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將深入解析日本與韓國市場由于人口結構變化、老齡化社會及健康意識升級驅動的市場變革,聚焦飲品功能升級與創(chuàng)新、液體蛋白與運動營養(yǎng)增長趨勢,以及產品包裝的深度洞察。利樂日韓地區(qū)市場總監(jiān)Yoko Kaji將為您分享趨勢與案例,為中國市場帶來啟發(fā)和靈感。
分享嘉賓:
Yoko Kaji,日韓地區(qū)市場總監(jiān),利樂公司
一、引言
大家好!我是來自利樂公司日韓地區(qū)市場總監(jiān)的Yoko Kaji。如今,我們幾乎需要“翻遍每一塊石頭”去尋找新的增長點。希望我的分享能為大家?guī)硪恍﹩l(fā),挖掘出中國市場中蘊藏的更多潛在機會。
首先,簡要介紹一下利樂。利樂是一家源自瑞典、擁有悠久歷史的企業(yè),始終致力于“讓安全的食品隨處可得”。我們的業(yè)務涵蓋紙包裝、加工設備及技術服務,貫穿整個食品供應鏈。公司始終堅持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致力于與客戶攜手打造可持續(xù)的食品系統(tǒng)。特別是在紙包裝領域,我們設定了清晰的目標——提供全球最可持續(xù)、最環(huán)保的解決方案。
二、日韓市場概覽
今天我將分享日韓市場的基本概況。從人口規(guī)模來看,日本約有1.23億人,韓國約為5100萬。值得關注的是,兩國人口均呈現持續(xù)下降趨勢:日本自2012年起人口開始減少,韓國則在2020年后進入下降通道。
除了總人口下降,出生率低迷也是兩國面臨的重要挑戰(zhàn)。維持人口穩(wěn)定需達到2.1的總和生育率,而日本僅為1.2,韓國更低,僅為0.75。2023年,韓國出生率降至歷史新低,盡管近期略有回升,但仍為全球最低。
另一方面,日本與韓國都屬于長壽國家。日本人的平均預期壽命約為85歲,韓國為83歲。然而,由于出生率低且壽命延長,兩國老齡化程度顯著。在日本,65歲以上人口占比已達30%;韓國則為20%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韓國老齡化速度尤為迅速。日本65歲以上人口比例從19%增長至30%用了十年,而韓國預計很快將突破35%,轉變速度遠超以往。這種人口結構的變化,勢必對消費模式和產品需求產生深遠影響。
從另一個維度來看,雖然兩國預期壽命較長,但“健康壽命”與“預期壽命”之間存在10年左右的差距,意味著人們在生命的最后十年需要更多照護與支持。縮小這一差距,使人們活得更久也活得更健康,將是未來的重要課題。
三、老齡化帶來的市場機遇
老齡化既帶來挑戰(zhàn),也孕育著新的市場機遇。隨著年齡增長,人們對健康的關注不斷增強,對功能性產品的需求也隨之上升,例如營養(yǎng)補劑等可支持健康管理的產品。
需要強調的是,功能性產品并不一定以大包裝呈現,小規(guī)格產品同樣可以滿足日常健康所需,便于消費者融入日常生活。
此類產品通常不是一次性、沖動型消費,而是基于長期健康管理的持續(xù)性需求,具備較高的復購率。如果企業(yè)能夠精準把握消費者的健康需求,提供合適的產品方案,就有機會獲得穩(wěn)定的市場份額。
盡管部分功能性產品規(guī)格較小,但因其健康價值突出,定價通常較高,為企業(yè)帶來良好的利潤空間,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市場方向。
四、日本飲料市場分析
(一)跨生命周期的多樣化需求
