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沖突的烈度持續超預期,導致今天采掘石油和航運港口等繼續漲幅領先。
當然,這些板塊的短線漲幅也已經很夸張,我們還是保持觀望比較好。
今天,君臨想跟大家聊聊另一條主線:電池板塊。
近兩個月,電池板塊自低點已經反彈了30%左右,雖然不是漲幅最大的,但走勢非常穩健。
是什么力量支撐電池板塊的上漲?哪些龍頭個股更值得關注?
一般認為,今年電池行業向上的邏輯主要有兩個支撐:
第一個,是新能源車行業“汽車下鄉”活動,有望帶來需求端的提振。
從1-5月的數據來看,今年的新能源車銷量淡季不淡,整體是超預期的。
首先是產銷規模,前五月達到520萬輛大關,同比增長超40%,這個數字還是很亮眼的。
幾個行業龍頭各有突破,比亞迪出口同比增長176%,而吉利、奇瑞、零跑、小鵬、小米等多家車企的國內銷量都實現了翻倍以上的增長。
下半年汽車下鄉活動全面鋪開后,有望在三四季度帶來新一波的高增長。
第二個,供給側方面,固態電池技術突破帶來的情緒提振。
固態電池預計2026-2027年開始逐步規模化量產,這種革命性的技術對現有行業格局的顛覆性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也吸引了很多資金從今年開始逐漸入場布局。
幾個行業龍頭,像寧德時代、比亞迪、億緯鋰能、國軒高科、欣旺達、孚能科技,都已經公布了具體的量產進度表。
盤點各家的規劃,一線大廠普遍比較保守,比亞迪和寧德時代均計劃在2027年才實現小批量試產,29-30年再大規模鋪開。
而部分二線龍頭則要激進許多,期望通過all in固態電池路線,實現彎道超車。
比如國軒高科,在5月中旬的“2025全球科技大會”上已率先推出了包括G垣準固態電池、金石全固態電池在內的6款新品,宣布首條全固態實驗線貫通,設計產能達0.2GWh,良品率90%,并已開啟裝車路測。
另一個孚能科技也進步神速,最近宣布能量密度高達400-500Wh/kg的全固態電池研發順利,60Ah的硫化物全固態電池計劃于2025年底向戰略合作伙伴小批量交付。
還有欣旺達,第三代聚合物復合全固態電池已完成實驗室驗證,預計2025年完成產品開發,并計劃2026年實現量產,產能預計達1GWh,成本控制在2元/Wh以下。
它們的進度普遍比預計的提前了幾個月,讓市場感到振奮。
還有產業鏈上游環節不斷傳來的技術突破——
比如星源材質的聚合物電解質隔膜、當升科技的高鎳正極+固態電解質涂層、容百科技的超高鎳正極(NCMA)+硫化物電解質、先導智能的固態電池專用設備等,都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當然,概念炒的再猛,也要有實際業績的支撐。
業績是基礎,概念是錦上添花,兩者結合才能實現股價的持續上行,缺一不可。
那么在當下的這輪行情中,哪些標的是既有技術突破,又有實際業績的呢?
我們重點分析一下六大電池龍頭——
寧德時代,一季度業績增速+32.85%,固態電池預計2030年量產,今年漲幅-5.37%。
比亞迪,一季度業績增速+100.38%,固態電池預計2030年量產,今年漲幅+21.61%。
億緯鋰能,一季度業績增速+3.32%,固態電池預計2028年量產,今年漲幅-8.35%。
國軒高科,一季度業績增速+45.55%,固態電池預計2026年量產,今年漲幅+18.28%。
欣旺達,一季度業績增速+21.23%(扣非-5.97%),固態電池預計2026年量產,今年漲幅-16.83%。
孚能科技,一季度業績增速+29.82%,固態電池預計2026年量產,今年漲幅+15.78%。
可以看到——
從Q1業績增速來看,比亞迪100.38%>國軒高科45.55%>寧德時代32.85%>孚能科技29.23%>億緯鋰能3.32%>欣旺達(扣非-5.97%)
從固態量產進度來看,國軒高科2026=欣旺達2026=孚能科技2026>億緯鋰能2028>寧德時代2030=比亞迪2030
從今年股價漲幅來看,比亞迪>國軒高科>孚能科技>寧德時代>億緯鋰能>欣旺達
比亞迪今年漲幅第一,主要得益于一季度遙遙領先的業績。
但隨著二季度零售增速下滑,固態電池進展保守,近期股價調整壓力逐漸加大。
今年以來,比亞迪的唯一亮點就是出口增速,但在國內市場上,正被吉利、奇瑞、零跑、小鵬幾個對手貼身緊逼,市場份額被一點點蠶食。
如果二季度打價格戰也沒能挽救銷量,進而導致業績暴雷,固態電池也沒啥亮點,今年的預期就基本上沒有了。
今年漲幅靠后的三個,也有比較明顯的缺陷。
寧德時代,有業績,但沒有預期,固態進度太保守了,市場始終會擔心,未來的行業地位會不會被顛覆?
億緯鋰能,業績不行,固態進度也不靠前,各方面都顯得平庸,股價上也就被市場拋棄了。
欣旺達,有預期,但沒有業績,近5個季度持續下行,2024Q1-2025Q1的扣非凈利增速分別為212.89%、119.27%、90.78%、64.99%、-5.97%,一路跳水。
這種情況下,概念再好,資本也是不敢碰的。
相比起來,國軒高科和孚能科技是更值得高看一線的,既有拿得出手的業績,也有相對領先的固態電池進度。
綜合來看,國軒高科又要勝出半籌。
一來,得益于大眾汽車的輸血,內銷+出口兩線開花,業績近4個季度穩健增長;
二來,固態進度也要比孚能科技略微領先半年,近兩個月的股價趨勢可以說是眾望所歸。
孚能科技主要的問題是,規模小,近幾年持續虧損,雖然虧損在收窄,固態上的研發進度也不錯,但底氣上終歸差了一口氣。
綜合以上,國軒高科第一,孚能科技第二,是現階段電池板塊中既有業績、也有概念的兩大固態龍頭。
當然,動力電池板塊還有很多細分板塊和優質個股,尤其是一些毛利率較高的環節,彈性往往更大。
隨著固態電池量產的接近、汽車下鄉政策的發力,后面的機會相信還非常多,真正的高潮將在下半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