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聯投資本獲準接入上海票據交易所供應鏈票據平臺,成為湖北省首批獲準接入該平臺的企業,實現了湖北省在供應鏈票據領域的新突破。
同日,山鋼集團的山鋼數字供應鏈管理服務平臺“舜e信”正式上線發布,成為深圳首家、中國鋼鐵行業第三家供應鏈票據直連系統,標志著山鋼集團在“科技+金融+產業”深度融合上實現重大戰略突破。
中國供應鏈金融網記者注意到,今年多家國企在供應鏈票據方面實現突破,供應鏈票據已成為國企開展供應鏈金融的重要工具。
5月28日,國新金服“企票通”平臺成功落地首筆有限追索票據業務,這也是中央企業范圍內該類業務的首次創新實踐。
6月,象嶼企票鏈平臺落地福建省首筆有限追索供應鏈票據貼現,該筆票據是由廈門象嶼物產有限公司簽發的有限追索供應鏈商票,供應商收票后通過有限追索貼現,可實現高時效、低成本融資和票據資產“出表”,有效優化財務結構。
此外,還有山東投融資擔保集團、海信集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川投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等國企都已接入上海票交所供票平臺,這也是之后會逐漸推廣到全國的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供應鏈票據業務走在前面的國有企業,本身供應鏈金融業務往往也做的很出色。從工具特性來看可以理解,供應鏈金融業務規模大的企業,供應鏈票據的“成本低、信用傳遞、信息透明”等優勢會發揮的更充分,所以接入的意圖也會更高。例如上文中的聯投資本,就曾在全國率先推出供應鏈金融平臺省地共建模式,并完成全國首例供應鏈跨平臺合作,值得其他省屬國企學習借鑒。
在全國率先推出供應鏈金融平臺省地共建模式
圍繞各地特色優勢產業鏈,“聯鏈通”還在全國率先推出供應鏈金融平臺省地共建模式——由湖北聯投出平臺、技術、資源、產品,當地政府出場景和政策,打造省地共同運營供應鏈金融平臺的新模式。
該模式除引入標準化的銀行融資外,核心是以供應鏈金融平臺構建湖北特色產業鏈資產池,將分散在省內各產業鏈上的非標準產業類資產轉變成標準化的金融類資產,對接省外低成本資金池,借助金融鏈打通產業鏈,將“聯鏈通”產品體系優勢和湖北聯投旗下“基金投資、融資擔保、融資租賃、商業保理、資信評估”綜合金融服務優勢向地市縣延伸,助力地方特色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
“聯鏈通”省地共建模式圖
2024年12月10日,聯投資本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發行省地共建供應鏈ABS:“-湖北聯鏈通省地共建1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發行規模3.59億元,期限1.92年,票面利率2.50%。本次供應鏈ABS的發行也為湖北地市縣的存量資產開辟了新的融資渠道。
截至2024年8月22日,“聯鏈通”平臺累計上線資產129億元、實現融資92億元,服務企業3100多家,覆蓋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湖北16個市州、19個行業,并呈現出一些優勢:一是金融產品體系全,圍繞供應鏈全場景,提供擔保、租賃、保理、信用評級等綜合金融服務,已開發應收賬款融資、預付采購融資、動產(存貨)質押融資、訂單融資等8個產品;二是資源聚集能力強,工農中建交等18家主流銀行的33個分支機構及3家非銀機構上線平臺,提供授信超100億元,帶動普惠融資56億元;三是穩鏈強鏈韌性足,為核心企業減少經營性現金流出超50億元,企業融資期限平均縮短67天;四是企業融資成本低,最低2.6%/年、平均3.1%/年,資金最快“T+0”到賬,僅用應收賬款質押、100%無抵押,相較中小企業社融平均成本降低35%,累計為鏈上企業節約融資成本8000多萬元。
完成全國首例供應鏈跨平臺合作
