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推送規則改版了,未被星標的公眾號文章無法展示完整封面,很容易錯過。為防走丟,小伙伴們都加個星標吧,步驟如下~
乳牙將掉未掉,松動著掛在嘴巴里,孩子老難受了,還總忍不住用舌頭去舔、用手去摳...
感覺就差臨門一腳了,要不咱來個一鍵助力,直接給它拽掉就完事了?
好的,說干就干。
于是乎,拔乳牙的一百種離譜方式出現了:
用棉線拴住松動的乳牙,再猛地一拽,這是民間最古早的拔乳牙方式。
如果擔心下不去狠手,還可以采取“改良棉線法”,將棉線另一頭栓在各種你能想象到的地方,借助外力拔掉乳牙。
比如門把手:
遙控汽車:
飛盤:
玩具槍:
還可以借力松鼠...
當然,如果充分發揮了主觀能動性,還可以創新出一些摒棄了傳統棉線的新型拔牙法,比如:
用紙巾纏住牙齒把它扭下來:
用老虎鉗硬拔:
甚至...還能求助一下鸚鵡......
創意十足,勇氣可嘉,但作為兒科醫生,強烈反對大家嘗試花式拔乳牙。
絞盡腦汁拔乳牙?
真的沒必要
「想盡各種方法拽掉乳牙」這個操作,通常認為是沒有必要的。因為,你不拔它也會掉啊....
乳牙被恒牙替換,自然松動、脫落,這是多么正常的生理現象。既然能無痛換牙,何苦非要忍痛硬拽,咱真沒必要沒苦硬吃。
尤其是嘗試了好幾次、費老鼻子勁都拽不下來的那種。乳牙實際上還沒有充分松動,沒準備好脫落呢,這時候硬拔會給孩子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家長沒有辦法準確判斷乳牙松動的程度,這是不建議自行拔牙的原因之一。乳牙摸起來有點松動,你以為馬上就要掉了,就差臨門一腳了,其實人家還沒準備好射門呢。
而且,就算是專業醫生拔牙,也不是拿起鉗子“一拔了之”那么簡單。
一方面,家長不具備相應的拔牙技術,亂拔乳牙可能導致牙齦組織損傷、牙齒斷裂,沒有專業的麻醉、止血技術,光靠一根繩子暴力硬拽,會給孩子造成痛苦喊疼、滿嘴是血的不好體驗。另一方面,拔牙工具不專業、不衛生,還有可能引發不必要的創口感染。
牙齒發育替換有它自己的節奏,家長要克制住替孩子拔牙的沖動。我們可以多給孩子吃一些堅硬、粗糙的食物,比如玉米、蘋果、餅干、饅頭等,也可以讓孩子嚼嚼口香糖,用咀嚼刺激乳牙脫落。
有時孩子會忍不住用舌尖來回晃動乳牙,家長其實沒必要阻止。我們可以提醒孩子,這顆乳牙可能這幾天就要掉了,到時候會有新的牙齒長出來,不用緊張擔心。還可以囑咐孩子時不時用舌頭感受牙齒的松動程度,吃飯的時候注意一點,不要吃進肚子里去。 (不過就算吃進肚子,通常也能隨便便一同拉出,不用太擔心)
什么情況需要
助力乳牙脫落?
少數情況下,乳牙“釘子戶”,該掉的時候還不掉,這時候才需要干預,看是不是需要借助外力拔除乳牙。注意,請帶孩子去專業的牙科醫生那里評估乳牙替換情況,由醫生操作處理牙齒,不要自行暴力拔牙。
比較常見的是雙排牙,繼替恒牙已經萌出但乳牙尚未脫落或者部分脫落,出現一個“坑位”乳牙和恒牙共生的情況,也被稱為乳牙滯留。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和繼承恒牙異位萌出(偏離正常位置),乳牙牙根未吸收或吸收不完全有關。
可能是現在孩子吃得太過精細,雙排牙的情況很常見,也并不是什么難處理的棘手問題。
UpToDate臨床顧問資料顯示,如果不加以治療,多數情況下滯留乳牙將在1年內自行脫落。如果孩子長了雙排牙,請帶孩子去牙醫那里評估是否需要拔出滯留乳牙。拔完之后,新牙會慢慢調整到正常位置上,不用太過擔心牙齒長歪。
醫生媽媽說在最后
總之,花式拔乳牙是一種奇奇怪怪的人生體驗,但這體驗實際大可不必,胡亂操作還會帶來不必要的健康風險。
家長不是牙醫,鸚鵡和松鼠也不可能是牙醫,專業的事請交給專業的人做,不要讓孩子承擔“省事和好玩”的代價。
參考文獻:
[1]UTD:牙齒解剖與發育
免責聲明:本文數據更新于2024年5月。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醫療、健康、用藥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個人的醫學診斷和治療。個人的醫學問題請及時咨詢醫生。對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議,請給我們留言。
注:封面圖片來源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