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碚水土,有一條老街,像極了重慶版的《小巷人家》。
這里沒有高樓林立、車水馬龍,卻留下了老屋、青石板路、小飯店、佝僂蒼老的老人。城市在飛速發展,他們卻像被時間輕輕繞過的角落,安靜、緩慢,卻動人心弦。
有人說:“不是街在老,而是我們長大了。”
其實,那些掛在屋檐上的風鈴聲、鍋碗瓢盆的碰撞聲、小朋友打水漂的笑聲,藏著的,是一代重慶人共有的記憶。
你是否還記得生活的起點嗎?
那條不寬不大的水土老街,是一條藏在重慶嘉陵江邊的舊時光巷子。兩旁是清末民初遺留下來的老屋、青磚小院。還有回憶中的小賣部、收音機、打陀螺…像一幕幕慢鏡頭,在心里反復播放。
“河流是大地的褶皺,在大地之間閃耀和晃動”
老街的盡頭就是嘉陵江,這里的水比長江的清澈明亮一些。 江水泛著亮光,烏篷船緩緩漂著,水面偶爾有幾只鴨子滑過,留下一串細碎的波紋。
記憶中,每天清晨,爺爺會推開木門掃地,奶奶在廚房張羅早點,幾只貓在屋檐下打盹。
這里的時間像水,一點點慢下來,像小時候過暑假一樣,沒有KPI、沒有早晚高峰的堵車、沒有打卡,只有日出日落的節奏。
城市講究速度,生活追求效率,但心不能總在高速上疾馳。老街是城市節奏之外,留給我們的呼吸和回望的“緩沖帶”,告訴我們生活本來的樣子。
或許,我們懷念的,從來不是某條街,而是童年里那個無憂無慮的自己。
我們 在青石板上跳房子、在河邊玩水、在院子里捉迷藏、在山坡上玩 “ 老鷹捉小雞 ” 。一根皮筋、一塊石子、幾顆彈珠就能玩一下午,笑聲從街頭傳到巷尾。 那時候的快樂,不用花錢,也不用手機和 Wi-Fi 。沒有游樂園,小巷就是我們的迪士尼,也能讓我們玩得不亦樂乎。
如今再走上這條街,雖然光影斑駁、人來人往已變,但你仍能在老屋檐下的藤條、墻角斑駁的童年涂鴉中,找到那個童年里奔跑的自己。
老街仿佛是時光的容器,裝滿了那些年夏天最溫暖的微光,也承載著我們與這座城市最初的感情。
記憶中,水土老街小賣部是我們最熟悉的地方。那扇吱呀作響的舊木門,推開時總帶著一股陳舊的木香和塑料糖果袋混合的味道。貨架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零食——辣條、攪攪糖、跳跳糖,還有用塑料袋裝著的飲料。
每當放學鈴聲響起,我們總會聚集在這里,用攢下的零花錢挑選自己喜歡的零食,然后躲在老街的轉角處悄悄的分享。畢竟,大人是不允許小孩子吃“垃圾食品”的。
而望江樓砂鍋米線,則是老街冬日里的溫暖慰藉。熱氣騰騰的砂鍋端上桌,我們圍坐一起,吃著熱辣的米線,有說有笑。
老街未變,是腳步變了。我們漸行漸遠,習慣了便利和效率,也習慣了擦肩不語。但偶爾回頭,仍會想起那一碗熱氣騰騰的米線,那一家燈光昏黃的小賣部,還有夏天蟬鳴下奔跑的身影。
水土老街不說話,卻默默留住了這些微小而真實的生活碎片。它像一座隱秘的時光井,等著我們在某個不經意的黃昏,再次俯身望進去,找到那個未曾走遠的自己。
/ 文末話題 /
你還記得你小時候的老街嗎?
編 輯EDITOR
嘻 嘻
攝 影PHOTO
嘻 嘻
設 計DESIGNER
芥 末 拿 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