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新空調掛墻上半年多,多數時候連插頭都沒插。
王嬸子家的空調是閨女去年買的,就試過一回。她說那風“跟掉進冰窟窿似的,后脖頸子直發緊”。打那以后,天再熱她也坐門檻上,等穿堂風往身上鉆。
張大爺盯著遙控器犯愁,按鈕密密麻麻比看天書難。“開關在左還是右?溫度咋調?
”問完兒子還是糊涂。最后跟兒子說:“別買這鐵疙瘩了,搖蒲扇嘮嗑更得勁。”李奶奶有老寒腿,孫子開空調忘了調溫度。
就那一宿,第二天腿疼得下不了炕。
她直嘟囔:“這風比冬天北風還扎骨頭!”農村看病不方便,兒女又常年不在家。老人們寧可熱得滿頭汗,也不敢冒這個險。
村頭老槐樹底下,李大爺蹲石墩上算電費?!伴_一晚上4塊多,夠買20個土雞蛋了。
”1.5匹空調夏天天天開,一個月電費200塊。
這錢在城里不算啥,可農村老人養老金就這么多。汗珠子摔八瓣攢的錢,得給娃交學費、留著看病。
李大爺說得實在:“多扇會兒蒲扇,省下錢給孫子買糖,不香嗎?
”裝了空調的人家,真沒幾戶天天舍得開。兒女不在家時,插頭準保拔得干干凈凈。
省電是一碼事,老人們心里還有股勁兒:“咱身子骨硬實,用不著這金貴玩意兒。
”農村人不是不需要涼快,樹蔭底下搖蒲扇、井水泡西瓜。這些土法子過了一輩子,早刻在骨子里了。
空調這城里稀罕物,到了農村成了墻角安靜的“擺設”。李大爺手里蒲扇還在搖,皺巴巴的電費單揣在兜里。有人說這是老人跟不上潮流?
可搖蒲扇拉家常的舒坦,哪是空調能給的?
也有人說這是子女孝心沒送對?
可遙控器上的按鈕,真比不過一句“熱了就開”的陪伴。
未來幾天要入伏了,村里老槐樹底下的人只會更多。
他們搖著蒲扇嘮嗑,井里的西瓜“咕咚”一聲沉底。
那些藏在遙控器背后的,真的只是操作難題嗎?或許,是兩代人對“舒服”的理解,隔著一道看不見的坎。您家老人也這樣嗎?
評論區聊聊,讓更多人聽見農村的真實聲音。注:文中案例為農村常見現象,具體情況因家庭而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