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面島,位于廣州市西面,原是與沙基(今天的六二三路)相連的沙洲,古稱拾翠洲,又稱中流沙,由珠江沖擊而成。由于此處俯視白鵝潭,扼西南入口,所以是古代廣州城防西炮臺所在地,是城區的防衛要地。鴉片戰爭后,被英國、法國強占為租界達八十年,沙面島被稱為廣州城內的國中國,歐美許多國家領事館及洋行等都設在這里,因而成為廣州現存外國建筑最多的小區,被譽為歐陸建筑大觀園,是外國侵略者入侵我國的歷史見證。
1925年5月底,英國和日本在上海鎮壓游行工人,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為聲援上海五卅運動,6月23日,十多萬工人、商人、學生在廣州東較場舉行集會,要求打倒帝國主義、廢除不平等條約,會后游行到沙面租界對岸的沙基。下午3時,當游行隊伍行經沙基西橋口時,突然遭到沙面租界英國軍警的排槍射擊,駐扎在白鵝潭的英國軍艦同時向北岸開炮。游行隊伍毫無防備,四散躲避,當場死亡50多人,170多人重傷,輕傷者不計其數,成為了駭人聽聞的“沙基慘案”。
沙基慘案發生后,廣州國民政府立即照會英、法等國提出抗議,要求收回沙面租界,賠償遇難者,但遭到拒絕。7月23日,廣東國民政府外交部長胡漢民照會北京公使團,再次提出“交還沙面”的要求。這是中國政府官方第一次正式向英法要求交回沙面租界。
1927年初,九江、漢口群眾發起收回兩地英租界的斗爭并取得勝利。受此鼓舞,廣州各界人民舉行了反英代表大會,參加人數達3000多人。武漢國民政府指示外交部長陳友仁迅速交涉收回廣州沙面租界,后因蔣介石、汪精衛先后發動反革命政變,導致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國內政治局勢惡化,收回沙面租界的計劃未能實現。
這組照片是1925 年 6 月 23 日沙基慘案的現場記錄。
從高處俯瞰游行隊伍。路邊有不少的圍觀群眾,大量人力車在街邊。
黃埔軍校學員們上著刺刀,在游行期間沿廣州外灘行進。照片拍攝于距沙面約半英里處。
1925年6月23日,黃埔軍校學員800余人參加廣州各界人民援助“五卅”運動的示威游行。當游行隊伍路過沙基時,突遭英、法軍警襲擊。同學們就地還擊。是役,黃埔軍校有52人被打傷,第1團第3營營長曹石泉(共產黨員)等27名軍校官兵、入伍生犧牲。
游行期間,雙方都高度緊張。如這張照片所示,在抵達沙面島之前,曾一度發生恐慌:旗幟被丟棄,人力車被遺棄,現場一片慌亂。
事件發生前不久,運河中的英國羅賓號炮艇。
槍擊事件發生后朝向沙面租界的景象。一塊標牌上寫著:福民公司建筑碼頭。
在法軍防御工事后方,從沙面望向沙基。
兩名俄國人在此次事件中喪生,他們的面部被遮蓋起來。
沙基慘案中的一名遇難者。
黃埔軍校學員手持橫幅和旗幟參加集會。
嶺南大學學生參加集會。
汪精衛(右數第二人)站在集會講臺上。
鮑羅廷、張太雷在聲討五卅慘案的集會上。
胡漢民正在演講。
維多利亞酒店前一些防衛者合影。
維多利亞酒店(Victoria Hotel)由英國商人始建,1885年,建成開業,是廣州第一家西式酒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