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對三只松鼠來說,爭分奪秒搶敲鐘比任何事情的優先級都要高。
作者丨杜心怡、劉歡
新消費時代,一切變化來的如此之快!
一方面,茅臺跌落神壇,股價持續下探。
另一方面,泡泡瑪特風靡全球,創始人王寧登頂河南新首富。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新舊”消費觀兩極分化下,搶LABUBU的人說買茅臺是傳統理財,喝茅臺的人說買LABUBU是賭徒心態,相互看不上眼。
龐大的消費賽道里,不同細分市場的估值邏輯甚至出現了反轉。更有甚者,在同樣的細分市場里,不同企業間也呈現出明顯的價值對立。
最典型的莫過零食行業。
情緒價值消費與極致性價比被推向主流,零食行業的競爭邏輯也隨之經歷著顛覆性迭代,傳統的渠道鋪貨逐漸向數字化全域運營轉變,單品爆款思維也在向更深層次的供應鏈效率比拼演化。
在這一背景下,4月,三只松鼠和鳴鳴很忙先后更新招股書,計劃沖刺港交所。
表象上,鳴鳴很忙和三只松鼠是實打實的競對。但深究本質,兩家零食巨頭在商業模式上差異鮮明。
三只松鼠擁有以IP和全渠道轉型為標簽的老牌電商基因,鳴鳴很忙則形成以下沉市場和高周轉效率為特質的量販新模式。
鳴鳴很忙和三只松鼠雙雙叩響資本市場大門的同時,一場新消費時代的資本爭奪戰正暗暗打響。
1
上市生死狀:
三只松鼠老劇本VS鳴鳴很忙數字化
在招股書中,三只松鼠將自己的商業模式定位為“基于數字化管理的制造型自有品牌零售商”,并稱“2024年,在前五大中資休閑零食品牌中,我們是唯一一家采用數字化管理的制造型自有品牌零售商。”
能夠看到,在向資本市場“表態”時,三種松鼠對數字化建設異常重視。
三只松鼠在港股招股書中提及,此次赴港IPO核心目的有:
加強供應鏈建設,核心是生產工廠建設;
加強銷售網絡和品牌知名度建設,其中包括:各類線上和線下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
用于強化的線下門店網絡,主要是通過打造旗艦店和樣板店,用來吸引更多加盟商;
用于拓展產品組合及品牌矩陣;
用于行業價值鏈中的戰略聯盟和收購。
一經對比就會發現,三只松鼠真正募資的用途里,對數字化建設則“避重就輕”。
而數字化,恰恰是零食行業跨進新周期的核心敘事邏輯,這也是為何鳴鳴很忙更受投資人偏愛的原因所在。
在鳴鳴很忙IPO招股書中,重點提及此次赴港IPO核心目的有:
提升供應鏈能力和產品開發能力,重點是自建數字化物流園和智慧倉儲;
門店網絡升級以及加盟商的數字化賦能;
品牌建設和推廣;
提升科技能力和數字化水平,尤其是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將重點招聘算法工程師,軟件工程師,數據工程師,IT產品經理;
選擇性的戰略投資和收購。
兩相對比,能看到,鳴鳴很忙對數字化的重視程度不言而喻,因為鳴鳴很忙清楚地知道,集團如今亮眼成績的取得,數字化轉型“居功至偉”。
圖源:三只松鼠官網
從幾個細節對比來看。
團隊規模方面,鳴鳴很忙在職員工有8253人,其中技術人員有235人,其招股書稱“是中國休閑食品飲料專賣店中規模最大的數字化團隊”。鳴鳴很忙于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分別產生技術開支960萬元、1700萬元及5330萬元。
三只松鼠在職員工有2632人,其中技術研發139人。從研發投入規模看,2022年的研發成本為3843.9萬元,2023年降至2491.9萬元,雖然2024年投入擴大至2839萬元,投入強度尚未恢復至兩年前水平。
存貨周轉天數方面,鳴鳴很忙在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分別為11.5天、16.0天及11.6天。對于2023年周轉天數較高,鳴鳴很忙不忘“凡爾賽”一下,表示“主要是由于趙一鳴收購事項后合并趙一鳴零食的存貨,導致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庫存余額相對較高。因此,在此計算公式下的2023年的周轉天數并不代表我們典型的存貨管理表現。”