2024 年,“聯鏈通”平臺與湖北省供應鏈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成功實現數據共享,共同完成了全國首例供應鏈跨平臺合作,為行業發展樹立了新的標桿。
湖北照恒豐商貿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萬照向記者講述了企業面臨的資金困境:“這個月我們已墊付 5000 萬元。前一批貨物還在運輸途中,下一批業務訂單就接踵而至。由于前一批資金尚未回籠,企業急需額外資金支持投產。”這一情況在眾多中小企業中并非個例,資金周轉難題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
在此背景下,湖北省供應鏈物流公共信息平臺與“聯鏈通”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發揮互補優勢。省供應鏈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坐擁海量物流信息,能夠為企業間的交易牽線搭橋,然而卻缺乏金融資源和相關執照;而“聯鏈通”平臺雖具備多種金融資質,但資金服務范圍僅局限于本平臺企業。
為打破這一僵局,湖北省發改委積極發揮協調作用,推動“聯鏈通”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與供應鏈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正式達成合作。此次合作充分發揮了雙方優勢,以企業交易信息作為信用擔保,為有需求的企業提供金融支持。
湖北照恒豐商貿有限公司便是這一創新合作的受益者。憑借企業交易信息,“照恒豐”迅速通過“聯鏈通”獲得 1000 萬元授信,及時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壓力。這一成功案例標志著全國首筆跨平臺供應鏈金融服務正式落地,具有里程碑意義。
“聯鏈通”平臺在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過程中,始終將積極爭取省內重點供應鏈平臺之間的信用打通作為重要思路。此次跨平臺合作以“鏈”為紐帶,充分踐行了“聯鏈通”平臺建設之初所秉持的“安全、開放、共享、高效”理念。
為什么供應鏈票據適合作為國企開展供應鏈金融的工具?
湖北聯投在供應鏈金融方面創新不斷,在接入上海票交所供票平臺方面也走在前面。為什么諸多供應鏈金融業務做的出色的國企都開始選擇發展供應鏈票據業務?究其原因,供應鏈票據作為地方國企開展供應鏈金融的工具優勢很多,以下從政策支持、產品特性、風險控制、融資便利性等維度展開分析:
一政策支持與合規性
政策導向明確: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供應鏈金融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供應鏈票據的應用。例如,人民銀行等八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規范發展供應鏈金融支持供應鏈產業鏈穩定循環和優化升級的意見》,明確提出支持供應鏈票據平臺建設,推動供應鏈票據規范發展。地方國企積極響應政策,開展供應鏈票據業務有助于順應政策導向,獲得政策支持和資源傾斜。
合規風險較低:供應鏈票據依托上海票據交易所的供應鏈票據平臺,遵循統一的業務規則和技術標準,具有較高的合規性和規范性。地方國企使用供應鏈票據開展業務,能夠有效避免因合規問題帶來的法律風險和監管風險。
二、產品特性適配國企供應鏈場景
可拆分流轉性強:傳統票據往往金額固定,難以滿足供應鏈上中小企業多樣化的融資需求。而供應鏈票據可以等分化拆分,最小金額可至0.01 元。例如,地方國企向供應商開具一張 1000 萬元的供應鏈票據,供應商可根據自身資金需求,將其拆分成多張小額票據,分別支付給其上游供應商或進行融資,大大提高了票據的流通性和使用效率,更貼合供應鏈上多級供應商的資金流轉需求。
