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一個區域整體的消費觀,很多社會經濟豐富的網友,很容易得到自己的結論,比如某地認為面子很重要,高低得大金鏈子加貂皮,再比如某地以食為先,把錢都花在吃上。
當然,于個人而言,賺到手的合法收入,只要不花公共財政的錢,都怎么花是自己的自由,甚至于浪費也是消費的必要組成部分(改日再述浪費的必要性)。
但如你所知,以上所描述的消費觀,存在著很大的主觀性,大多是根據自己接觸到的情況做出的總結。鑒于一個人的閱歷不可能遍布社會的所有階層,所以不管是誰的個人總結,難免有失中允的地方。
有沒有客觀的評價辦法?住戶調查數據里的《居民消費支出分類》,借鑒了聯合國的《按目的劃分的個人消費分類》,屬于比較全面的統計方法。
借助這個方法得到的統計結果,我們可以觀察到不同區域消費支出的分布情況,也可以觀察某地多年來的數據變化情況。
這一篇,我們取2010年以來的住戶調查里的消費支出數據,觀察深圳各類型消費所占比重的變化情況,用于總結深圳人消費觀的變化。
民以食為天,食品煙酒這一大類支出,不管是2010年還是2024年,都是深圳人消費支出比重最大的項目。
但你可以看到,跟2010年超過三分之一的比重相比,2024年這一比重下降到29.2%。
同時你也能發現,2019年這一比重為29.4%,五年來僅下降了0.2%,這并不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何也?食品支出占消費支出的比重,還有一個很響亮的名詞,恩格爾系數,用于衡量一個區域的富裕程度。
這個指標幾年沒有大的變化,或許在某種程度上表明了我們的富裕程度,并沒有繼續增加。
當然,也有網友相信國際上通用的恩格爾系數,并不能真實地反映我國居民消費中食品煙酒的比重。
可能是統計口徑的原因,2010年跟2015年比,深圳居住支出所占比重有較大的變化。當然,2010年此項的準確叫法是房租,并沒有覆蓋裝修這類大額支出(需要說明的是,在消費支出分類中,買房不屬于消費支出)。
過去十年,深圳人用于居住的成本,占消費的比重在四分之一左右。如果算上買房的支出,這一比重可能會上升到超過三分之一。
交通通信支出,在深圳人的居民消費支出所占比重,從2010年的20%下降到2024年的16%左右。
不管是開車、還是乘坐地鐵,是深圳人消費支出的重要項目。關于開車這件事,加油或充電的錢,自然也算此項開銷。但如果你買了一輛,用來跑網約車,則不屬于消費支出。
除了衣著,其他各類所占比重變化不大。
衣著,在2010年占深圳人均消費支出的7.7%,2024年僅有4.3%。
以衣著氣質度人,那是神探們的拿手絕活。但在深圳,衣著并不能代表什么,運動鞋+休閑裝,是很多深圳上班族的首選。
至于西裝革履,如果不是保險、中介,那很可能是從事高端服務業的其他勞動者,比如豪華網約車的司機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