三只松鼠在風險因素中分析稱,“若未能維持最佳庫存水平可能會令存貨成本上升,因此最佳庫存對其業務成功十分重要。”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庫存結余占三只松鼠流動資產總值約32.3%、32.1%及39.7%,對應的庫存周轉天數分別為93天、81.6天及78.2天。為了凸顯庫存管理的優秀,三只松鼠引用三方咨詢公司數據稱,“行業平均庫存周轉約為90天。”
再看SKU/SPU的對比。在兩家公司的招股書中,鳴鳴很忙用了SKU(庫存量單位)的統計口徑,三只松鼠則用了SPU(標準化產品單元)的統計口徑。簡單釋疑下,SKU是“個”的概念,而SPU是“類”的概念,單個SPU可對應多個SKU。
由于兩家公司統計維度不同,因此我們只呈現單純數據,不做分析比較。
鳴鳴很忙招股書披露,其單店SKU數量一般不少于1800款,是同等規模商超中休閑食品飲料產品平均SKU數量的2倍,且每月平均上新數百款產品。截至2024年12月31日,在庫SKU合共3380個,其中有約25%為與廠商合作定制。
三只松鼠截至2024年12月31日提供超過1000個SPU,2024年推出600多個新SPU,其中包括80多個堅果產品SPU、500多個其他零食產品SPU以及小鹿藍藍色品牌下的50多個SPU。
鳴鳴很忙披露,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其注冊會員數量達1.2億人。2024年全年,超16億人次消費,且2024年會員復購比例達75%。
最后直接對比下經營結果數據。
鳴鳴很忙2024年門店GMV達555億元人民幣。截至2024年12月31日,鳴鳴很忙共有14394家門店,覆蓋全國28個省份和所有線級城市,其中約58%位于縣城與鄉鎮。2024年鳴鳴很忙收入為393.44億元,經調整凈利潤為9.13億元。鳴鳴很忙招股書特意強調,其收入體系并非“品牌方賺加盟費”的傳統邏輯。2024年其99.5%收入來自向加盟店和直營店銷售商品,加盟費及服務收入占比不足0.5%。
再回顧下三只松鼠,2024年三只松鼠營收達到106.22億元,凈利潤4.08億元。三只松鼠線下門店僅有333家。其線上銷售才是大頭。數據顯示,2022年、2023年及2024年,線上銷售(包括短視頻平臺及面向消費者及批發端的電商平臺)實現的銷售額分別占總收益的70.8%、73.8%及69.7%。
總結來看,鳴鳴很忙不管是在團隊規模(對應管理半徑),近1.5萬家門店管理,供應鏈運營,倉儲配送,都選擇了一條難走的路,但鳴鳴很忙走得還算輕松,這自然跟其數字化基因息息相關。也正是因為其數字化能力,才能在規模效應里,卷出低價,卷出高周轉,顛覆掉消費品牌靠加盟費度日的傳統邏輯。
圖源:鳴鳴很忙官網
單說萬店管理,做過線下門店的人都清楚萬店管理的難度有多高。鳴鳴很忙通過數字化能力已能夠做到“千店千面”的門店陳列與“萬店如一”的標準化運營。這一點,足以“踢館”整個零食賽道了。
三只松鼠港股招股書文件里,長達27頁的“風險因素”篇章中,明確提到行業目前面臨激烈的競爭,“我們的競爭對手可能在資金、技術、市場營銷或其他資源方面遠超我們”,“除了現有競爭對手外,隨著數字化技術、社交媒體及互聯網在激發消費者興趣方面的日益普及,新參與者進入我們市場的可能性進一步增加。新的市場參與者可能在短時間對觸達消費者,并對我們的產品形成重大競爭威脅”,“我們可能無法有效管理我們的多渠道銷售網絡”,“數字化管理能力不足:盡管許多公司在運營中采用數字化工具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在利用數字化能力方面仍然存在差距。”
能夠看到,三只松鼠已然認識到數字化的威力,但補齊這個短板仍需要下狠功夫。
2
“搶上”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對于當下的三只松鼠來說,爭分奪秒搶敲鐘比其他事情的優先級都要高。因為再拖下去,其面臨的有利市場窗口期可能隨時會“變天”。
首先從經營數據來看,三只松鼠曾在成立初期借助電商紅利,實現高速增長。
2019年7月,這家憑借“互聯網+堅果”模式崛起的企業,頭頂“國民零食第一股”光環正式在深交所掛牌,至此三只松鼠完成了從線上品牌到上市公司的跨越。
2019年末,三只松鼠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當年營收第一次突破了百億,達101.73億元。但從2020年起,三只松鼠營收陷入增長停滯困境,其后更是連續四年下滑。到2023年,三只松鼠營收僅為71.15億元,較上市當年下滑超過30%。
