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華人在線布宜諾斯艾利斯6月20日訊 阿根廷消費市場繼續面臨嚴峻挑戰,最新數據顯示5月份超市銷售額同比下降3.3%,消費復蘇之路依然艱難。盡管4月份曾出現一年多來首次止跌的積極信號,但隨后的數據表明經濟恢復尚未站穩腳跟。
根據咨詢公司Scentia的統計,5月份超市銷售額的下滑幅度超過了4月份的2.9%,情況更加令人擔憂的是,去年同期超市銷售額已經下跌了超過10%。與此同時,批發市場的表現同樣疲軟,5月份交易量同比下降約5%,而去年同期也曾出現7.4%的收縮。
阿根廷自助服務批發商會(Cadam)副主席阿曼多·法里納(Armando Farina)在接受Infobae采訪時描述了5月份市場的不規律波動:"第一周表現正常,第二周出現大幅下跌,第三周因為黑色星期促銷活動有所恢復,第四周又再次下滑"。
法里納解釋說,消費者購買行為變得更加理性和精明,"他們選擇袋裝大米而不是盒裝大米,選擇袋裝牛奶而不是利樂包裝牛奶,這些改變都導致了銷售額的下降"。此外,消費類別也發生了變化,新鮮食品如蔬菜和肉類的銷售增長,但這些商品批發商并不經營,因此影響了其他類別商品的消費。
然而,在大型連鎖超市和批發市場表現低迷的同時,街區小店和自助服務商店卻迎來了發展機遇。4月份,自助服務商店實現了3.2%的同比增長,5月份也延續了這一積極態勢。
Scentia咨詢公司負責人奧斯瓦爾多·德爾里奧(Osvaldo del Río)解釋說,社區商店在價格方面具有優勢,主要得益于直接配送模式。"街區商店、小賣部、自助服務店也有飲料、乳制品等的直接配送,由于沒有中間商,這讓它們在價格上更具競爭力"。
德爾里奧觀察到,消費者的購買模式變得非常集中和有限:"人們只買必需品,在那些價格差異不大的商品上,也會順便購買一些非直接配送的其他產品"。他將這種消費行為與2001年危機時期進行了比較:"這與2002-2003年的情況相對類似,當時人們也大量轉向社區商店,之后逐漸回到超市"。
關于恢復進程,德爾里奧認為這將是一個漸進過程。"恢復需要時間,人們正在調整購買習慣,進行更理性的購買,購買少量商品,在通脹較低的情況下參考價格。沒有必要跑太遠,就近購買更合理"。
從商品類別來看,沖動消費品增長8.9%,易腐商品增長5.7%,食品類增長4%。早餐和下午茶商品也呈現積極態勢,增長0.2%,家居清潔用品增長0.7%。相反,含酒精和無酒精飲料、個人護理和化妝品仍處于負增長區間,分別下降8.5%、9.3%和1.5%。
收入水平方面,工資增長對消費的推動作用仍然有限。3月份薪酬增長2.97%,低于3.7%的通脹率。這種動態限制了家庭購買力的持續增長,直接影響了消費習慣。
當前的經濟形勢反映了阿根廷消費者在面對經濟壓力時的適應性調整,從大型超市轉向更具價格優勢的社區商店,購買行為更加理性和謹慎。雖然整體消費市場仍面臨挑戰,但不同銷售渠道的差異化表現為市場復蘇提供了新的思路。
消息來源:阿根廷Infobae媒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