健康從來不是中老年人的專屬議題,而是貫穿整個生命周期的重要課題。如今,越來越多20至30歲的年輕人也開始關注健康問題,目標人群范圍日益擴大。
不同年齡段的消費者,對健康的關注點也有所不同。年輕人傾向于關注減脂、提升精力;而中年人則更關注視力、記憶力等功能的退化。這種分化的需求為市場創(chuàng)造了更多機會,企業(yè)可基于消費者的細分需求,開發(fā)更具針對性的產品。
(二)日本政府支持功能性食品開發(fā)
在政策層面,日本政府積極推動功能性食品的發(fā)展。許多人對FOSHU(特定保健用途食品)認證已有所了解,獲批產品可在包裝上標示相應的健康聲稱。
除FOSHU外,還有一類“具有營養(yǎng)功能聲稱的食品”,經申報后企業(yè)可在包裝上標注營養(yǎng)功能。這一機制門檻相對較低,企業(yè)自主管理認證流程,因而市場上的相關產品也在不斷增加。
(三)日本市場概覽
日本即飲飲料市場年銷售總量約為296億升,涵蓋即飲茶、水、液態(tài)乳、咖啡等多個品類。
在包裝形式上,PET瓶多用于茶飲與礦泉水;紙盒包裝多見于果汁、乳制品及植物基飲料;金屬罐則主要用于咖啡等產品。
(四)紙包裝關鍵趨勢
接下來,我想重點探討紙包裝領域的快速增長趨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向:一是健康與功能型食品,二是蛋白飲料。
1、健康與功能型食品
健康與功能型食品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趨勢。以植物基飲料或果汁為例,這類產品通常以天然、無添加的形象出現。然而,在日本市場,這些“健康產品”正在進一步強化自身的健康屬性——許多品牌開始在包裝上標注具體的功能性聲稱。
例如,番茄汁、蔬菜汁等產品在包裝上會標明其有助于降血壓、降膽固醇、降血脂、控血糖,或緩解壓力等功能。這些功能通過明確的標識傳達給消費者。
豆奶等植物基飲料同樣如此。雖然這類產品天然低脂、低糖、低卡,但很多品牌仍會特別在包裝上標出“低卡”或“低糖”的標簽。在日本市場,目前已有約10%的豆奶產品帶有“低卡”聲稱。
在與客戶交流中我們發(fā)現,這類功能性標識對提升銷售有著顯著作用,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營銷策略。即使是本身就被視為健康的產品,也需要通過明確的標識來再次強化這一印象。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趨勢是小包裝飲料的持續(xù)增長。在日本,100-125毫升的小包裝飲料年復合增長率已達到4%。考慮到日本整體飲料市場相對飽和,這一增長幅度已屬領先。
過去,小包裝主要面向兒童市場。回顧1994年,125毫升包裝飲料中有70%為兒童產品;而到了2024年,這一比例降至29%,意味著超過七成的小包裝飲料已經轉向成人和老年消費者。這一轉變并非由產品本身的變化推動,而是由人口結構和消費需求的演變所帶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連普通牛奶的125毫升包裝也出現了明顯增長。我們曾就此進行調研,發(fā)現許多老年消費者選擇這種小包裝牛奶是為自己飲用,而非為孫輩購買。
研究顯示,“份量合適”是老年人選擇小包裝的首要原因,此外,帶吸管的包裝也提升了飲用的便利性。還有一個被頻繁提及的心理因素是:當年紀增長后,很多人發(fā)現自己已經難以一次喝完250毫升飲料。這種變化可能帶來一種無力感,而一次性喝完的小包裝則提供了積極的心理暗示,增強了飲用體驗。
