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內的領導,一般都有不俗的講話能力。從部署動員會、調度推動會到匯報總結會,另外還有面對媒體的宣傳和問答會,都需要領導講話發言。
講話能力是干部思維能力、辦事能力、表達能力的綜合體現。
比如,有些場合需要臨時處理應急問題發表言論時,既要知道該怎么解決問題,又能及時梳理好自己的發言思路,然后通過準確的措辭,流暢得體的表達出來。
大部分的領導都能夠做到講話落落大方、思路清晰、思維敏捷。
然而,并非所有的干部都能達到這樣的境界。
現實中,有少數的干部離開講話稿就不會講話,凡是需要他們講話,必須事先準備好發言稿,到時候只需要照著念。
觀察這部分離了發言稿就不會講話的人,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沒什么可說”
有的領導干部在其位不謀其政,干工作敷衍潦草,只會擺花架子,沒有踏踏實實沉下心去調研問題解決問題,不作為、不擔當,這樣的人工作都干不明白,當然對自己負責的事情一問三不知,講話沒什么可說也就不奇怪了。
第二類是“不會說”
有的干部工作務實、埋頭苦干、謙虛謹慎,但是自己不善于言辭,自己干的工作情況、應對問題的舉措,卻總是表達不出來,因此他們很少說或者干脆不說,這就是“不會說”。
第三類是“不愿說”
有些領導干部工作知道怎么干,也有自己的思路和想法,但是出于謹慎,生怕措辭不嚴謹,說錯話,他們就不愿意發表觀點,只有拿著經過一遍遍推敲成熟的發言稿,照著念才放心。
以上三種類型的干部,都反映出他們講話能力的不成熟。
干部是人民的干部,是面向社會的干部,作為領導干部必須要增強同群眾溝通的能力,同媒體打交道的能力,善于運用各種渠道宣傳政策主張,引導社會情緒、動員鼓舞人心。
那么,離了發言稿就不會講話的領導該如何提高自己的講話能力呢?
具體而言,如果只是單純的語言表達能力差,可以通過閱讀、學習優秀的演講稿與發言稿,了解并掌握高效溝通的技巧與策略,鍛煉自己的即興發言與應變能力;
如果是不知道說什么,那就需要結合自己的工作職責,進行深入調研、了解民情,增強自己的政策理解與問題分析能力,讓自己腦子里“有料”;
如果是怯場的干部,應該注重培養自己的自信心與勇氣,勇于在公眾場合發表觀點,即使面對不確定性與挑戰,也要敢于嘗試、敢于創新。
總之,講話能力是每一位體制內干部必須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
希望每一名干部加強自身的綜合素質提升,讓自己成為可以脫稿即興發揮的講話高手,這樣講出來的話會讓人感覺又實在,又親切,這樣才不會有照著念的“生硬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