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nèi)經(jīng)》有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養(yǎng)心無需昂貴補品,日常多吃這6種心臟“偏愛”的食物,氣血通暢,心穩(wěn)神安!
1、龍眼肉—養(yǎng)心血
龍眼肉又名桂圓肉,本品甘溫質(zhì)潤,入心、脾經(jīng),功善補益心脾,養(yǎng)血安神,既不滋膩,又不壅氣。可用于心脾虛損,氣血不足引起的失眠健忘、心悸怔忡等。
【桂圓蓮子羹】
材料:桂圓肉100g,蓮子200g,冰糖150g,淀粉適量。
做法:
1、將桂圓肉放入涼水中洗凈,撈出控干水分。
2、蓮子剝皮,去掉蓮子心,洗凈,放入開水鍋中汆透,撈出倒入涼水中。
3、鍋內(nèi)加清水800mL,加入冰糖,武火燒開,去浮沫,放入桂圓肉、蓮子,用濕淀粉勾稀芡,燒開即成。
2、丹參—通心絡(luò)
丹參味苦、微寒、歸心、肝經(jīng),具有活血祛瘀,涼血消癰,除煩安神的作用,多用于胸痹心痛,心煩失眠,冠心病、高血壓等。
【銀花丹參飲】
材料:金銀花20克、炒丹參15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金銀花,丹參加適量的水,置大火上燒沸,再以小火煎熬半小時,去渣取汁,加
冰糖調(diào)味,夏季可放置冰箱作涼飲,清熱祛火。
3、茯苓—化痰濁
茯苓可以利水、化濕、祛痰,藥性平和,利水而不傷正,在血管瘀堵之前就能解決濕、痰的阻滯,截斷源頭,預(yù)防血管不通。
【苓桂養(yǎng)心茶】
材料:茯苓5克、五味子3克、藏紅花3根、人參3克、肉桂2克。
做法:直接沖泡代茶飲;或者打成粉,和牛奶、紅糖一起沖泡成奶茶喝。
適宜人群:適合心臟不好、渾身沒勁,有輕度眼睛腫、腿腫的人群,日常可以選擇用此茶來保健。
4、炙甘草—寧心脈
甘草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為應(yīng)用最廣的中藥之一,能夠與眾多藥物配合,生甘草偏于清熱解毒,相對來說,炙甘草的補益作用更強,它可用于心氣虛、脾氣虛等多種氣虛證。
【溫陽補心湯】
材料:桂枝10克、黃芪10克、白芍10克、甘草6克。
做法:加水煎煮15分鐘后盛出代茶飲用。頭遍水喝完后可繼續(xù)用沸水沖泡續(xù)杯。
適宜人群:如果活動量稍大就容易氣短,必須立即停下來休息才能緩解,就說明存在心氣虛的問題。這四味藥材協(xié)同作用,可以很好地溫陽補心,改善心氣虛。
5、黃芪—補心氣
黃芪的補氣效果很好,而且它不像其他補氣藥,長期吃也不容易上火,因此中醫(yī)在治療心血管疾病時,經(jīng)常會用到它。
【扶陽活血方】
材料:黃芪15克、丹參15克、桂枝10克、茯苓10克、甘草5克。
做法:煮水代茶飲即可。
適宜人群:有冠心病或者心梗術(shù)后的人,可以根據(jù)醫(yī)生的指導(dǎo),在用藥同時加上這個代茶飲,輔助恢復(fù)心臟功能;沒有心臟病的人則可以喝它,起到輔助預(yù)防的作用。
6、桂枝—通心陽
桂枝歸肺、心、膀胱經(jīng),可起到通陽消陰、下氣降沖、補心制水的作用,有利于溫補心陽,常用來輔助治療心悸等癥。
【加味桂枝甘草湯】
材料:黃芪10克、甘草5克、桂枝5克。
做法:加水沖泡代茶飲即可。
適宜人群:總是感覺有些心慌、乏力、怕冷的人,在家調(diào)理可以使用這個加味桂枝甘草湯,幫助補心陽。但有內(nèi)熱的人群(舌質(zhì)紅、暴躁易心煩、口舌生瘡、小便黃赤、大便干燥)就不建議喝了。
以上就是適合常吃的養(yǎng)“心”食物,你還知道哪些食物可以養(yǎng)心呢?評論區(qū)告訴我!御君方,守護您的身體健康!芳華未來,助您擁抱幸福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