這是我們在消費者調研中獲得的一項重要洞察,也反映出包裝設計如何在細節(jié)中回應消費者的情緒與需求。
我們發(fā)現,韓國市場也出現了類似的變化。十年前我與一家韓國客戶溝通時,討論的目標客群幾乎都是兒童。當時韓國的兒童群體龐大,許多品牌都專注于為孩子提供功能性或有機產品,力求“給孩子最好的”。
但如今,目標客群已經發(fā)生顯著轉變,健康和功能性產品的關注重點逐漸轉向老年人。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變化。目前,在韓國市場上約有20%的產品面向成年人,這一比例相比過去已有顯著提升,主要集中在均衡營養(yǎng)飲品、功能型果汁以及美容飲品等品類。
2、蛋白飲料
研究表明,蛋白質是消費者在選擇營養(yǎng)成分時的首選,具有極高的吸引力。盡管以下數據來自2019年,但至今仍具代表性,表明不同形態(tài)的蛋白質產品正在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
(1)粉狀蛋白產品:
粉狀蛋白是市場占比最大的蛋白品類,主要面向運動人群,常被用作增肌補劑。消費者通常通過沖泡蛋白粉來補充蛋白質,支持訓練和體能恢復。
(2)蛋白飲料
蛋白飲料的使用場景更加廣泛,可在工作期間、運動后、早餐、休息時間或正餐時飲用,具備飲用方便、口感良好的優(yōu)勢,逐漸被更多日常消費者接受。
(3)蛋白棒
蛋白棒主要作為零食或早餐食用,適合在忙碌或外出時補充營養(yǎng)。相比其他形態(tài),蛋白棒更注重口味與便攜性,是兼具美味與功能的選擇。
(4)其他形態(tài)
蛋白產品的多樣化為品牌提供了豐富的創(chuàng)新空間。即便是同一品牌、同一系列產品,也可以通過不同的形態(tài)滿足不同場景需求,避免內部產品間的競爭與重疊。
在日本市場,消費者對動物蛋白與植物蛋白的認知存在明顯差異。動物蛋白被認為有助于增肌、提供能量、促進肌肉修復與運動表現,但也可能帶來“易發(fā)胖”的印象。
而植物蛋白則通常與低熱量、天然健康、不易發(fā)胖、利于塑形等正面特征相關聯(lián)。這一認知差異為品牌創(chuàng)新提供了啟發(fā),亦蘊含著潛在的市場機會。
以明治旗下的SAVAS乳清蛋白為例,其蛋白產品有不同的形態(tài),并提供豐富的口味和消費選擇,精準覆蓋從運動到日常多個場景的營養(yǎng)需求。
五、韓國飲料市場分析
視角轉向韓國市場。韓國即飲產品市場的整體規(guī)模為109億升,約為日本市場的三分之一。就品類結構而言,韓國市場與日本略有不同:水是最大品類,其次是液態(tài)乳制品,再次是碳酸軟飲料。從包裝形式來看,PET瓶主要用于包裝水和碳酸飲料,而液態(tài)乳制品和植物基飲料則以紙包裝為主。
(一)韓國兩類即飲蛋白飲料
近年來,韓國市場的乳制品,尤其是蛋白質飲料,發(fā)展迅速。疫情之后,消費者對健康的關注顯著提升,進一步推動了這一品類的增長。目前,韓國的蛋白飲料主要分為兩大類:均衡營養(yǎng)型和運動營養(yǎng)型。
1、均衡營養(yǎng)型
這類產品面向大眾消費者,主要關注成年群體的日常營養(yǎng)補充。每瓶通常含有10克左右的蛋白質,同時搭配多種其他營養(yǎng)成分。銷售渠道以電商、超市和電視購物為主,90%的產品采用紙包裝。目前,該品類在市場中的滲透率約為6.2%。值得注意的是,去年這一細分市場出現了小幅下滑。
2、運動營養(yǎng)型
