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過去了,沒想到外賣商戰還在提供新樂子。
剛笑完按諧音梗找代言人,餓了么又在今天發出300萬份18元奶茶免單。一送就是300萬杯奶茶,商戰又熱鬧起來了。
前陣子戰局已經進入了諧音梗主賽區,美團找黃齡合作,slogan是“外賣黃的更靈”;餓了么聽網友勸,火速請來藍盈瑩,喊出口號“藍的一定贏”;京東坐不住了,接碼官宣惠英紅代言,主打“紅的會贏”。
這波魔法對轟別的不提,戲劇效果和喜劇效果都給足了。
但其實,餓了么玩諧音梗,有跡可循。在我不知道的時候,這小藍人已經成抽象圣體了。
別人玩梗接梗意思意思,小藍人是真天天鉆研怎么搞抽象。就這兩個月,餓了么化身“藍色妖姬”,已經快成內娛新晉唱跳待爆小生。
你追過的偶像,都成了餓了么的翻跳對象:今天跳EXO的《咆哮》,還學人家“E(餓)不發音”,非要評論區喊它“了么”;明天跳《偶像練習生》的主題曲《Ei Ei》,標題改成“餓i餓i”。
你就看著這個魔性小藍人面無表情也無五官地靈活舞動,生動詮釋啥叫平靜的瘋感。
把字母E玩出花兒來不是餓了么的上限,在諧音梗上它早早顯示出了天賦。上半年最火的歌《like Jennie》,大明星小愛豆翻跳了個遍,到餓了么這兒成了諧音梗素材。高考前夕小藍人跳一遍,那時是“解你”,意思是祝考生面對每道題都能說出“解你”;天氣越來越熱了小藍人再跳一遍,這回是“解膩”,畢竟夏天吃東西更容易膩。
餓了么已經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唱跳藝術中不知天地為何物,還見縫插針地要把所有流行梗都玩一遍,團播它要學,“老錢笑聲”它要學,卡點問答手勢舞它要學。
8G網速沖浪,啥梗都能跟上,魔性小藍人就這樣從全世界網友的首頁路過。沒有人知道餓了么一個外賣平臺為啥走起了如此小眾的賽道,但欣賞一段讓人感覺大腦褶皺都變光滑的30秒魔性舞蹈、再在評論區留下一句吐槽、順便等抽獎這套小連招,已經變成了一種欲罷不能——勸它網感別太強,順便薅它點羊毛買口糧。
嘴上說的是“你但凡跟不上一個新梗能怎樣”,心里想的是“你但凡送我一次大額券能怎樣”。
說實話,據我觀察,你要真去評論區留“你但凡送我一次大額券能怎樣”,餓了么沒準兒還真送,因為它還挺聽勸。
比如找代言人。
話說5月19日美團外賣官宣和歌手黃齡合作,拍了支MV叫《外賣黃的更靈》。網友一邊拍大腿笑,這個諧音梗玩得溜,一邊發揮聰明才智舉一反三就給餓了么支起了招:“餓了么只能請藍盈瑩扳回一城了。”
餓了么也是說扳就扳,6月1日就十分聽勸地官宣演員藍盈瑩成為活動代言人,主打“藍的一定贏”。
官宣也不白來,餓了么不僅廣發18.8元紅包大宴天下,還吃水不忘挖井人,公開喊話感謝兩位發出邀請藍盈瑩代言提議的素人網友,特別給他們包了一年365天份的18.8元全年紅包。
你看看,所以說腦子轉得快能掙著錢呢。
但要喊出“藍的一定贏”,也不是請來藍盈瑩挑戰諧音梗之巔就夠用了。外賣這事兒,還是得看實打實的真福利。
論起發福利,餓了么也是聽勸的。
這邊代言人隔三岔五來請客:
6月1日,“新官上任”第一天,藍盈瑩帶著超大福利空降,“搜「18.8」必贏18.8元”,比約定俗成的紅包上限18元還多8毛;
高考,大日子,口令“985211”領滿21.1減9.85的紅包,吃頓實惠飯還討個好彩頭;
每個月17號是餓了么17吃貨節,6月17日直接送來17元免單卡。
6月21日更是不得了,紅包多得數不過來。上餓了么搜【免單卡】就有機會分享到300萬份18元奶茶免單,悅享會員搜【悅享】直接領免單卡多喝一杯,與此同時必爆18.8元紅包還在繼續。
不光自己發,餓了么還拉來花唄、安慕希等一系列藍色品牌一起請客。
這種廣撒福利的節奏,已經持續了挺久。
4月30日,餓了么正式啟動“餓補超百億”大促,當天就有消費者在社交平臺上曬出幾毛錢拿下奶茶的截圖;5月30日,在隔壁黃隊出現發券事故后,餓了么發微博表示“真聽勸,真發券”,留下“搜「18.8」必爆18.8元”的小撇步就走了,深藏功與名,而且這福利還一直延續至今。
寫著寫著我就去爆了一個
餓了么沉浸于玩梗、接梗不亦樂乎,把激烈的外賣商戰從口水仗、補貼仗帶回品牌心智爭奪本身。玩梗能爭取到流量,疊加實實在在的優惠,才是真正贏得用戶的不二法門。
畢竟誰能抵擋得住這動不動就發個幾百萬份免單卡的誘惑。睜眼又是300萬杯免費奶茶等著搶,數不清的免單卡藏在各種關鍵詞后面爭先恐后向你涌來,本來都以為外賣商戰要結束了,結果最近上餓了么搶紅包都快搶上癮了。
鮮活有趣的品牌形象、天天見的大額紅包,能贏得消費者的關注和信賴,但是要長期接住這份信賴,背后還得下大功夫——簡單來說,那就是持續對用戶、商家和騎手等多方面做足投入。
