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有沒有察覺,日本的國策正在悄然改變,要從制造業逐步轉型為制造+旅游業。近兩年的赴日旅游,也確實是非常火爆。
中國游客是赴日旅游的主力。許多人已經去了不止一次,而且會隨著對日本認知的增加,設計不同路線,深入日本,越來越local。
這里面,江浙滬居民赴日是最熟練的,簡直和逛逛后花園一般。畢竟和祖國的大西北大西南相比日本在距離交通上更便捷。
比如從上海到日本福岡或鹿兒島僅900多公里,坐飛機不到兩小時。相比而言,即使飛深圳,都有1300多公里,要兩個半小時,飛成都則更遠。
隨著中國大眾對日本的了解越來越深入,很多人或許都能體會到一個不同于既往印象之外的另一個日本——一個全面衰老的日本。
極速衰老的日本
米桶每次造訪日本,無論是關西的京阪神,還是北海道、沖繩等“偏遠地區”,踏出機場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看看等我的計程車司機,是多大年紀。
其實差不多每次都一樣,司機幾乎都是60歲以上的銀發族。最夸張一次是在沖繩,老先生樂呵呵地說:“今年我79歲了”,卻依舊帶著米桶環島8小時,真是精力充沛。
盡管米桶途中一直緊張這位“太爺輩”的駕駛狀態,但人在囧途無路可退,索性一切隨緣,讓人在驚嘆之余不禁感慨,還好沖繩交通不算復雜。
在大都市,這樣的駕駛年齡有多大風險?數據會說話,2023年,全日本75歲以上的高齡司機,共造成384人死亡,相比而言,槍擊死亡只有個位數。高齡駕駛顯然猛于犯罪分子。
出租車行業只是日本“老人經濟”的一丟丟,許多服務行業,例如餐飲、清潔、客服、銷售、保安等,也常可以看到銀發族的身影。
“使不得,萬萬使不得!”看著駝背弓腰的太爺太奶,還要手捧托盤幫顧客端茶倒水,或者是拿著拖把打掃廁所,搬運行李等重物,還要肩負治安保衛責任,屬實有種“折煞我也”的沖擊感。
日本實際上已經在全面接受“超老齡社會”。盡管政府還是要加大力度“刺激生育率”,同時“引進外國勞工”。但這兩條路,終究無法改變遍地老人的大局。
那就只能讓老年人犧牲退休時光,繼續留在勞動市場發光發熱。
當然,老人上班還能緩解另一個“硬傷”,那就是“退休老人吃空社會保障”。大批國民若只靠養老金過活,勢必會在短時間內造成財政危機。退休老人只有繼續干活兒,才能以工養老,可謂“兩難自解”。
目前已經有超過3成的日本企業廢除退休年齡規定。以后會有更多“耄耋古稀服務員”出現在星巴克、麥當勞、711。
隨之而來的另一個問題,超老齡獨居人口會(已經)發展成一個龐大的群體,孤獨死也會越來越多。
日本老人經濟的“特化”
根據2020年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我國當年65歲以上人口超過1.91億,占總人口13.5%。
而日本2024年統計,65歲以上的老人有3625萬,占總人口29.3%,超過中國一倍有余。
趨勢很明顯,這個占比還會越來越大。
但即使老齡化深重,日子總歸是要過下去,經濟總是要運轉,老年人也有老年人的“紅利”,一方面,不退休繼續發光發熱,可以相當程度緩解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而在消費端,老年人的消費力未必不行,尤其是有錢的老人,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產品,他們對于用了一輩子的商品/服務有相當的慣性。假如全日本老人都不想用email,那傳統郵局的業務恐怕永遠不會滅絕。
這確實會遲滯產品和科技創新,但也會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成果。
米桶家附近,因為有數家大型醫院,自然成了銀發族用品業聚集地,形成了一股“老年秋葉原”的獨特風味。
其中,生活用品囊括了“Made in Japan”的各種機能性和便利性拉滿的銀發族專用鞋子、家居服、拉桿箱包、拐杖等日常物品。
醫療用品則大到電動床組,輔助馬桶、小到安全洗浴用品。
憑借“日本制造南波萬”的影響力,這些銀發族用品價格不菲,但畢竟日本老人基數大,經過市場千錘百煉后,適用性拉滿,該買還是要買。
【各種國內已經不容易見到的懷舊產品——縫紉機、DVD機、萬能充電器】
K-Car,俗稱“老頭樂”,原是日本戰后因資源有限,做出來的低配版載人工具。隨后被銀發族看中成為居家神器。
“老頭樂”在歐美生存空間很窄,卻成了中國城鄉結合部很多人的夢中情車。
