琶洲西區。
從琶洲近兩年在土地市場的熱度來看,我們預估這塊地應該也會有不少開發商盯著。
我們粉絲群里,已經有不少針對這宗地塊的討論。
其中爭論聲音最大的,是琶洲不斷新增宅地,會不會沖淡琶洲住宅的價值?琶洲南TOD業主會不會慘遭“背刺”?
我的看法是,不會。
從目前來看,琶洲的整體新增供應,跟需求之間,還存在很大的缺口。
特別是改善住宅的缺口,更為明顯。
前兩年,琶洲片區出讓的宅地,基本都做成了頂豪產品,比如琶洲南TOD、琶洲·樾|華樾等,套均總價基本都在2000萬以上。
而琶洲片區的改善、高端改善居住的新房供給,一直是缺位的,大部分都只能往海珠中、海珠西外溢。
我們強調過,每個片區發展到成熟之后,一定會出現價值分層。
就像珠江新城既有僑鑫匯悅臺這樣的豪宅,也有保利心語這類改善住宅,正是不同層級產品的互補,才讓區域價值持續上揚。
琶洲如今的發展,正沿著同樣的軌跡,走向更成熟的價值生態。
如今,琶洲的頂層價值已經穩定了,形成了以琶洲南TOD、琶洲·樾|華樾為代表的第一梯隊。
而現在琶洲市場需要的、也最關注的,是總價800-1400萬左右、面積100-160平左右的第二梯隊產品。
前段時間保利天奕開盤的熱銷,其實很好地從側面反映了這一點:
開盤當天一共網簽191套,120平和140平戶型基本賣完。
這個總價段的買家,可能是琶洲崛起的中堅力量(企業高管、科創精英),也可能是看好琶洲前景的城市新貴,他們對品質有要求,對總價更敏感。而他們的需求,在琶洲已經長期被忽視。
琶洲總部夜景實拍圖
所以我們預判,接下來在琶洲,這一類型的產品,可能還會增加。
而調規的赤沙涌以東儲備用地,未來出讓后的產品規劃,大概率也是往這個方向走。
從容積率和樓棟密度來看,地塊做塔樓的可能性更高。至于未來地塊的起拍價格,可能會比當初保利天奕的地塊起拍價略高。
有人覺得新增宅地會讓高端住宅 “掉價”,但別忘了,市場需求本就像金字塔,頂端的頂豪和腰部的改善產品缺一不可。
琶洲南 TOD 等頂豪項目,早已用稀缺的江景資源、頂級的圈層配套站穩腳跟,它們的價值就像定海神針,不會因為新增地塊而動搖。
反倒是800—1400 萬價位段的改善產品,過去一直是琶洲的短板,新地塊的入市,還能加速琶洲配套設施的完善。這些利好不僅惠及新業主,對現有高端住宅業主來說,也是居住體驗的再升級。
所以,與其擔心 “背刺”,不如把眼光放長遠 ——
新增宅地不是價值稀釋劑,而是推動琶洲從 “企業高地” 邁向 “宜居新城” 的催化劑。這樣的價值拼圖,才是真正堅不可摧的城市資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