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學術嚴選
根據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關于北京市202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專家提名項目的公示,韋東奕被提名202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
有網友確認,韋東奕韋中組部青年拔尖人才,獲批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青年科學家項目”。
青拔(中組部),與教育部青年長江,QQ(海外優青)(中組部委托基金委)、優青(基金委),被稱為“四青”人才。申報時目前已經互斥,但在國內各個單位最受認可。其中,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簡稱“青拔”),是“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人才發展規劃確定的12項重大人才工程之一。該計劃由中組部統籌十余個部委實施,當然十分受認可。計劃從2011年開始實施,在自然科學、哲學社會科學和文化藝術等重點學科領域,每年重點扶持一批青年創新人才,把他們培養成為本專業領域品德優秀、專業能力出類拔萃、綜合素質全面的學術技術帶頭人,形成我國各領域高層次領軍人才的重要后備力量。
評論一:前面有人說優青認可度最高,顯然是錯誤的。基本來講,青拔每年名額較少些,以往很多人是拿了優青才能有希望拿青拔,青年拔尖難度更大。另外,青長基本是教育部的高校在評,很多科研院所很難有機會,而且青長的名額會照顧中西部。
比較而言,盡管優青是所符合條件的人都可以遞交申請書,但是評審過程極不公平,除非你個人出類拔萃,否則基本被圈內大佬(或稱學閥)的弟子霸占。函評幾乎算是透明評審,小領域的幾個專家,靠大佬關照或打招呼,每年誰上基本評審前已經確定。領域內隊伍排的很整齊。青長、青拔更公平,能否報出單位這一點的公平性不做評論,但是部委函評階段,專家很多,所謂學閥很難把控,一些真正有實力的人還可以冒出來。
評論二:青拔,青拔在19互斥之前,很多都是拿到優青的過來拿,其實難度最高。19之后是很多錯過優青的人過來拿,水平也極高。我見好幾個拿了青拔,轉年杰青的例子。
評論三:從難度來說,肯定是萬人計劃青拔最高,會評通過率只有30%左右。往往都是先拿到優青再去評青拔,更甚者,曾經有人拿了杰青,第二年逆向申請青拔。
由于公眾號改版,為防錯過更多資源,給我們加個星標吧
說明:來源: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學術嚴選,如需轉載,請在開頭注明來源。僅供學習交流分享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只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公眾號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Hilib oy)刪除,感謝支持!也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分享、投稿、申請轉載、互開長白。
了解更多信息
↓↓↓歡迎點贊和推薦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