拐杖椅,銀發族的出行神器。畢竟在日本,老年人這個門是非出不可的,一把年紀還要通勤上下班。
而在中國,拐杖椅也能幫20歲群體體驗“拄拐適齡”,畢竟誰累了都要休息,只要商品價值達到預期,就屬于理性消費。
歐美市場和中國市場的取向完全不同,都是沖著實打實的“自由獨立”去的,所以對于日本老年產品的偏好用也不同。
成人尿布,在全球多國受歡迎,成人尿布的銷售量甚至超過嬰兒尿布的兩倍。連帶處理用過的尿布都成了熱門生意,有些可回收再加工,有些可制成工業產品,還有用來焚燒發電。
電動床,高端老人的福音,就連歐洲大廠都搶著要分一杯羹。
但有些產品依然是日本區專享,比如老人版翻蓋手機,對于年輕人來說真是格格不入且難以操作,但老年族群還是離不開,畢竟數字化對他們來說難度更高。
“加拉帕戈斯化(Galapagosization)”,是日本特有的一個商業名詞。起源于南美洲厄瓜多爾外海的加拉帕戈斯群島,島上生物因長期與世隔絕,動植物都悶著頭自行進化,最后演化成獨有的生命系統。
日本的加拉帕戈斯化,因其社會過度的文化封閉性,經濟發展良好時會帶來獨特優勢,但也可能難以跟上世界主流技術趨勢。
老人經濟一旦踏上“獨自進化”的道路,糅合進大和民族離群孤獨的“繭房“個性,讓日本銀發族群經濟越來越刁鉆古怪而欲罷不能。
萬代聯名的助行器,高達聯名的防老人走失定位器,福音戰士聯名老花鏡……只是略微提升舒適感,真正賣點是“愛與情懷”,這才是戰勝滅世感的利器。
不能困于當下
雖然日本也在大力發展制造業,但基建和超級工程方面的投入,已經越來越不給力。君不見大阪世博會,人仰馬翻多“驚嚇”。砸錢催生又無法挽回民眾對未來集體失去信心,即使人口最終穩定在日本工業體系的“必要人口”以上,但下一代重現經濟騰飛的希望,基本已破滅。
面對這種困境,政府總不能無所作為吧?旨在提升“居民幸福感”的民生工程,就成了日本政府唯一還能提振頹勢的點了。雖然比起基建與高科技來,太過不起眼,卻是日本國策悄然變化的證明。
這些民生工程包括:在各大城市中興建養老社區,按照年齡比例重組社區規劃,加大適老化設計。一些試點如“秋田模式”、“多摩新城”等,作為老齡友善的試點,在全球都引來了不少關注。
為了應對老齡化,日本政府的目標很明確:首先提升老年人的平均壽命與健康水平;再逐步取消退休制,讓老人繼續工作;然后聯手市場促進老人消費升級;最后在全社會對老齡化做出全面適應性部署。
如此自洽的“老年人口幸福與紅利”的經濟循環,不多說了,抄作業吧。
滑動查看參考文獻:
1.https://vip.udn.com/vip/story/124447/8505130
2.https://www.hk01.com/世界專題/940649/日本司機嚴重老化-只剩老人駕車-輸入外勞可解決
3.https://www.cw.com.tw/article/5135563
4.https://www.hk01.com/世界專題/684547/93歲麥當勞員工與世界最老ol-日本為何這麼多-大齡工作者#media_id=9448111
5.https://m.sohu.com/a/728680391_669315/?pvid=000115_3w_a
6.https://www.nippon.com/hk/japan-data/h01796/
7.https://www.nippon.com/ja/in-depth/a04902/
8.https://www.skm.com.tw/brand/12642
9.https://m.cbndata.com/information/163178
10.https://m.sohu.com/a/813708249_121284943/?pvid=000115_3w_a
11.https://tw.news.yahoo.com/日本尿褲商宣布停產嬰兒尿布-專注成人市場-051633559.html
12.https://fc.bnext.com.tw/articles/view/146?
13.https://today.line.me/hk/v2/amp/article/mr1k9w
14.https://csr.cw.com.tw/article/41778
本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環行星球立場。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請后臺聯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