信息透明可追溯:供應鏈票據通過平臺將核心企業、供應商、金融機構等參與方連接起來,實現了票據流轉信息的全程記錄和實時共享。地方國企作為核心企業,可以清晰掌握票據的流向和使用情況,加強對供應鏈的管理和監控。同時,金融機構也能基于這些信息更準確地評估風險,為供應鏈上的企業提供更合理的融資方案。
三、風險控制優勢
核心企業信用傳遞:在供應鏈金融中,核心企業的信用是關鍵。地方國企通常具有較高的信用評級和較強的償債能力,通過供應鏈票據,其信用可以沿著供應鏈向上游傳遞。例如,地方國企開具的供應鏈票據,其上游的中小企業憑借該票據在金融機構融資時,金融機構可以基于對地方國企信用的認可,降低對中小企業的信用評估門檻,提高中小企業的融資可得性,同時也降低了金融機構的信貸風險。
降低貿易背景真實性風險:供應鏈票據與供應鏈上的真實貿易背景緊密結合,每一筆票據的簽發、流轉和貼現都必須有相應的貿易合同、發票等資料作為支撐。地方國企在開展供應鏈票據業務時,能夠通過平臺對貿易背景進行嚴格審核,確保票據的真實性和合法性,有效防范虛假貿易背景帶來的風險。
四、融資便利性與成本優勢
融資渠道拓寬:供應鏈票據為地方國企及其供應鏈上的企業提供了多元化的融資渠道。企業不僅可以通過銀行進行貼現融資,還可以在供應鏈票據平臺上進行轉貼現、再貼現等操作,甚至可以通過標準化票據等方式在資本市場進行融資。例如,地方國企的供應商可以將持有的供應鏈票據通過標準化票據的方式在銀行間債券市場進行融資,拓寬了融資渠道,提高了融資效率。
融資成本降低:由于供應鏈票據具有信息透明、風險可控等特點,金融機構在提供融資服務時,往往會給予更優惠的利率。地方國企及其供應鏈上的企業通過供應鏈票據融資,相比傳統的融資方式,能夠降低融資成本。同時,供應鏈票據的快速流轉也減少了企業的資金占用成本,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
五、助力國企供應鏈生態建設
增強供應鏈協同效應:地方國企通過開展供應鏈票據業務,能夠加強與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合作與協同。例如,通過票據的靈活拆分和流轉,能夠更好地滿足不同企業的資金需求,促進供應鏈上的資金、物資和信息的高效流動,提高整個供應鏈的運營效率和競爭力。
提升國企社會形象:積極推動供應鏈票據業務,體現了地方國企對供應鏈上中小企業的支持,有助于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增強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和品牌影響力。同時,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優質供應商加入供應鏈,進一步優化供應鏈生態。
信息來源:湖北聯投、湖北日報
國企想開展供應鏈票據業務,應該怎么做?
不久前的5月12日、5月28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與上海票據交易所兩大金融監管與服務平臺攜手,連續發布了一系列重磅文件,從《應收賬款電子憑證業務自律管理規范》的出臺,到電子債權憑證信息登記及報送工作的全面啟動,再到《票據綜合服務平臺業務方案》的亮相,這一系列政策舉措,如同精準的手術刀,直擊供應鏈金融領域的痛點:信息不對稱、操作不規范、風險防控難。不僅為應收賬款電子憑證業務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南,更通過票據綜合服務平臺大幅提升了市場透明度,有效降低了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風險。
面對這場變革,供應鏈金融業務的規范化、標準化趨勢已不可逆轉。市場各方,無論是供應鏈信息服務機構、融資機構,還是清結算機構、企業和金融機構,都需緊跟政策步伐,加強自律管理,提升服務質量,共同推動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健康發展。而票據、供應鏈票據、電子債權憑證當下已成為國企、核心企業開展供應鏈金融的主流工具,正是因為它們完美契合了這一發展趨勢。票據的流通性和融資便利性,供應鏈票據的信用傳遞和拆分流轉特性,以及電子債權憑證的數字化和可追溯性,共同構成了三種工具無可比擬的優勢。
