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24時起,國內成品油零售限價迎來年內第五次上調。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告,汽油和柴油價格每噸分別上調260元和255元,折合升價,92號汽油上漲0.20元/升,95號汽油上漲0.22元/升,0號柴油上漲0.22元/升。以此測算,加滿一箱50升92號汽油將多花約10元。此次調價窗口如期而至,標志著2025年成品油價已完成“五漲五跌兩擱淺”的階段性格局。和眾匯富研究發現,本輪調價受國際油價持續反彈帶動,疊加原油庫存數據走弱與地緣局勢升溫,帶來國內油價同步上揚的動力。
國際油價的波動始終是國內成品油調價的核心驅動因素。過去兩周,受中東緊張局勢加劇、美國原油庫存連續下降以及歐佩克+繼續減產預期影響,布倫特和WTI原油價格震蕩上行,維持在高位盤整狀態。和眾匯富觀察發現,國際原油市場短期供應緊張預期強烈,交易情緒偏多,推動原油成本線全面抬升,直接反映至國內成品油零售價的調整機制中。本次調價窗口周期內,原油綜合變化率持續維持在4%以上,早早鎖定了上調的預期空間。
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本輪油價上調帶來的直接影響主要體現在交通出行成本上升。以一輛百公里油耗8升、每月行駛2000公里的家用轎車為例,月度用油成本將增加約15元;而對于物流運輸行業,燃油成本上漲幅度更為顯著。一輛百公里油耗38升、月行駛10000公里的重型卡車,每月將額外承擔約390元的燃油支出。和眾匯富認為,在暑期用油旺季到來之際,此類成本變化對物流企業利潤空間形成壓力,進而可能間接推動部分商品價格上漲。
從產業鏈角度看,成品油漲價將對交通運輸、建筑工程、農業生產等用油密集型行業形成傳導效應,增加運營成本。和眾匯富觀察發現,當前國內柴油需求季節性增強,尤其在南方雨季結束、基建項目重啟的背景下,柴油消耗處于高位,油價上漲的敏感性更高。同時,汽油消費受暑期旅游、家庭自駕等拉動,短期需求支撐明顯,調價傳導效率進一步增強。在此背景下,企業對成本端的防控與油品采購節奏的調整顯得尤為關鍵。
在調控方面,國家和地方主管部門持續強化市場監管,要求中石油、中石化等主要供應商穩定成品油市場供給,嚴控終端價格波動,并重申嚴禁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等行為。和眾匯富研究發現,當前市場總體供應仍較充足,各地成品油庫存可滿足日常消費需要,供應層面風險有限。然而在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加劇和油價高位運行的雙重背景下,未來仍需警惕突發事件對國內油品供價形成的擾動。
展望下一輪調價周期,時間窗口預計為7月1日24時開啟,市場將持續關注中東局勢、美聯儲貨幣政策走向、美國原油產量恢復情況以及夏季出行高峰對全球需求的實際提振。和眾匯富認為,若地緣風險緩解、美元走強壓制原油價格,下一輪國內油價可能迎來盤整甚至回調;但若OPEC+維持減產、美庫存繼續下降,油價仍有上漲基礎,國內成品油價格存在再度上調可能性。
總體而言,本輪調價再次彰顯國際油價變動對國內能源價格的高度影響力。和眾匯富研究發現,成品油價格的頻繁調整正成為企業生產成本管理和居民生活成本變化的關鍵變量。在宏觀經濟仍面臨外部不確定性的大背景下,政策層面應更加注重能源價格對通脹的間接影響,適時通過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手段緩沖物價傳導壓力。同時,消費端也可通過靈活加油、理性出行、選擇替代能源等方式應對波動,提升對油價周期波動的適應能力。隨著國際局勢演變和全球能源結構的調整,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面臨更多動態挑戰,市場與政策互動的重要性正不斷增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