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年中大促,許多跑鞋來到了歷史好價,按照跑鞋的使用場景和定位,我們選取了目前十款值得入手的跑鞋,涵蓋比賽競速、競速訓練、日常慢跑三大場景類別。在此不再列舉每款跑鞋的具體配置和參數,拋開品牌和是否為新舊款,著重于每款跑鞋的實戰體驗和反饋,以及很重要的價格區間,希望能夠為近期購買跑鞋打算的你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比賽競速>
Adios Pro 4的LightStrike Pro中底泡棉比前代更輕更軟,實戰中抗衰減性能一如既往的優秀。泡棉形變更大導致穩定性有所下降,加上前掌的彎折點向后移了10%,更強調蹬伸,Pro 4的駕馭門檻更高,不適合場地,只適合路跑。
鞋面舒適度和包裹性更好,鞋面透氣性較差,鞋墊一般,長時間跑步腳在鞋倉內有滑動風險;鞋帶偏短,前掌的鎖定感不如前代,但整體的舒適度有了質的提高,起碼沒有了磨腳的風險。Lightraxion和Continental橡膠組成的大底濕地止滑性能在線。
推薦入手價格:不超過1000
飛電5e雖然在李寧的跑鞋矩陣是一雙次頂碳,但有著頂碳的性能。胚膜發泡的超?中底腳感韌彈,加上剛性很強的T1000碳板,搭配趾枕和最速曲線的設計,飛電5e落地回彈干脆,滾動性很強,適合步頻選手,駕馭門檻要求較高。它不僅適合路跑,跑場地跑更是速度利器,但是在長距離跑動的后半程,如果配速下降會覺得中底偏硬。
?絲鞋面和襪套式的鞋舌舒適度和透氣性良好,GCU大底濕地止滑和耐磨表現屬于跑鞋中的第一檔。需要注意的是飛電5e鞋碼偏大,建議至少選小半碼。飛電e系列在3、4兩代口碑一般,從5e的實戰表現來看,它稱得上李寧的翻身之作。
推薦入手價格:600左右
特步160X系列目前出到了6.5,但賣的最好還是三年前上市的160X3.0Pro,足以說明3.0Pro的地位和成功。今年特步出了鞋面改良版的160X3.5Pro,雖然3.5Pro的絞綜鞋面比3.0Pro的Mono紗鞋面在透氣性和延展性上更好,但也放大了3.0Pro的鞋重偏大的缺點。
3.0Pro屬于極致堆料的產品,中底泡棉厚實,碳板上翹弧度較大,靜態穿著有負落差的感覺,整體推進力很強,腳感偏硬彈,適合高速配速暴力輸出,一踩就走,滾動感也不錯,會引導中足落地。雖然3.0Pro這幾年在比賽中的上腳率很高,但是它的駕馭門檻也很高,長距離跑動中后半程配速下降可能會腳麻,需要跑者有很強的能力。
推薦入手價格:600左右
必邁驚碳3.0T作為輕量級頂級碳板,相較于前代駕馭門檻降低了很多,中底為贏創PEBA胚膜發泡,前掌29.5mm、后掌34mm,腳感偏軟彈。風箏紗鞋面和無鞋墊的設置降低了整體鞋重,但無鞋墊的設計也導致了鞋倉內部邊緣舒適度不夠。
CPU大底抓地和耐磨沒有問題,跑動體驗類似于Adios Pro 4,低配速軟彈、高配速會變韌,但緩震量不如Adios Pro 4,上翹的碳板滾動感較強,更適合高步頻。如果預算有限,且能夠接受必邁顏值不高的設計,驚碳3.0T作為比賽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推薦入手價格:500左右
?競速訓練>
EVO SL延續了EVO 1的設計語言,有著很高的顏值,發售時1299的原價一度都很難買到,隨著新配色上市和貨量鋪開,EVO SL也來到了合適的價格區間。
中底LightStrike Pro調教接近Adios Pro 3,腳感韌彈且抗衰能力強,內置尼龍抗扭片,提供一定的穩定支撐,但對于大體重跑者來說足弓支撐有些不足。鞋面采用雙層工程網布材質,兼顧包裹性與透氣性,但穿臟后不易清洗。EVO SL步態過渡自然流暢,回彈反饋恰到好處,適合進階跑者進行節奏跑和長距離有氧訓練。