如何更好地運用這些工具,破解實踐中的難題,成為了擺在眾多企業面前的緊迫任務。為此,7月5日-6日,華貿融財經將于上海市舉辦《供應鏈票據、國內信用證、電子債權憑證產品設計及業務機會》兩日線下閉門培訓,特邀請業內供票領先機構一線業務領導,包括供應鏈票據top1國企票據口負責人、國內首單供票資產證券化操盤手、國內首批供應鏈票據有限追索業務實操專家等,他們將傾囊相授,幫助計劃或正在開展相關業務的企業精準破解實踐難題,共同開啟供應鏈金融的新篇章。
/課程概況/
主辦單位:《貿易金融》、北京財資和供應鏈應用技術研究院、華貿融財經
課程時間:2025年7月5日-6日(周六、日)
課程地點:上海市(線下閉門培訓,報名后工作人員通知具體地點)
課程學費:3800元/人,2人團購3420元/人,3人及以上團購3230元/人,詳情請咨詢報名老師。
適合人群:
(1)銀行票據業務人員及非銀行金融機構從業人員包括保理公司、租賃公司、供應鏈公司等;
(2)企業財務人員及供應鏈管理人員;
(3)涉外律師與法律顧問及合規管理人員;
(4)信息技術人員及金融科技從業者;
(5)高校與研究機構學者與行業研究者等
立刻掃碼在線報名
/講師團隊/
本培訓特邀三位業內資深專家,他們將結合自身豐富的實踐經驗,分享供應鏈票據領域的最新動態、前沿理念和創新實踐,為您帶來更多的啟發和思考。
A老師:票據與供應鏈金融深度洞察者
專業履歷深厚:
票交所外部專家講師,曾供職于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總行票據業務部和大型證券公司,參與標準化票據創新及首批產品創設,對票據市場和供應鏈金融理解深刻。
政策解讀精準:
能精準剖析近期重要市場政策,如供應鏈新規、《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等,幫助企業把握政策導向,在合規前提下挖掘業務機會。
業務模式精通:
深入探討低利率時代票據業務創利途徑,對比不同類型銀行同業票據業務模式,針對商業銀行票據經營熱點問題提供實用見解。并能結合典型案例,深入分析票據業務風險演化及防控要點,為企業構建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
B老師:供應鏈票據科技平臺帶頭人
業務創新先鋒:
頭部供應鏈票據科技平臺負責人,參與全國首單供應鏈票據資產證券化業務落地,具有為5家不同類型的供應鏈票據直連接入機構提供綜合服務的豐富經驗,多次獲邀在監管單位、政府部門以及票據基礎設施組織的培訓進行授課。
產融結合實踐豐富:
探討供應鏈票據對核心企業、鏈屬企業和商業銀行的價值,分享“供票 + 司庫”實踐及資產證券化模式,促進產融深度融合。
科技建設實操強:
分享供票直連接入系統建設、與金融機構系統聯動及場景化應用科技建設實踐,為企業提升科技應用水平提供建議。
C老師:金融機構視角供應鏈票據專家
跨領域經驗豐富:
票交所外部專家講師,先后供職于某大型證券公司、城商行總行票據業務部,有多年票據貼現及票據交易的經驗,對供應鏈票據賦能企業具有深厚經驗,積累了多項出色實踐案例,將從金融機構角度提供開展業務的專業建議。
業務模式多樣:
分享數字化賦能線上速貼、再貼現、資產證券化、質押融資等多種業務模式,并結合案例提供實操方法。
實踐指導實用:
講解企業開展供應鏈票據業務操作流程,通過示范銀行案例解析,為企業提供可借鑒的經驗和啟示。
/課程大綱/
A老師
分享時長:一天半
培訓內容及課程設置:
01 票據緣何出現“0”利率
1、票據利率走勢分析框架
2、2025年票據市場利率前瞻
3、票據業務節奏安排與機會把握
02 近期重要市場政策分析與關注點
1、《關于規范供應鏈金融業務 引導供應鏈信息服務機構更好服務中小企業融資有關事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供應鏈新規)
