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高考結束,暑期伴隨著汛期一起到來。
瀘州市游泳協會副主席、救援隊隊長劉宗北說,每年汛期來臨,水位上漲會掩蓋江邊潛藏的風險,一旦有人涉水,這些風險就會變成奪人性命的快刀。
王爺廟、東門口等成溺水事故高發區域
在瀘州主城區,長江與沱江兩岸的王爺廟、中碼頭、單碗廣場、濱江路“飛機壩”停車場、東門口等地,是溺水事故的高發區域。
龍馬潭區小市街道的王爺廟(小地名),是眾多市民野泳和踩水的熱門場所。盡管街道每年都會發布安全提醒,并在現場豎立“禁止下河壩游玩”的警示牌,仍未能阻止市民前往。
據了解,王爺廟有一條石板坡路直通江中,天氣炎熱時,許多周邊市民喜歡沿此路走到江邊踩水,高峰時甚至多達幾十人。然而,這條看似平坦安全的石板路,在稍深且視線不及之處,卻隱藏著高坎。游泳愛好者楊雨稱,王爺廟曾是碼頭,岸邊有很多高坎,一旦踩空,很容易墜入江中。更為關鍵的是,該地正處于長江的大彎道處,石板路長期受江水浸泡,表面長出了很多青苔。當上游有大船駛過時,岸邊激起的浪花很高,即便是成年人也可能被浪打得站不穩,甚至被浪卷入江中。
在江陽區國窖大橋通往長江生態城的長江沿線,也有很多市民喜歡到江邊踩水,尤其單碗廣場一帶踩水的人最多。劉宗北說,因為單碗廣場地勢較為平緩,市游泳協會長期安排安全勸導救護隊進行巡查與勸導,同時漿板救援隊及游泳協會會員們也積極義務開展安全提醒和救援工作,有效降低了潛在風險。
在劉宗北看來,長江濱江路上最危險的地段莫過于濱江路“飛機壩”停車場至東門口一段。特別是當長江水位上漲至濱江路“飛機壩”停車場一級階梯剛被淹沒時,部分市民喜歡前往踩水游玩,然而不熟悉情況的群眾不知道停車場有三級階梯,游玩過程中極易踩空墜入江中。此外,停車場平臺上有時會出現淤泥,由于無法清晰觀察水下狀況,稍有不慎也可能滑入江中。
落水事故易發生在晚飯后
記者了解到,每天18:00至21:00是溺水事故的高發時段。在此期間,許多市民飯后會帶著孩子前往濱江路散步和踩水,有時家長稍不注意,就可能發生落水事故。此前,瀘州市游泳救援隊曾救起一名孩子,該孩子由爺爺帶著去玩,期間爺爺與他人聊天,孩子不慎被江水卷走。實際上,家長長期帶孩子到江邊踩水,不僅潛藏安全風險,更關鍵的是,孩子一旦養成習慣,便會認為江邊沒危險,甚至可能獨自前往江邊,極易引發溺水事故。因此,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在汛期水流湍急時,都應遵守江邊警示牌,切勿翻越警戒線,避免在江邊踩水、游泳或逗留。
此外,每年暑期,隨著中高考的結束,不少考生也會相約到江邊慶祝。從事游泳救援多年的孫小平透露,6月11日清晨,他在濱江路巡邏的時候,在東門口看到有兩名年輕人走到了江中,湍急的江水已沒過他們的肩膀。這兩名年輕人渾然不覺危險,仍在江中談笑風生,而岸邊則有另一名同伴看管著他們的物品,旁邊還散落著幾瓶已開啟的啤酒。孫小平見狀,趕快上前勸阻。孫小平說,站在江邊感受不到江水的湍急,事實上一旦落水,不到半分鐘就可能被沖到江中心,屆時,岸上的人可能都看不到落水者的蹤影了。
劉宗北說,每到夏季汛期時,江水湍急水流速較快,這也導致了溺水事件時有發生,他提醒,大家要遠離自然水域,切勿在江邊、河邊戲水游泳。尤其要密切關注家中孩子的動向,避免其獨自外出游玩。
防溺水的關鍵在“防”
“六不兩會”“四知道”
要記牢
若同伴或自己不慎溺水
該如何正確施救、自救?
汛期來臨
遠離河邊、遠離野泳!
來源|瀘州發布、川江都市報
責編|廷寬編輯|波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