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一場“新能源項目介紹暨商洛高新區招商引資推介活動”在陜財投會議中心成功舉辦。本次活動由省財政廳、省商務廳、陜西科技創新投資聯盟主辦,省政府投資引導基金和商洛高新區招商服務局承辦。
值得注意的是,這場聚焦新能源領域的“小而精”的路演活動,也是陜西科創投資聯盟系列活動舉辦以來,首次在推進科技創新服務當中,引入招商引資職能。這既是科創投資聯盟與地市的有力互動,也在更廣泛層面推動了科技創新企業的落地。
01
科創“大三角”搶占新能源科創高地
活動伊始,商洛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楊思飛對于商洛高新區做了全方位推介。
據介紹,商洛高新區系商洛市唯一的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于2016年獲批成立,目前正朝向國家級高新區的目標穩步邁進。立區9年來,已成功構建起新能源、新材料、裝備制造為主導,醫藥、食品、電子信息、現代服務業協同發展的“3 + N”產業格局。目前,區內擁有“五上”企業46戶、高新技術企業17戶,去年工業總產值達到137億元,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43%。
在新能源領域,該區更是優勢顯著。擁有全省唯一的秦創原電池產業創新聚集區,集聚了商洛比亞迪、海恩電池、正太能源等龍頭企業,2024年全產業鏈總產值已破50億大關。此外,還擁有11家市級以上各類創新平臺、10余年磷酸鐵鋰電池技術積累與工業基礎、以及1658萬噸可用于釩電池產業發展的釩礦儲備資源。
展望未來,商洛高新區將繼續搶占產業制高點,釩、鋰、光伏三條技術路線并重,通過延鏈、補鏈、強鏈,推動新能源產業整體躍升。
隨后,商洛高新金資產業基金經理王宇航上臺發言。他介紹道,2024年為支持商洛高新區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產業發展,金資基金與商洛高新產投、商洛市財投共同出資設立了總規模達3億元的產業基金。
從階段性成果來看,目前,在該基金引導下,商洛領充新能源工廠已正式投產。項目總計分3步投建,全面達產后年產值有望超過1億元。據了解,這不僅是領充新能源在陜南地區的首次布局,未來還將成為其四川產能回遷的重要承載。
而就本次活動來看,以陜西省政府投資引導基金和陜西科技創新投資聯盟為代表的資本力量,以新能源科創企業為代表的科創力量,以商洛高新區為代表的地市力量,一個新的科創“大三角”也在呼之欲出。
02
商洛謀求動儲結合的“雙輪”驅動
活動下半場,兩家“小而精”的外埠新能源企業,江西百思利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晟運新能科技有限公司,進行了路演。
作為國內儲能領域的“排頭尖兵”,北京晟運新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小紅上臺介紹。她表示,公司在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項目的開發建設運營方面擁有超10年經驗。自2年前轉型儲能系統的全產業鏈整合以來,公司已具備除電芯外,儲能系統 PCS、BMS、協調控制器等核心部件的全部自研能力,且擁有核心技術支撐,可提供源網側、工商業側新型電力系統全場景解決方案。2025年全年預估營收可達1.4億元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晟運新能還獲得過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專精特新企業等榮譽稱號。此外還與清華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知名學府攜手共建了聯合實驗室,旨在推動產學研良性循環。
活動最后的交流環節,各家創投機構代表也就關心的問題與科創企業負責人進行了深入互動交流。多家機構現場表達了與路演企業開展深度合作的意向。商洛市招商服務中心主任陳林更是現場向兩家企業發出邀請,希望相關落地合作等進行深度溝通。
展望未來,陜西科技創新投資聯盟還將繼續圍繞支持科技創新發展這一核心目標,引導各類資本助力實體經濟發展,推動陜西科技成果在本地實現轉化,助力重點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引導更多金融“活水”精準澆灌新質生產力,為陜西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