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注
《中華醫藏·第三編·叢書卷》由浙江省中醫藥研究院中醫文獻信息研究所負責人江凌圳主編,收錄代表性典籍27種,每種一個書號,分四批陸續出版。2024年6月第一批七種出版,包括《體仁匯編》《醫學統宗》《證治準繩》《醫學準繩六要》《芷園醫種》《雪潭居醫約》《景岳全書》;8月第二批六種出版,包括《醫征》《醫學粹精》《證治大還》《己任編》《盤珠集》《聊復集》;9月第三批六種出版,包括《濟世全書》《御纂醫宗金鑒》《沈氏尊生書》《鄭氏彤園醫書》《醫學四要》《醫述》;11月第四批八種出版,包括《齊氏醫書四種》《醫學切要全集》《醫學六種》《司命秘笈》《泉唐沈氏醫書九種》《田晉蕃醫書七種》《正誼堂醫書九種》《連自華醫書十五種》。
本篇介紹的是《中華醫藏·第三編·叢書卷·正誼堂醫書九種》(全一冊)。
中華醫藏·第三編·叢書卷·正誼堂醫書九種
(全一冊)
編著者:(清)王廷鈺 撰編
《中華醫藏》編委會 編 江凌圳 主編
定價:800元
ISBN:978-7-5013-8210-1
出版時間:2024年11月
內容簡介
《正誼堂醫書九種》九卷,清光緒十二年(1886)稿本。
王廷鈺,生卒年不詳,字西岑,云南寶山人。曾任直隸河間府寧津知縣。家世業醫,尤推仲景學說。
本書成于清光緒十二年,含《醫林字典》《讀傷寒論歌》《外感傷寒證提綱》《諸痛證提綱》《喉癥類集》《時疫白喉捷要》《生產妙訣十六歌》《兒科痘證歌》《醫學心得》九種。
《醫林字典》:本書擇醫書中常見諸字,注音訓義,以便識病名、考經穴、察藥性。全書分為25類,共72條詞目。
《讀傷寒論歌》:本書編寫次序按黃元御《傷寒懸解》,歌訣依陳修園《長沙方歌括》分類編排,兼附王氏注文。
《外感傷寒證提綱》:本書摘編《傷寒論》中有關條文,引用楊士瀛《傷寒類書活人總括》等內容,分為太陽經證、陽明經證、少陽經證、太陰經證、少陰經證、厥陰經證及傷寒兩感證條文40條,予以詮注,并明示提綱。
《諸痛證提綱》:本書條列痛證辨證要領101則。其論諸痛每多切中病機,合乎臨床實際。對把握痛證辨治方法,有一定參考價值。
《喉癥類集》:本書分列總論、脈法、舌色,論述14種咽喉疾病,對纏喉風頗有發揮。
《時疫白喉捷要》:本書為張紹修《時疫白喉捷要》手抄本,是我國最早用“白喉”命名的疫病專著。該書首論白喉證治、次載驗方,提出消風解毒、引熱下行的治則,并創立“除瘟化毒散”“神仙活命湯”,此二方與“養陰清肺湯”并為當時的白喉通治方。
《生產妙訣十六歌》:本書共輯錄受胎、保胎、胎前禁忌、臨產、誤認產期、辨是產非產、辨各種間痛、正當臨盆用力、產后調理、產后血暈、產后胞衣不下、臨產交骨不開、難產歌、保全橫生逆產、驗死胎、安胎下胎藥方等16首歌訣,均為七言體,講述胎前、臨盆、產后注意事項、保養方法、治療法則及名方?。
《兒科痘證歌》:本書包括看痘法、用藥法、痘癥心法歌訣、治痘藥方等,末附麻疹證治。
《醫學心得》:本書為王廷鈺醫論18篇,包括《精氣神三大要論》《臟腑配合論》《火為一身之主說》等。
彩插欣賞
內頁欣賞
目錄
目録
醫林字典 一
讀傷寒論歌 一七一
外感傷寒證提綱 三三五
諸痛證提綱 三四九
喉癥類集 三七一
時疫白喉捷要 三九九
生産妙訣十六歌 四一五
兒科痘證歌 四二七
醫學心得 四九九
■ 文章來源:國家圖書館出版社重大項目編輯室
供稿 | 宋紅垚 編輯 | 鄧旭欣
監制 | 張頎
審核 | 弘文
點擊"閱讀原文",到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官方微店購買相關圖書,或聯系發行部:010-8800314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