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財鯨眼」,做復雜市場的清醒者!
- . -
引言:
“ 三年營收超58億全力沖刺IPO,單店銷售額卻大幅下滑25.5%,創始人爭議言論不斷,食品安全危機頻發,巴奴的高端火鍋夢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
本文為財鯨眼原創
作者:小鯨
編輯:小凡
微信公眾號:caijingyan
沖刺IPO,亮眼業績背后增發有所放緩
創始人:“月薪5000就不要吃火鍋”
在火鍋賽道的激烈競爭中,巴奴毛肚火鍋母公司巴奴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巴奴)于6月16日晚間首次遞交港股招股書,正式踏上赴港上市之路。這一消息瞬間引發行業內外的廣泛關注,畢竟在“連鎖火鍋第一股”呷哺呷哺和海底撈先后成功上市的背景下,巴奴的上市之旅充滿看點,也伴隨著諸多爭議與挑戰。
圖片來源:港交所披露易
從發展歷程來看,巴奴自2001年創始人杜中兵在河南安陽開設第一家火鍋店,逐步開啟全國化發展,2012年確立“毛肚+菌湯”的招牌產品與差異化定位,截至此次IPO前,其直營門店已覆蓋全國39個城市,達到145家,還擁有完善的供應鏈體系。過去三年,巴奴火鍋業績實現持續增長,營收共計超58億元。2022-2024年,收入分別為14.33億元、21.12億元和23.07億元,雖增速有所放緩,但整體呈上升趨勢;利潤方面,2022年凈虧損0.052億元,2023年扭虧為盈實現凈利潤1.02億元,2024年進一步增長至1.23億元。今年第一季度,巴奴實現收入7.09億元,同比增長25.7%,歸母凈利潤0.55億元,同比增長57.7%,盈利增速顯著提升。然而,與行業巨頭海底撈相比,巴奴在營收和利潤規模上仍存在巨大差距。
圖片來源:巴奴招股書
價格高備受爭議。巴奴作為中國質量火鍋市場中按收入計的最大火鍋品牌,2024年占據3.1%的中國質量火鍋市場份額,在整個火鍋市場中位列第三,占據0.4%的市場份額。但其一直以來因價格偏高備受爭議,今年2月底,創始人杜中兵“月薪5000就不要吃火鍋”等言論更是將巴奴推向輿論風口浪尖,盡管多次致歉解釋,該事件對品牌形象造成的負面影響仍不容忽視。
擴張背后單店效能下滑:一線門店日均銷售額兩年下滑25.5%
看似繁榮的業績背后,巴奴隱藏著諸多隱憂。招股書數據顯示,巴奴雖采用直營模式不斷擴張門店數量,從2022年的86家猛增至2024年的144家,增幅達67.4%,但單店效能卻呈現下滑態勢。一線城市客單價從2022年的183元一路下滑至2025年Q1的159元,整體客單價也從2023年的150元降至2024年的142元。單店日均客流量方面,2024年整體同比下滑6.5%,一線城市兩年下滑17.6%;門店平均每日銷售額在2024年整體同比下滑11.9%,一線城市兩年下滑25.5%。同店銷售額從2023年到2024年下降,同店增長率下滑9.9%,老店銷售額同樣不容樂觀,這表明巴奴陷入以門店數量擴張換取收入增長的陷阱,新店甚至可能分流老店客流。
從“天價土豆”到“鴨肉混充”,高端人設爭議中頻崩塌
巴奴的高端人設也在一系列爭議事件中頻頻崩塌。2023 年,打假博主舉報巴奴旗下 “超島” 自選火鍋羊肉卷檢測出鴨肉成分,盡管巴奴試圖撇清關系,但仍暴露出其對子品牌供應鏈管理的漏洞,“超島” 最終受到行政處罰。同年的 “天價土豆” 事件更是引發軒然大波,18 元僅 5 片的 “富硒土豆”,經調查硒含量遠低于宣稱標準,創始人杜中兵的回應不僅未平息爭議,反而將品牌推向 “傲慢”“脫離大眾” 的輿論漩渦。此外,巴奴以 “白菜太普通” 為由下架常見蔬菜,強化了其 “不接地氣” 的印象;創始人的爭議言論,也與品牌 “纖夫精神” 的文化溯源形成巨大反差,引發消費者對其脫離群眾的批評。這些事件讓巴奴 “品質” 招牌蒙上陰影,重建消費者信任成為巨大挑戰。
加速擴張,未來挑戰重重
未來,巴奴計劃加速擴張,2026-2028年擬分別開設約52家、61家及64家新餐廳,未來三年預計新開約177家門店,還將提升中央廚房產能,在重點區域建設新中央廚房和衛星倉,加速滲透下沉市場。但中國火鍋行業競爭激烈且分散,隨著頭部品牌不斷擴大規模,巴奴能否在擴張過程中保持盈利能力,實現下沉市場的有效滲透,面臨諸多挑戰。
募資主要用于開店、運營數字化、品牌建設及供應鏈優化
值得一提的是,據招股書披露,IPO募資用于“拓展我們的自營餐廳網絡,從而擴大地域覆蓋并深化市場滲透。我們將在已建立品牌影響力的重點城市中進一步加大門店密度,并逐步拓展至消費基礎良好的周邊地級市。同時,我們亦將進入具備潛力的新興區域市場,加快全國網絡的布局“,此外,“將用于提升我們在業務管理和餐廳運營方面的數字化水平及將用于品牌建設;以及用于供應鏈優化,包括中央廚房及衛星倉的建設及擴建;及用作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注意:文中數據主要來源于公司招股書,部分觀點來源于鳳凰網財經等公開報道。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尾聲:
“ 上市的鐘聲即將敲響,巴奴站在新的起點,是能突破重重困境,續寫高端火鍋的輝煌傳奇,還是在爭議與挑戰中迷失方向?這場關乎品牌生死存亡的突圍之戰,或許才剛剛開始。”
關注「財鯨眼」,做復雜市場的清醒者!
聲明:關于內容準確性的補充說明
內容核實承諾:「財鯨眼」致力于提供客觀、準確的內容,但不排除因信息更新滯后、數據來源差異或理解偏差導致內容存在瑕疵。
讀者反饋通道:若您發現文章中存在數據錯誤、事實性偏差或邏輯爭議,可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及時調整:
1、郵箱:caijingyan66@163.com 郵件中注明修改內容。
2、后臺留言:請在文章底部點擊“發私信”并提供具體指正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