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最新數據,前五個月人民幣存款增加14.73萬億元,而非金融企業存款前五個月減少了73億元。
通過累計數據推演可知,非金融企業存款這個數據,2025年前五個月變化分別為:1月減少2100億元,2月減少8900億元,3月增加2.84萬億元,4月減少1.33萬億元,5月減少4200億元。從單月環比來看,5月非金融企業存款的減少,與4月萬億級規模相比,降幅收窄。
聚焦更具流動性的活期存款,今年前5個月非金融企業活期存款累計增加7842.38億元,增幅為3.63%。其中2月增長1.14%,3月增長8.64%,4月環比回落降幅約6.43%,而5月微升至0.79%,趨于平穩。
非金融企業存款的變動軌跡,實則串聯著多重經濟脈絡。
企業存款的收縮體現在信貸數據中。前五個月企(事)業單位貸款強勁增長9.8萬億元,較2024年增加的9.37萬億元,同比多增4.5%,其中3.14萬億元短期貸款補充流動性,6.16萬億元中長期貸款投向固定資產。但巨額信貸注入并未轉化為存款積累,反而出現“貸款進、存款出”的異常現象。
這種資金"蒸發"可從三方面解讀:財政渠道分流顯著,前五個月財政存款增加2.07萬億元,反映企業納稅消耗;居民儲蓄持續虹吸資金,住戶存款增長8.3萬億元創同期新高;金融市場成為重要出口,5月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降至1.55%的年內低點,質押回購利率同步下行至1.56%,低利率環境促使企業將閑置資金轉向理財產品或債券市場。
在存款收縮的表象下,資金活化跡象開始顯現。5月末M1同比增長2.3%,較4月的1.5%明顯回升,企業交易性需求增強,活期存款占比提升。跨境資本流動則提供外部緩沖,當月直接投資跨境人民幣結算達0.61萬億元,其中0.41萬億元外商直接投資形成資金補充。
政策導向同樣影響資金流向。企業中長期貸款占新增貸款比例達63%,顯示信貸資源持續向實體經濟投資傾斜。未來,政策走向對企業存款修復至關重要,“降準降息”等效果存在時滯,尤其5月存量貸款利率調整效應或延至7月顯現。央行6月已提前布局1.4萬億元買斷式逆回購,并可能加量續作MLF,以呵護流動性環境。更關鍵的是4月政治局會議提出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若能在二三季度落地,有望在化解地方債務約束的同時,激活企業中長期信貸需求,改善企業資金沉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