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西姆·列舍特尼科夫,這位俄羅斯經濟部長警告稱:2023年至2024年的高增長已成為過去了,當前的俄羅斯經濟正“瀕臨衰退”。這一悲觀論調給旨在吸引投資的年度盛會——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蒙上了陰影。
列舍特尼科夫的言論正值外界對俄羅斯高利率和工業生產放緩普遍擔憂之際——為抑制通脹,俄羅斯央行去年10月將利率上調至21%,并一直維持該水平直至本月早些時候才小幅下調至20%。
與此同時,受政府支出和勞動力短缺推動,通脹率依然高企。盡管5月份年通脹率降至10%以下,但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里,它一直保持在央行目標(4%)的兩倍以上。
盡管官員們報告稱2023年和2024年初經濟強勁擴張,但經濟學家警告說,戰爭驅動的增長是不可持續的,并不能反映生產率的真正提高——2025年一季度的俄羅斯GDP增幅僅為1.4%,為兩年來最低增速。
聯合國:外資正從俄羅斯持續流出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發布的新數據顯示,2024年流入俄羅斯的外國直接投資(FDI)降至僅33億美元,為2001年以來的最低水平。過去三年,俄羅斯非金融領域的外國投資下降了57%。
截至2025年1月,俄羅斯累計引入的FDI總額已從2022年初的4977億美元,降至2160億美元。換言之,新流入俄羅斯的外資不僅數量少,而且還遠低于流出的外資,導致總額持續減少。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的報告還強調了2022年外資的急劇收縮,當時外國公司凈撤資152億美元,這反映了在侵入烏克蘭和國際廣泛制裁實施后資本的緊急流動。
分析人士指出:與美歐凍結、挪用俄羅斯的海外資產的行為針鋒相對,俄羅斯也在沒收、征用西方國家在俄的資本——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已有數十家家外資企業被征用,包括最近多莫杰多沃機場的國有化。
石油出口收入下滑,不得不提高舉債力度
隨著軍費開支激增、油氣收入下滑,俄羅斯財政部正積極增加借貸,以彌補日益擴大的財政缺口,并為日益不確定的經濟前景提供緩沖。以今年前6個月為例,財政部已借款超過2.7萬億盧布(約合350億美元)。
僅在本周,就通過兩次新發行的政府債券籌集了1950億盧布,從而提前完成了第二季度籌集1.3萬億盧布(約169億美元)的融資目標。
在旨在抑制通脹的高利率環境下,俄羅斯正支付高昂的收益率——六年期債券收益率為15.2%,十一年期債券為15.5%。財政部優先選擇固定利率債券,以避免未來償債成本的上升。
作為俄羅斯預算傳統支柱的油氣收入前景也變得黯淡,財政部已將其預測下調了2.6萬億盧布(約338億美元),理由是全球油價下跌和盧布走強。
如果收入低于基線水平,將不得不動用國家福利基金——已指定4470億盧布(約58億美元)用于填補缺口。該基金的流動性儲備目前為2.8萬億盧布(約364億美元),官員們似乎打算盡可能長時間地保留它們。
俄羅斯鋼鐵業高管為困境中的行業敲響警鐘
俄羅斯一家大型鋼鐵生產商的負責人警告稱,由于盧布走強和高利率抑制了需求和盈利能力,俄羅斯鋼鐵行業即將面臨減產和工廠關閉——鋼鐵業約占俄羅斯出口收入的10%,長期以來一直重工業的支柱。
謝韋爾鋼鐵公司(Severstal)首席執行官舍韋列夫,本周四在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上表示:今年的需求可能會從4300萬至4500萬噸下,降至僅3900萬噸。由于盧布大幅升值,鋼鐵出口已無利可圖。
舍韋列夫他表示:1美元兌換90至100盧布的匯率對俄羅斯至關重要,將使得鋼鐵生產商保持競爭力,并重振鋼鐵消費行業的商業活動。但現在的情況是盧布很強勢,每出口一美元的鋼鐵,就意味著盧布的收入在減少。
若盧布保持當前的強勢位置,那將意味著:很多俄羅斯鋼鐵企業的收入會大幅縮減,可能會看到一些工廠停產,尤其是那些受高生產成本困擾的工廠。
BCS投資公司的一份報告指出:自今年1月份以來,按美元計價的俄羅斯鋼鐵出口價格下降了5%,由于匯率升值的影響,按盧布計價的俄羅斯鋼材出口收入則大幅萎縮了26%——損失驚人啊。
根據世界鋼鐵協會的數據,2024年俄羅斯鋼鐵產量下降了8.6%,是主要生產國中跌幅最大的。今年前四個月,俄羅斯鋼鐵產量在“去年的基數已經變得更低”的背景下,又下降了7.2%。
自2020年的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俄羅斯的鋼鐵出口量減少了三分之一以上——從2021年的3200萬噸,降至2024年的2000萬噸。分析師表示:低迷態勢現已達到危機程度。
多重危機疊加,俄羅斯經濟正面臨一場“完美風暴”
高利率抑制投資與消費,高通脹侵蝕購買力,盧布升值打擊關鍵出口(如鋼鐵),軍費開支激增耗盡財政資源,油氣收入下滑動搖預算基石,外資急劇撤離導致技術升級和長期發展動力枯竭……
經濟部長的“衰退邊緣”警告并非空穴來風,而是基于一系列相互強化的負面指標。2023至2024年的高增長主要依賴的是巨額軍費拉動的戰爭景氣,也就是“戰時經濟模式”,如今已難以為繼。
南生在兩年前的文章中就指出:越打越富的前提是有兩條,分別是“不破壞本土的生產,時間持續性有限”。若戰爭持續的時間越久,戰時經濟模式的弊端就越明顯——副作用(通脹、過熱、削弱其他部門發展資源)正反噬經濟。
也就是說:前兩年的高增長,主要是依賴國防訂單的激增,雖也能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但當這個強心針的功效過了后,就再也無法“掩蓋其他部門的虛弱和結構性問題”,深層矛盾暴露無遺。
當前的俄羅斯政府、央行面臨兩難困境。若大幅降息,削弱盧布匯率,雖有可能刺激經濟增長,但進口商品更貴,加劇通脹;若維持高息,將會繼續扼殺借貸和投資意愿,加速經濟衰退。
對俄羅斯財政部而言,為填補因軍費和收入下滑造成的巨大財政窟窿,被迫以極高成本大規模舉債——利率高峰時超過20%,如今在15%左右。不僅需要支付高昂的成本,還透支未來財政空間。
總之,俄羅斯經濟在戰爭、制裁、內部政策困境和結構性缺陷的多重壓力下,已行至衰退的懸崖邊。高利率、高通脹、盧布升值、外資撤離、財政枯竭、支柱產業崩潰等問題交織纏繞,形成惡性循環。
經濟部長的警告是嚴峻現實的反映,也凸顯了決策者面臨的艱難抉擇。若不出現根本性轉變(如結束戰爭并徹底修復國際關系),俄羅斯經濟恐將陷入深度、持久的困境——即使有石油。
天然氣、煤炭、糧食與鋼鐵等硬通貨在兜底,經濟實際增長率即使不真正地“陷入衰退”,也很有可能在0.5%至1.5%區間內窄幅波動,而通脹依然難以回歸4%的目標,也就是滯漲。本文由南生撰寫,歡迎轉載、轉發、評論、留言、分享、打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