2、《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2025年)
3、《商業匯票承兌貼現業務真實交易材料審查指引(試行)》
03 當前市場環境下,票據業務經營模式探討
1、低利率時代,票據業務如何創利
2、同業票據業務經營模式、特點與優勢
1) 國有行
2) 股份制
3) 大城商
4)城農商
3、商業銀行票據經營探討
1) 何為“票據一體化運作
2)如何看待“票據低風險業務”
3) 與財務公司票據業務合作“新”方式
4) 與擔保公司票據業務合作“新”方式
5)《商業匯票承兌/貼現業務真實交易材料審查指引(試行)》的亮點與機會點
04 供應鏈新規出臺,票據、國內信用證、電子債權憑證如何布局
1、“中企云鏈”等電子債權憑證模式分析與展望
1) 電子債權憑證產生的特殊背景
2) 電子債權憑證的性質
3) 電子債權憑證VS.“票”:共性與區別
4) 電子債權憑證的應用場景
5)電子債權憑證的商業價值與展望
2、供應鏈票據
1) 供應鏈票據的性質
2) 供應鏈票據相關參與方:供應鏈票據平臺、供應鏈平臺、接入點與企業
3) 供應鏈票據VS.傳統票據
4) 供應鏈票據VS.信
5) 供應鏈票據架構與流程
6) 如何參與供應鏈票據:企業、平臺與金融機構
7) 供應鏈票據在企業司庫建設中的機會
3、供應鏈票據資產證券化(ABN\ABCP)
1)供應鏈票據資產證券化的架構與角色
2)供票ABN\ABCP的核心價值
3)供票ABN\ABCP市場展望
05 如何用活票據,玩轉商票
1、如何“票據關系通授信,置換貸款降低成本”
2、如何“企業融資缺授信,關聯企業助東風”
3、 如何“信用提升靈活授信 負債義務表外體現”
4、 如何“上游強勢難用票,貼現利息買方付”
5、 如何“貼現利息雙方攤,票據流轉更便捷”
6、如何“免除貼現或有負債,消除上游收票顧慮”
7、如何“貼現線上自動化,手續簡便更高效”
8、如何“承貼一體化,上游無感收票”
9、如何“商票疊加銀行信用,票據流轉多渠道”
06 票據業務風險演化、典型案例與防控
B老師
分享時長:90分鐘
培訓內容及課程設置:
01 供應鏈票據有關政策演進分析
1.以“中國供應鏈金融規范發展元年文件”分析供票初心
2.從中央到地方的供票政策沿革及執行情況
3.“票據新規+資本新規”指引票據行業發展趨勢
4.“信息披露+直接融資”建立新標準化金融市場
5. 2025年六部委規范供應鏈金融發展所帶來的發展機遇
02 供應鏈票據的特征分析
1. 法定屬性
2. 票據分類
3. 票據科技設施總格局
4. 供票的差異化產品特征
5. 供票的運營數據特點
03 供應鏈票據在產融結合領域的作用
1.供票對核心企業、鏈屬企業的價值
2.供票對商業銀行的價值
3.“供票+司庫”的實踐
04 供應鏈票據資產證券化實踐分享
1.供票資產證券化的模式發展
2.間接模式下供票資產證券化實踐情況
3.直接模式下供票資產證券化實踐情況
05 供應鏈票據科技系統建設
1.供票直連接入系統科技建設實踐
2.供票與金融機構系統的聯動模式
3.供票在場景化應用時的科技建設
C老師
分享時長:90分鐘
培訓內容及課程設置:
01 供應鏈票據業務發展概述
1、供應鏈票據的概念
2、供應鏈票據的特點
3、供應鏈票據發展歷程
4、供應鏈票據與中小企業的關系
02 供應鏈票據的功能和優勢
1、供應鏈票據業務架構
2、供應鏈票據平臺系統功能
3、供應鏈票據的優勢
4、供應鏈票據與電子債權憑證的對比
03 供應鏈票據賦能企業的業務模式
1、數字化賦能線上速貼
2、再貼現賦能中小企業
3、資產證券化業務模式
4、質押融資業務模式
04 供應鏈票據賦能實體經濟的創新探索
05 企業如何開展供應鏈票據業務
1、供應鏈票據業務操作流程
2、企業案例分析
06 供應鏈票據示范銀行票據案例解析
/學員權益/
1、加入行業交流群
2、獲贈第十一屆中國產業數字金融年會門票1張
3、免費線上直播分享權益
4、優惠價獲取會員服務
立刻掃碼在線報名
線下專題培訓課
線下行業峰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