飽受質疑后,在創始人章燎原帶領下,三只松鼠火速轉型。在渠道策略與流量運營的雙重加持下,三只松鼠僅花了一年時間,于2024年底便又重回百億營收巔峰,創下歷史業績新高。
如此“良機”,一向嗅覺敏銳的三只松鼠自然不會放過港交所的新天地。
見識過“無限風光”,亦熬過“至暗時刻”。從當下的時間節點來看,三只松鼠的故事很“飽滿”、運氣很好,但依然不夠有吸引力。一方面,公司剛剛從谷底爬坡上來,交上了一份高光答卷;另一方面,港股的“水溫”剛好從春天沸騰到盛夏;最后,三只松鼠還是那只熟悉的松鼠,本質上并未“完成數字化的脫胎換骨”,這就好比當下的市場競爭,高維打低維只有碾壓。
實際上,三只松鼠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財務指標已經釋放出業績增長放緩的信號。盡管公司在營收方面實現同比增長,但歸母凈利潤出現明顯下滑,同比下降22.46%至2.39億元,這并不是一個好的信號。
其次,港股消費板塊的暖風還能吹多久?當蜜雪冰城(喝的)、老鋪黃金(戴的)、泡泡瑪特(玩的)在港股一路“開掛”下,留給鳴鳴很忙和三只松鼠(吃的)的最佳“攤位”僅有一個。一但市場變天,這場消費“神話”或許將很快刺破泡沫。
即使市場變天,按最壞的結果預估,諸如鳴鳴很忙這樣的競品已通過規模化優勢建立估值錨點,其數字化能力在攻防兩端所釋放的效果只會更突出。而三只松鼠若未能在短期內完成資本一躍,可能面臨市場份額被進一步擠壓、融資成本上升等多重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5月30日,證監會發布了關于三只松鼠上市“反饋意見”。在這份意見中,證監會要求三只松鼠補充說明一些必要信息:
公司控股股東或者受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支配的股東持有三只松鼠的股份存在質押的具體情況,及其對三只松鼠控制權和業務經營的影響,是否構成《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管理試行辦法》第八條規定的境外上市禁止性情形;
三只松鼠及下屬公司經營范圍涉及出版物零售、廣告設計及代理、酒類經營的具體情況,是否實際開展并取得必要的資質許可,經營范圍及實際業務經營是否涉及限制或禁止外商投資領域,本次發行上市前后是否持續符合外商投資準入政策要求;
三只松鼠及下屬公司是否涉及開發、運營網站、小程序、APP、公眾號等產品,是否涉及向第三方提供信息內容,提供信息內容的類型以及信息內容安全保護措施;同時說明收集及儲存的用戶信息規模、數據收集使用情況,上市前后個人信息保護和數據安全的安排或措施。
面對監管反饋意見,想必三只松鼠并無太大問題。但面對稍縱即逝的機會、瞬息萬變的市場、爭分奪秒的倒計時,搶上市真的太重要了。
3
運氣好,更要實力強
“觀眾”一定會用錢投票
逐“流”而生,對三只松鼠很奏效。
三只松鼠曾一度憑借電商流量紅利締造了零食商業神話,又因為搶抓直播流量紅利扭轉乾坤。
港股上市,對三只松鼠而言是巨大的歷史機遇,但擺在三只松鼠面前的可選路徑并不多。
一方面,憑借港股優勢,三只松鼠可以在海外再造一個或多個三只松鼠。
另一方面,三只松鼠還可以在融資過后完成一場“數字化的刮骨療毒”,“上車”邁進零食2.0階段。
僅從當下看,不變的三只松鼠面對變化的市場和競對,即使登上新舞臺,翻唱的依然是老劇本。和鳴鳴很忙對比,今天的三只松鼠對投資人的“吸引力有限”。
如果三只松鼠搶先鳴鳴很忙上市,或許還能坐一坐港股零食之王的位置,如果落在了鳴鳴很忙之后,或許“在海嘯的轟鳴里,投資人再也聽不見溪流的叮咚”。
章燎原近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坦誠表示,“創業九死一生,(三只松鼠)第一次創業成功只是運氣好”。或許章燎原自謙了,畢竟一家市值百億上市公司的締造,并不僅僅靠運氣。但毋庸置疑的是,接下來的港股上市也好,新一輪市場競爭也罷,三只松鼠需要“運氣”但更需要“實力”。
鳴鳴很忙作為零食2.0階段的敲門人,其成長速度著實讓人驚訝。但并不是說鳴鳴很忙的商業閉環完美無缺,后續我們再對此單獨分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