該類產品更側重于滿足年輕、活躍人群的健身和運動需求。蛋白質是其核心賣點,含量較高,一般在250毫升中含有20克蛋白質。便利店是其主要銷售渠道,近年來電商渠道也呈增長趨勢。包裝仍以紙盒為主,占比高達90%。目前市場滲透率在8%至9%之間,增長勢頭強勁。
該細分品類的持續(xù)擴張得益于多方面的產品創(chuàng)新:
(1)風味創(chuàng)新
消費者通常頻繁飲用蛋白飲料,因此口味的多樣化尤為重要。除了傳統(tǒng)的咖啡、香蕉、巧克力口味外,品牌也在推出如拿鐵、南瓜、紅薯等更具新鮮感的選擇,以提升飲用樂趣并延長消費周期。
(2)蛋白質含量升級
市場對高蛋白含量的需求不斷提升,產品從每瓶20克蛋白逐步升級至24克、甚至30克,以滿足運動人群更高的營養(yǎng)需求。
(3)植物基蛋白應用
植物蛋白在該品類中應用廣泛,如豌豆蛋白、蠶豆蛋白、大豆蛋白等,迎合了天然、健康的消費趨勢。
(4)產品形態(tài)升級
一些新產品在補充蛋白質的同時,還兼具補水功能,使口感更清爽,尤其適合運動后飲用。這類復合型產品提升了實用性與消費體驗。
(5)品牌聯(lián)名合作
由于蛋白飲品在大眾中的滲透率仍較低,消費者在購買前常有顧慮。為提高接受度,部分蛋白品牌選擇與消費者熟悉的傳統(tǒng)品牌合作,如與米類品牌推出聯(lián)名款,通過借力信任增強購買信心,也為新品牌打開了市場切口。
此外,均衡營養(yǎng)型蛋白飲品也在拓展新的細分人群,如針對兒童、老年人推出定制化產品,加入如骨骼健康、肌肉維護等功能性配方。
與此同時,植物基蛋白飲料也在加速崛起。豆奶、杏仁奶等天然、健康、高蛋白的植物飲品受到消費者歡迎,成為市場新熱點。
(二)包裝創(chuàng)新與解決方案
在韓國市場,我們觀察到越來越多產品開始采用便捷易用的包裝設計。以我們的“夢幻蓋”為例,這款產品歷經十年研發(fā),其高度、開口直徑和瓶型均經過精心設計,旨在提升開蓋和飲用的便利性。
這一設計已獲得瑞典風濕病協(xié)會的認證,被認為是目前最易開啟和飲用的包裝之一。
在老齡化社會中,標準化包裝未必能滿足所有消費者的需求。以日本為例,十年前我們推出了一款類似的包裝產品,曾收到一位消費者的來電致謝。他患有風濕病,難以自行打開傳統(tǒng)PET瓶,而我們的設計讓他能夠輕松開啟。這一真實反饋讓我們更加明確了“易開啟”對于特定群體的重要性。我們的新包裝所需開啟力度僅為PET瓶的一半,顯著降低了使用門檻。
我們的運動蛋白飲料采用了鉆石瓶搭配夢幻蓋的包裝形式。為了解這種包裝受到歡迎的原因,我們進行了消費者調研。調研結果顯示,許多消費者認為利樂鉆包裝非常契合蛋白飲料的調性,首要原因在于其高端的視覺效果。功能性飲品和蛋白飲料通常定位于高端市場,高品質的包裝有助于強化產品形象。
此外,獨特的瓶型也增強了產品識別度。鉆石瓶造型具有鮮明辨識度,使消費者能夠迅速判斷這是一款功能性飲品,進一步提升了購買決策的效率。
六、總結
總結今天的分享,我希望傳遞這樣一個核心觀點:人口結構的變化正在深刻影響消費者需求。在亞洲,許多國家正面臨老齡化和人口下降的趨勢,這不僅重塑了消費行為,也孕育了新的創(chuàng)新機會與增長路徑。
企業(yè)若能深入理解不同年齡段人群的具體需求,便能開發(fā)更具針對性的產品,滿足不斷演化的市場期望。與此同時,細分市場中也蘊藏著諸多有價值的機遇,值得深入挖掘。
無論市場如何變化,利樂始終與您同行,為您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感謝大家!
本文為FBIF食品飲料創(chuàng)新原創(chuàng),轉載請聯(lián)系授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