在用戶端,6月18日餓了么新鮮上線“悅享會員”,堪稱“外賣圈黑卡”,下單buff疊滿了:限定超級吃貨卡可以折扣價買到,另外再贈送300元津貼;“吃貨豆”雙倍返還,能獲取專屬兌換商品;每個月都有機會免單喝杯奶茶。
除了這些“硬件”,悅享會員的“軟件”設施也走心了,專人直送、優先派單直擊外賣送慢了餓肚子的痛點,悅享管家、售后守護一鍵即達,保護咱消費者的權益。
同時,做好商家端和騎手端的“基礎建設”,消費者才能吃得爽。
一到夏天,想必大家點外賣的次數都在噌噌往上漲。除了一日三餐照常吃,早上起床不點杯送到公司樓下的冰拿鐵缺乏頂著太陽通勤的動力,下午不點一份新鮮果切提不起堅持到下班的精神,晚上不加一頓鹵味小龍蝦配碳酸飲料當夜宵都感覺這一天還是不夠滿足。
如此高頻巡視外賣頁面的時候,我發現餓了么越來越懂我了。了解我口味就不說了,都是我點這么多外賣應得的,主要是推上來的店鋪都比較靠譜。
知名連鎖店不少,非連鎖的中小商家名字也比較正經,至少不是那種分節比俄國人名字分得都多、愛用店名寫微短劇腳本的;點進詳情頁,能看到商家環境,有實體店面總歸放心些。
這些天我嘗試了幾家新店,終于在北京花不超過20元點到了真正的滑蛋飯,而不是冒充滑蛋的松散炒蛋,令我分外感動。而且送餐效率也很高,加上天氣轉熱,飯菜到手還冒熱氣。
懷著感恩的心留下評價一則
一查才知道,那是因為餓了么不僅給消費者福利,還給商家和騎手配備了充足資源。
6月16日,餓了么官宣全面升級“優店騰躍計劃”,至8月底投入超過10億元,加碼搶灘品質外賣商家。
這么多錢用在哪?主要是提供新店最高3個月免傭、增加最高3個月新店期流量扶持權益。針對優質連鎖品牌及特色商家,平臺還將聯合阿里生態流量資源,為商家提供多渠道流量曝光和訂單轉化。甚至準備了“智能化商家經營體系”,AI助力商家從開店到日常運營的全周期需求。
一套組合拳,讓線下優質連鎖品牌、老字號和中小餐飲商家愿意入駐,入駐了還能活得滋潤。照餓了么商家生態相關負責人的說法,“流量來了接得住,好店來了還養得好”。
針對騎手,餓了么也在近期推出了專屬AI工具“小餓”,這是國內首個基于大模型技術打造的騎手端智能體,是藍騎士們自己的智能AI助手。“小餓”全面覆蓋騎手的配送場景,通過語音交互與智能響應、個性化智能分析等,提升騎手的效率和體驗,讓騎手跑單更省心、更安全、更多保障。
就跟助力好店經營一樣,這個工具不僅利好騎手,對消費者也是樁好事。因為小餓可以充當“用戶備忘錄”,比如主動提醒騎手聯系用戶、提醒用戶備注不要敲門等。這么一來,消費者可以獲得需要的服務,而騎手在繁忙的接單中也不用再分出注意力去分辨和記憶不同消費者的不同需求,有“小餓”代勞。
大方發福利,大力搞基建,餓了么的單量近段時間不斷創新高。
伴隨餓了么與淘寶閃購合作在全國的全量上線,5月以來,包含奈雪的茶、尊寶比薩、米村拌飯等多品類餐飲品牌的餓了么訂單迎來生意高峰,餓了么在長沙、重慶、深圳、廣州、成都等70多個城市的外賣訂單量均創下歷史新高。
5月26日,淘寶閃購聯合餓了么宣布,在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內,日訂單數已超4000萬,且訂單結構向全品類大幅拓展,不光是讓人喝得停不下來的低價奶茶賣得好,非茶飲占比達75%。
可以看出,全面升級的基建,推動著共贏生態形成。
對于商家,生意興隆自不必說。借助平臺的資源和工具,商家能夠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實現銷售高峰。反過來,消費者也能享受到更多好店,過個更滿足的夏天。
對于騎手,工作更加順暢。“小餓”能讓他們與消費者的溝通更絲滑,還能向新人騎手提供各種功能指引、答疑解惑,要是被問到如何獲得更高收入,“小餓”會給出訂單熱力圖,推薦訂單更多的區域。
作為消費者,有了以上服務基礎,我們的體驗勢必不斷提升。福利豐富、服務優質,能天天吃到更實惠的美食;時不時還能找小藍人玩玩梗,提點建議讓他聽勸,萬一被采用了,那咱也是當上商戰軍師了。
每年夏天,都是外賣生意高峰期。餓了么雖說天天在網上搞抽象,但該給真刀真槍的商戰籌備的資源一點沒落下。
這邊撒了大把的福利,讓消費者能用更實惠的價格大快朵頤;那邊推出一系列數字化產品運營策略和工具,助力更多優質餐飲好店,在外賣場上贏得增量;消費者愛來吃,平臺提供工具,店鋪就能接得住流量,消費者就能一直吃到好東西。
歸根結底,外賣商戰不是口水戰,而是心智戰,外賣不光是做生意,也是要做生態,是探索出更健康、長期可持續的生意增長模型,讓每一方都獲益。餓了么現在在做的就是這件事。
所謂“藍的一定贏”,贏在共贏。
編輯|大稚
作者|Vista氫商業
設計|胖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