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當外賣江湖還在為“最后一公里”殺得眼紅時,餓了么和天貓國際在跨境購藥上的“合體”,落下了即時零售未來戰役中影響深遠的一子。
當外賣戰場的硝煙尚未消散,餓了么與阿里生態內的兄弟團隊又悄然在即時零售領域掀起了一場新“突圍”。6月12日,隨著“跨境購”服務在“看病買藥”頻道的正式上線,餓了么成功打破了“應急買藥”與“跨境囤貨”之間的界限,將全球供應鏈與本地即時配送網絡緊密編織,構建起一張覆蓋全時段、全場景的健康消費網絡。
通過“遠近場電商融合”,餓了么把“應急”和“囤貨”這兩個看似矛盾的需求,塞進同一個購物車。當外賣江湖還在比拼“誰家補貼更狠”,餓了么已開始聯合生態兄弟團隊重新定義游戲規則——這不是簡單的1+1,而是基因重組級的生態共振,將即時零售的邊界推向全場景、全周期、全生態的新維度。
從“非此即彼”到“全都要”
夏季高溫下,人們既需要藿香正氣水應對中暑,也可能提前囤購進口褪黑素調節睡眠;家庭藥箱里,既要備齊創可貼、退燒藥等應急品,也要存放慢性病用藥、海外營養品等長線物資。
這種“即時+囤貨”的復合需求,長期受制于傳統渠道的物理邊界——藥房難以覆蓋全球供應鏈,跨境電商又缺乏即時響應能力。
餓了么通過“跨境購”服務將天貓國際自營的全球供應鏈與本地即時配送網絡打通,在單一平臺內實現了“30分鐘急救+次日達囤貨”的無縫切換,這種場景融合能力正在重塑用戶的健康消費路徑。
在傳統零售邏輯中,“應急”與“囤貨”如同硬幣的兩面,難以兼得。而餓了么的解題思路,正是將這兩種看似矛盾的需求整合到同一時空維度。
通過打通天貓國際自營的40個國內保稅倉與10個海外倉,平臺將傳統跨境購藥的“長周期等待”轉化為“次日達全國”的高效體驗,首批上線的381個品種、1215款商品中,既有久光制藥、大正制藥等急救常備品牌,也有Swisse、澳佳寶等海外保健標桿。
更關鍵的是,用戶無需在多個平臺間切換,即可在同一訂單中完成“應急藥+囤貨品”的組合購買,真正實現“從病急投醫到未病先防”的全周期管理。
餓了么的即時優勢與天貓國際的豐富供給相結合,創造出了獨特的服務生態。在“近場”維度,平臺通過本地即時配送網絡滿足應急需求,藥品訂單平均配送時長已縮短至21分鐘,24小時藥房數量突破1.5萬家,同比增幅超過30%,網格覆蓋率攀升至90%以上。夜間送藥訂單量同比增速超過50%,用戶同比增速也超過20%,這充分印證了即時服務對社區健康的守護價值。
在“遠場”維度,通過與天貓國際物流網絡的深度耦合,二者將保稅倉變為“云藥房”,消費者下單后,商品從最近倉庫發貨,次日達覆蓋50城,3日達覆蓋全國。這種“全球供應鏈+本地即時達”的模式,不僅解決了進口藥購買周期長的痛點,更創造出了全新的消費場景——用戶可以在同一APP內,完成從“應急”到“預防”的全周期健康管理。
在這場合作里,雙方看中的不僅是本地即時配送網絡的價值,更是生態協同帶來的場景覆蓋廣度與服務深度。隨著餓了么醫保購藥服務成功覆蓋40余座城市,其在用戶心中已悄然樹立起“可信賴健康管家”的形象。
今年,餓了么再度升級其健康服務板塊,將原有的“買藥”頻道拓展為“看病買藥”一體化平臺。這一平臺不僅整合了線上三甲醫院醫生的專業問診服務,實現了醫保買藥的便捷支付,還依托即時送貨上門服務,提供了豐富的藥品選擇。
這種“隨時在線”的安全感在用戶心智中刻下“急用藥找餓了么”的認知烙印。國標抽檢的“火眼金睛”,恒溫恒濕的“黃金保險箱”,24小時在線的“藥品守護者”,每一道關卡都在演繹著“放心”二字的千鈞之重。當其他平臺還在比拼分鐘級配送時,餓了么早已在用戶心智戰場筑起堅固的“信任長城”。
在即時零售賽道,速度是基礎,生態是壁壘,而用戶心智的占領,才是終極戰場。
當餓了么的騎手穿梭于城市街巷,他們手中的配送箱早已超越了“外賣餐盒”的范疇,成為了一個個精準響應生活需求的“魔法盒”。而餓了么“跨境購”服務的上線,更增強了用戶對平臺的信任感。因為,在生死時速的醫療戰場,贏得用戶信任的從來不是冰冷的配送數據,而是那個風雨無阻向你奔來的藍色身影。
以“生態進化”對抗“內卷”
當外賣江湖還在為“最后一公里”殺得眼紅時,餓了么和天貓國際在跨境購藥上的“合體”卻在戰局主棋盤外,落下了即時零售未來戰役中影響深遠的一子。這場戰役的突破口,藏在五一黃金周的一杯奶茶、一盒退燒藥里,更藏在重構零售時空的野心之中。
5月26日,當淘寶閃購日訂單突破4000萬的消息傳來,行業才真正意識到阿里在即時零售領域的戰略縱深。
以五一黃金周為例,當行業還在卷補貼,淘寶閃購已打出“奶茶免單”“鮮花免單”組合拳,快速建立用戶心智。但真正的殺招在供給側:300萬家門店構成的供給網絡,覆蓋從3C數碼到生鮮寵物的全品類,搭配餓了么的本地即時配送,創造出“品牌供給+即時履約”的獨特場景。
傳統即時零售的劇本,要么是外賣平臺卷配送速度,要么是電商平臺卷商品豐富度,但餓了么和淘寶閃購的組合拳,直接改寫了游戲規則。
如果說餓了么的醫藥健康布局堪稱“尖刀連”,那么背后則是整個阿里生態的“集團軍作戰”。餓了么×天貓國際的“全球云藥房”將進口藥購買周期從7天壓縮至次日達;餓了么×淘寶閃購的供給網絡讓300萬家門店變成“前置倉”,覆蓋全品類需求。
阿里正在用生態協同構建競爭壁壘,用技術創新拓展服務邊界。數據顯示,淘寶閃購非茶飲訂單占比達75%,醫藥類平均履約時長壓縮至28分鐘,用戶無需在“急救”和“囤貨”間反復橫跳。
其實,即時零售的未來圖景,早已超越了“送得更快”的簡單敘事,而是“讓世界觸手可及”的文明進化——它是一場關于用戶心智、生態協同、技術創新的“無限進化”。
當競爭對手還在計算“配送成本”時,餓了么沒有陷入“半小時達”的內卷,而是用遠近場融合創造新場景;沒有局限于“送外賣”的基因,而是將健康管理升維為生態服務,用行動詮釋了什么叫“生態共振”。當配送速度成為標配,誰能將零散需求編織成網、將即時服務升維為生態,誰就能定義即時零售的“下一站”。
君樂寶簡醇以科技力撬動乳業新增長極
跨境金融服務平臺試點,平安銀行首筆業務落地
當鮮活營養對話銀幕藝術,上影節C位屬于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