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下午開始,我感覺自己的嗓子有點癢,到傍晚時開始體溫升高,并伴有全身乏力和肌肉酸疼的癥狀。
晚上測了下體溫,37.4 度,乏力和肌肉酸疼感加劇。
昨天早上起床后發現嗓子巨疼,而且依舊維持低燒狀態,乏力和酸疼感沒有減輕,全天都是暈圈的狀態。
吃了消炎藥和退燒藥,今天早上起床后體溫恢復正常,但是刀片嗓依舊維持。
我在抖音和小紅書上都搜索了對應癥狀,發現不少人分享的結果都是自己陽了,再次中招新冠。
與此同時,印象中最近也在朋友圈看到一些好友的曬圖,也都是自己二陽中招。
為了保險起見,我買了一個新冠檢測盒做了測試,結果顯示一條杠。
這說明,我沒陽。
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了我這次的急性癥狀呢,目前我還無解。
可能是病毒、細菌、支原體感染,也可能是內熱風寒,但這次的經歷是之前沒有體驗過的。
目前采取的策略就是吃藥、喝水、休息,相較于前天已經有所好轉,但是嗓子依舊非常疼,連喝水都難以下咽的那種感覺。
根據我在社交媒體上看到的信息,有同樣情況的人也不少,而且在癥狀和病程上都很相似。
不過,他們中有陽的,也有沒陽的,我就屬于后者。
但這是不是意味著,最近變陽的人又多了起來呢?
其實不是。
這是一種認知偏誤,簡單說就是經歷者都覺得身邊到處是同類。比如孕婦覺得身邊孕婦多,你開車在路上覺得跟自己開同款車的人多。
本身的心理暗示會強化我們某一時刻的關注度,所以平時一些小概率現象會在感官上被放大。
新冠病毒其實并沒有消失,它只是在傳播力上有所減弱,加上群體抗體的增強,不會出現之前那么猛烈的情況。
即便如此,還是得注意防患。
如果自身免疫力不是很強的人,去人多的公共場合最好還是戴口罩。還有夏天吹空調不要太猛,尤其是一進一出冷熱空間時最容易生病。
再說一點,就是時刻關注自己癥狀的變化,要是長時間沒好轉或者繼續惡化,一定要及時去醫院。
同時也不要自以為是給自己治病,去一趟醫院可能花的是一些時間和一些錢,但至少能求個穩妥,要是真把自己拖壞了那就不劃算了。
不生病時覺得一切都好,一旦生病,體驗值就直線拉低。
這兩天生病,我手上的很多工作也都停下來了,昨天寫文章都迷迷糊糊的,今天稍微好點了。
所以啊,健康才是最大的財富。
················· 唐韌出品 ·················
安可時刻
昨天文章里聊了下東哥對京東業務的一些背后邏輯思考,我是覺得挺有啟發的。
另外,他還談到京東會重視穩定幣。有讀者留言說不知道穩定幣是什么,如果你們感興趣的話點個贊告訴我,下次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