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一場無情的洪水席卷廣東肇慶,不僅淹沒了街道,更沖垮了無數小商戶的生存希望。楊女士的蛋糕店——開業僅7個月的“甜意坊”,在這場災難中徹底“沉沒”,40萬元投資化為烏有。
圖片來源網絡視頻截圖
洪水夜襲,7個月心血瞬間“融化”凌晨3點,暴雨如注,肇慶端州區積水迅速上漲。楊女士接到鄰居電話趕到店鋪時,洪水已沖破玻璃門,店內水位沒過膝蓋。冷藏柜里的奶油蛋糕漂浮在水面,烤箱、攪拌機等設備全部泡水報廢。“我拼命用沙袋堵門,但水還是涌進來,就像看著自己的夢被一點點沖走。”楊女士聲音顫抖。
40萬貸款“泡湯”,重建之路絕望
這家店是楊女士抵押老家房子、貸款30萬開起來的。從烘焙學校畢業后,他花了3年攢下10萬元啟動資金,去年11月終于圓了創業夢。如今,洪水不僅卷走了設備原料,更毀掉了他的還款能力。保險公司以“自然災害免責條款”拒賠,社區臨時補貼僅夠結清員工工資。“現在每天一睜眼,就欠銀行1000多塊利息。”他蹲在滿地狼藉中,攥緊了一張被水泡爛的訂單本。
圖片來源網絡視頻截圖
災后追問:小微企業如何“避風浪”?
事件引發網友激烈討論,#小生意扛不住天災#話題沖上本地熱搜。有評論指出:“像楊女士這樣的個體戶,往往把身家性命押在店里,一次洪水就能讓他們‘返貧’。”肇慶市中小企業局回應,正聯合銀行商討“災后重建低息貸”,但具體額度與申請條件仍需等待。
創業啟示錄:
這場洪災暴露出小微企業“抗風險裸奔”的殘酷現實。創業者常懷熱血,卻容易忽視自然災害、政策變動等“黑天鵝”事件。建議:
分散風險:避免將所有資金押注單一項目,預留應急金;
保險加碼:投保時需明確“自然災害險”等附加條款;
政策嗅覺:關注政府扶持動向,如防汛改造補貼等。
楊女士的案例絕非孤例——當創業夢撞上無常現實,除了堅韌,更需要未雨綢繆的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