推薦入手價格:600左右
為什么不是推薦剛上市Boston13?最主要的原因是價格,雖然Boston13來到了600左右的好價,但以性價比來說,還是只有400出頭Boston12更香。13的邏輯和12還是一樣的,只是在雙層泡棉比例、后跟港寶、前掌彎折點、鞋帶鎖定等細節上有優化調整,沒有12和10、11對比下那種很明顯的升級。
我們將Boston12歸類于更適合慢跑的競訓跑鞋,LightStrike Pro和LightStrike2.0的雙層中底組合提供了不錯回彈和穩定。內置的玻纖柱也提供了一定的穩定和推進,雖然Boston12存在鞋面偏硬、后跟鎖定偏差的問題,但400的價位還是值得入手的。
推薦入手價格:400左右
無板材輕量競訓跑鞋的代表——菁華系列今年來到了16 代,在經歷了14代的變厚、15代回歸薄底的反復糾結后,16延續了薄底腳感。 對比15增強了內側支撐,鞋面更加透氣舒適、中底依然是EVA發泡的PWRRUN,對比前代增加了回彈,應該是提高了PWRRUN中彈性體的比例,前后掌坡差4mm,前掌彎折點增加了凹槽,蹬伸的更自然流暢。
大底還是PWRRUN材料直接接地,只在大拇指和后跟外側位置給了XT-900橡膠,這種做法的耐磨性雖然不如常見的聚氨酯(CPU)大底,但是從以往的菁華系列來看,它的耐磨是夠用的,而且還規避XT-900濕地止滑很差的問題。
菁華系列一直是一雙強調自然步態依靠跑者自身能力的傳統跑鞋,如果你有一定的跑步基礎,不太喜歡經常穿著厚底或者碳板鞋訓練,菁華16是很不錯的選擇。
推薦入手價格:400+
?日常慢跑>
馭途系列作為索康尼的次頂緩跑鞋,沒有頂級緩震勝利系列的存在感高,去年發售的馭途17用上了勝利20、21代的PWRRUN+中底,但17代存在這鞋面偏硬、中底調教偏硬的問題,并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馭途18解決了這些問題,中底腳感接近于勝利20、21,鞋面去除了壓膠,舒適度對比17有了明顯提高,鞋楦變的更寬,提高了整體的舒適性,同時也兼顧了通勤需求。但要注意的是標準腳寬的人要選小半碼更合適。
缺點依然是大底XT-900橡膠的老問題,濕地止滑很差,即使索康尼去調整鞋底花紋,也對止滑性能提升不大。 馭途18相較于前代,腳感和整體舒適度更友好,適配除超大體重以外的跑者用來日常有氧慢跑。
推薦入手價格:400+
又是一款傳統的次頂緩跑鞋,美津濃Wave Rider系列在去年更新到了28代。相較于27代,Rider28的中底后跟采用了ENERZY NXT泡棉增加了回彈速率,鞋面也更透氣一些,但和大多慢跑鞋一樣,作為四季鞋款,透氣性在夏季肯定比不了競速碳板跑鞋。
Rider28的鞋重42碼285克,算不上優秀,甚至有點偏重。我們在此推薦Rider的原因在于不到400到手價,能夠買到一雙沒有明顯缺點且穩定的入門慢跑鞋。
推薦入手價格:300+
去年發售的勝利22雖然中底升級成了PWRRUN PB,但采用了Ortholite鞋墊帶來了軟大于彈的腳感,且中足部分很寬,靈活性降低,只適合慢跑,沒有勝利21回彈速率高,勝利21在慢跑的同時可以跑一點速度,22就顯得太笨重。
勝利21有著合適的鞋楦和包裹性,以及PWRRUN+中底良好的回彈和抗衰減能力,它的問題依然是前面說過的大底XT-900橡膠濕地止滑差,但這并不妨礙21是一款優秀的慢跑鞋。
推薦入手價格:600+
本條內容創作團隊
作者:舊時光
編輯:WR編輯團隊
圖片:品牌官網
投稿、應聘兼職作者,請聯系
womenrunning@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