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濟南鋼鐵廠第一爐鋼水映紅半邊天。 那個年代工人們用鐵鍬攪拌鐵水的場景至今震撼。
濼口碼頭每天吞吐著3000噸鹽和糧食。
黃河渡輪在1953年完成鋼制化改造前全靠人力擺渡。 老濟南人還記得大明湖南門五分錢一碗的甜沫。 光明電影院上映《白毛女》時排隊拐過三個路口。
這些影像記錄著濟南從消費城市向工業重鎮轉型的關鍵十年。
1954年共青團路擴建時兩萬青年義務勞動場面壯觀。
百貨大樓櫥窗里永久牌自行車引發全城圍觀。 護城河改造工程讓曲水亭街居民第一次用上自來水。 老商埠區現存的三處德式建筑竟躲過拆遷浪潮。
五龍潭畔的老槐樹見證過1957年那場特大暴雨。
鋼鐵廠第一批勞模現在應該都九十多歲了吧?
渡口廢棄的輪機船被改造成水上餐廳太可惜了。 芙蓉街青石板路下面埋著1956年鋪設的排水管。 這些照片提醒我們:城市更新不該抹去所有舊痕跡。
您家相冊里是否也藏著這樣的老濟南記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