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清晨,浙江工業大學莫干山研究院生命健康概念驗證中心,陣陣若有若無的茶香不時從實驗室飄出。
青年博士王思佳凝神屏氣,緊盯著旋轉蒸發儀上的琥珀色液體。“揮發性成分純度已達0.47克/100克。”看到電子天平上再次突破的數據,他不禁嘴角上揚,對記者說,“這是從莫干黃芽春茶中提取的,黃芽特有的香韻就藏在這些肉眼不可見的微小分子里,我們像拆解精密鐘表一樣,在不破壞任何天然成分的前提下,將這些香氣物質完整剝離出來,運用到香氛、化妝品等產品中去。”
王思佳碩士就讀于浙工大,后獲得國家公派留學資格出國讀博,主要從事臨床營養學及海洋生物制品的產業化研究。4年前,正當他博士畢業之時,母校與德清縣合作共建的莫干山研究院即將正式運行。生物醫藥是該研究院聚焦的三大主導產業之一,通過“學科+產業”雙輪驅動模式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孵化。于是,立志學以致用的王思佳來到德清,開啟了科研與創業之路。
與大多數年輕人一樣,業余時間,王思佳對戶外運動興趣濃厚。在一次春日的莫干山露營中,置身漫山蒼翠,竹子的清香、黃芽的茶香、各種野花的花香,爭先恐后涌入鼻腔,令他心曠神怡,一個大膽的創意由此萌發。“如果把山間植物的香氣物質提取出來,讓人們隨時隨地都能聞到莫干山的味道,那將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王思佳說,“雖然我的專業是海洋生物制品的產業化研究,但對陸生植物來說,技術路線是相通的。”
王思佳正在進行莫干黃芽活性揮發油提取項目實驗。 受訪者供圖
下山后,王思佳立即組建團隊,著手研究提煉“莫干味道”。第一個項目便是莫干黃芽香氣物質的提取。
“目前的純度距離產業化需要的0.6克/100克標準已經非常接近,安全性及活性測試結果也非常好,我們真的要干成了!”說話的是璇璣生命科技(湖州)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永強,項目啟動一年來,這個“技術門外漢”經常出現在王思佳的實驗室里。當天,他又給王思佳帶來一個好消息:“中試產品場景驗證反饋不錯,不少酒店、民宿、茶室已經發來意向訂單。”
張永強是莫干山研究院為王思佳找來的合作伙伴。“科研成果從概念到產品、從成果到產業,充滿著不確定性。”莫干山研究院執行院長陶鵬說,為此,研究院創新建立了概念驗證中心,主要針對早期科技成果的原理、商業價值、產品應用場景及產業化可行性等開展評估論證,讓研發活動盡早與市場對接,并通過市場手段整合資金、設備、商業等各類資源,提升產業化的速度和成功率。
近年來,“嗅覺經濟”方興未艾,“東方香”市場前景廣闊。于是,在研究院下設的生命健康概念驗證中心的牽線搭橋之下,張永強的香氛企業出資金、王思佳團隊出技術、莫干山研究院負責實驗室建設和咨詢服務,三方合股成立璇璣生命科技,準備攜手將“莫干味道”推向市場。
“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科研成果要落到實處,必須高效對接市場。”在實驗室里聞著黃芽茶香,陶鵬對概念驗證中心在科研與市場之間的橋梁作用信心更加堅定。張永強則向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企業依靠自身力量搞研發,且不說很難匹配到對口的專業人才,專利成本、用人成本、實驗設備投入等因素加起來,研發一款高端天然草本香氛至少需要2至3年時間,研發費用不少于80萬元。“三方合作開發黃芽香氛只是第一步,莫干山還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味道。”望著王思佳團隊忙碌的身影,張永強期待著讓更多人聞到“莫干味道”。
眼下,莫干山研究院已組建智造與高端裝備、新能源與功能材料、生命健康三大概念驗證中心,首批已有14個項目入駐,累計簽署橫向合同金額超7000萬元。
走在莫干山研究院,時不時有行色匆匆的年輕人與記者擦肩而過。借助一邊精準提供科創資源、一邊緊密連接市場的概念驗證中心,“王思佳”們正努力將一項項科技成果推向市場:浙工大食品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劉建華團隊研發的亞麻籽及全谷物營養及深加工技術,已成功運用于生產,開發的營養餐受到追捧;浙工大化學工程學院副教授趙浙菲研究的納米錳系催化劑技術,已用于納米催化劑空氣凈化產品……4年間,莫干山研究院已促成93項科技成果走下書架、走上貨架。去年以來,研究院實現科技成果轉化交易金額超千萬元,共孵化科技型企業30家。
來源:浙江發布
責編:葉 揚
美編:鄭娜莉
一審:何百岳
二審:方佳佳
三審:王陸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