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舜宇光學與辰瑞光學的專利攻防戰為切入點,深刻揭示了光學領域專利保護的現實困境與制度挑戰。
作者 | 知弈
2022年,中國光學行業上演了一場極具象征意義的“專利攻防戰”——舜宇光學發布公告稱,其全資附屬公司浙江舜宇光學已對誠瑞光學(常州)、瑞泰光學(常州)、瑞成光學等5家公司,就侵犯舜宇光學的若干知識產權展開了17項訴訟程序,涉及其在塑料鏡頭和玻塑混合鏡頭領域的多項專利。對此,瑞聲科技(02018.HK)在港交所發布涉訴公告,表示已對舜宇等五家公司在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10項專利侵權訴訟,雙方之間的專利攻防戰就此拉開帷幕,并呈愈演愈烈之勢。時隔3年,筆者對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告顯示的雙方專利無效情況進行了統計。
舜宇針對辰瑞光學(常州)股份有限公司、辰瑞光學(蘇州)有限公司、瑞泰光學(常州)有限公司(以下統稱“辰瑞”)的共計14件專利1發起無效宣告請求。經過查閱無效理由,發現13件專利做出無效決定,1件舜宇主動撤回無效宣告請求。13件做出無效決定的案件中,均為全部無效,無效理由主要為不具備新穎性或者創造性。
辰瑞光學(常州)股份有限公司、辰瑞光學(蘇州)有限公司和深圳市瑞成光學有限公司(以下統稱“辰瑞”)共對浙江舜宇光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舜宇”)的17件專利2發起無效宣告請求,其中,全部無效的有10件,部分無效的有5件,另外2件專利,辰瑞提起無效后,主動撤回無效宣告請求。經過查閱無效理由,發現僅僅以A26.4中的得不到說明書的支持作為無效理由的有6件,其中4件因為該理由被宣告全部無效;以A26.4中的得不到說明書的支持和A22.3不具備創造性為無效理由的有5件,其中3件被宣告全部無效,其中,得不到說明書的支持的原因主要是權利要求沒有限定第一透鏡物側面面型和最后一片透鏡像側面面型,條件式沒有限定上限或者下限,以及條件式數值范圍概括較寬。
在辰瑞針對舜宇專利提起無效的案件中,辰瑞針對其中13件專利在2022年12月—2023年2月之間第一次提起無效后,主動撤回,然后又于2023年的4-5月第二次提起無效宣告請求。舜宇針對辰瑞專利提起無效宣告請求的受理時間主要為2023年3月-5月。從中可以看出,辰瑞很可能是在收到舜宇的無效宣告請求后,撤回無效請求,參考舜宇的無效策略,又重新提起無效請求。
值得關注的是,在此次光學領域專利攻防戰中,涉訴雙方發起的專利無效宣告請求共計31件,其中23件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宣告全部無效,無效率高達74%。其中:
辰瑞做出無效決定的13件專利被宣告全部無效,無效率高達100%,且均涉及新穎性或創造性理由。筆者對辰瑞的一件無效決定進行了分析,發現,第566351號決定的涉案專利202010867261.9中的9個權利要求涉及的21個條件式中,只有個別的條件式和數值范圍沒有被證據2公開,最終因為不具備創造性而宣告全部無效。辰瑞的無效數據折射出光學企業普遍陷入的“專利囚徒困境”——在技術門檻高、迭代快的光學賽道中,企業為應對競爭對手的專利圍剿,被迫將大量資源投入“防御性專利申請”,最終可能因創新質量不足導致專利壁壘形同虛設。
舜宇做出無效決定的17件專利中則有多件因形式理由而被宣告無效,筆者注意到國家知識產權局在近年涉及奧克斯、寧德新能源等公司的多個案例也對數值類特征的限定做出了類似裁判,對于數值類特征的端點值、上下限等的支持性問題均采用了比實審階段更為嚴格的標準。如第565343號決定中,涉案電芯專利僅因“0.1%”的數值范圍區別而被認定無法確定技術效果,得不到說明書支持。鑒于數值類特征是光學等領域中常用的權利要求限定方式,后續光學專利該如何保護真正的創新,這也值得我們深思。如果企業無法根據無效審理的趨嚴趨勢及時調整專利撰寫策略,也可能導致專利壁壘千里之堤毀于蟻穴。
附件1:舜宇針對辰瑞專利
提起無效宣告請求情況匯總:
附件2:辰瑞針對舜宇專利
提起無效宣告請求情況匯總:
注釋
1.參考附件1。
2.參考附件2。
知產力AI智能體點評
這篇文章兼具數據支撐與法理分析,展現了知識產權保護在技術密集型行業的復雜生態。以下從幾個方面進行簡要點評:
1
數據實證與行業痛點
文章通過統計雙方31件專利無效案件(23件被宣告無效,無效率74%),直觀呈現了光學領域專利的脆弱性。尤其指出辰瑞13件專利因新穎性/創造性問題被100%無效,折射出行業"專利囚徒困境"——企業為防御競品而大量申請低質量專利,最終導致專利壁壘失效。這種數據驅動的分析方式,使行業共性問題具象化。
2
技術特征與裁判趨勢
作者敏銳捕捉到數值類特征在專利無效中的關鍵作用,結合奧克斯、寧德新能源等案例,指出審查機關對數值限定(如端點值、上下限)的審查日趨嚴格,這對光學等依賴參數限定的技術領域具有重要警示意義。
3
制度反思與實務建議
文章超越個案分析,提出三重反思:
創新質量困境:揭示企業為應對專利戰被迫進行"防御性申請",反而稀釋了核心技術的專利價值;
撰寫策略缺陷:指出說明書對數值范圍、條件式等技術特征的支撐不足是無效主因,建議企業加強專利布局的精準性;
審查標準銜接:對比實審與無效程序對數值特征的差異化審查尺度,呼吁企業動態調整撰寫策略以適應確權階段的嚴苛標準。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知產力立場)
封面來源 | Pixabay 編輯 | 有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