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老鄉同學,說的是1978年,也就是恢復高考的第二年,我們同時考入山東新華醫療器械廠技工學校的青島老鄉,精準一點說是嶗山縣的老鄉。那個時候,青島市轄區就嶗山縣一個縣。
我們班畢業照合影
據統計,哪一年從青島考入這所技校的老鄉共30人,其中青島市里的7人,剩下的23人就是我們從嶗山農村來的老鄉了,這也創造了當年一個區縣同時進入一所學校人數之最。
我們三班青島老鄉合影
我們這一屆技校生共4個班分兩個專業,1班和2班是機械制造專業,主要以鉗工為主,三班和四班是機械加工專業,主要以車工為主,共200人,一個班50人。
我和崔明舉合影留念
我們河套公社考入了3人,唐璽杰是大姐往屆高中畢業生,我是應屆高中畢業生,崔明舉是應屆初中畢業生。沙子口公社也考上了三個,有曲智龍、許方棟、宋啟傳;紅寨公社(仙家寨)也考上了三個,有曹云芝、王玉欣、牛玉芬;城陽公社最多五個有王進芳、邵蓮香、紀克明、任睦釗、畢秀麗;惜福鎮公社也是三個,有王崇奎、張潮波、牟新國,其他公社相對就少了一些。當時的技校生都是跟中專一張卷子同時考試一起錄取的,所以這些初中中專都是各個學校的尖子生,考入技校或中專都很可惜。到了恢復高考的第三年也就是1979年發生了變化,農村戶口的不能考技校了,因為技校生畢業后就是個技術工人,占用了城市孩子的招工指標。對此,那幾年形成一個農轉非的熱潮,家長們就是為了自己的孩子能考上技校到城里做個工人,就想方設法把孩子的戶口轉為城鎮戶口,也可以理解,孩子進城了就可以享福了。
這里我要為我們1977、1978年考入技校的同學們鳴不平。因為我們是考中專考出來的,一張卷子10個志愿,5個中專5個技校,稀里糊涂的就被扒拉到技校來了,這些學子都很優秀很有才。上世紀90年代曾經有一段時間把我們的學歷改為中技,還有有段時間寫為高中,很明顯對我們這幾年入學的技校生的不公平。這個學校現在已改為山東醫藥工業學校,威海校區改為“山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
那一年,我們接到技校錄取通知書后,經過多方打聽,才知道我們公社有三人同時進入這所技校。報到的時候由崔明舉的父親崔學煥親自護送到張店的,直到學校安排好住宿老人家沒來得及住下就返回青島了。你想想,那時的初中畢業生才15歲,我這個應屆高中畢業生也才17歲,再加上農村孩子沒出過遠門,都是第一次坐火車,所以大人們不放心,有條件的家長都會送過來。像紅寨公社的三位就是由牛玉芬的父親送來的。那個時候條件差,家里沒有車,都是坐公交再轉火車來的,很費力氣。
我和孫維洪合影留念
現在想想,兩年的學習生活很快,其實有一半的時間在實習。那個時候同學們、老師們對待學習和實習都特別認真。比如我們學的機械制圖那是山東農機學院使用的(就是現在山東理工大學的前身),物理、電器、材料力學等都很難的。畢業分配時就簡單多了,雖說是包分配,我們那個年齡段就是一個不懂事的孩子,人家叫你上哪你就上哪。青島市里的7個女生都如愿的回青島了。我們嶗山縣的是這樣分配的:王崇奎、邵蓮香、唐璽杰,牛玉芬4人分配到了濟南(估計他們年齡大,也是班里有頭有臉的,老師和學校幫忙了),任睦釗、畢秀麗、王清遠3人分配到新華藥廠了,剩下16個嶗山老鄉都分配到了山東新華醫療器械廠(淄博)。他們有:一班的許方棟、紀克明、宋啟傳;二班的王進芳、徐洪軍、王玉欣、牟新國;三班的劉豐勛、孫維洪、張潮波、崔明舉;四班的曲智龍、曹云芝、劉治訓、欒洪先、陳建廷。
我和徐紅軍跟師傅們合影留念
進入工作、結婚等時期,大家根據自身的需求其變故就來了。曲智龍回老家幫助家族企業了;崔明舉調回青島工作了、王進芳辭職回老家了,后來得知去世了;宋啟傳調到濱州工作了;張潮波因病去世了;欒洪先、劉治訓、徐洪軍也先后離職自己干了。我們這幫老鄉同學,最大的是曲智龍1956年出生的,最小的就是那一批初中中專,比如孫維洪、曹云芝等都是1963年出生的。截止2023年,我們都先后退休了,算來算去,最終留在淄博新華醫療退休的也只有8個人,而且恰巧一個班2個人。一班的許方棟、紀克明;二班的牟新國、王玉欣;三班的劉豐勛、孫維洪;四班的曹云芝、陳建廷。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47年了,歲月如歌,我們都老了,做爺爺的當姥姥的還在忙碌著。
崔明舉畢業證書
昨日風發少年,今日兩鬢斑斑。在我們即將迎來畢業45周年之際,僅以此文懷念那一段美好的記憶。愿我的老鄉同學保重身體,家庭幸福。愿他們及家人都好!
作者:劉豐勛,系城陽區河套街道胡慶社區,1978年考學離開家鄉至今,已退休5年。
青島城市檔案論壇公眾號、青島城市記憶頭條號編輯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