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去按摩,如今成了眾多“早八晚趴”脆皮打工人的生活必備。
就這么咔咔咔的幾聲,腰背都被按摩技師揉“開”了,怎一個爽字得了。
圖源:周周啊
當久了“牛馬”,繼續勞作的動力是按摩給的,不僅能祛除班味、快速“回血”,還能讓僵硬的身體得到緩解,更能在精神上得到極大的滿足。
不過!并不是所有人、所有時候都適合。有些人按摩不僅沒用,甚至可能“傷身”。
這些人不適合按摩
按摩是一種通過機械按壓來放松肌肉的常見方法,它能有效緩解因長時間低頭工作導致的肌肉緊張。
然而,以下幾種人群要慎重!你可能不是那么適合去按摩。
1
頸椎病患者
對于頸椎病患者來說,按摩需要格外小心。
特別是當患有脊髓型頸椎病、頸椎節段性不穩定或伴有發育性頸椎椎管狹窄時,脊髓已經承受著輕微的壓力。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按摩師用力按摩脊柱,可能會給脊柱帶來短暫而劇烈的沖擊,導致脊髓瞬間受到更大的壓迫,從而引發神經功能的急劇惡化,甚至可能造成永久性的高位截癱。
2
中老年人
除了脊髓受壓的風險,頸部按摩還必須考慮到頸動脈斑塊的問題,這在中老年人群中尤為常見,尤其是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或有靜脈血栓的人。
尤其是有靜脈血栓者,輕易按摩可能讓血栓移動,一旦血栓進入肺、腦等重要部位,十分危險。
血栓患者發現腿腳明顯腫脹時,切忌隨意用力按摩、拍打等,應在醫生指導下撫觸下肢,以免血栓脫落。
而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現血管、神經相關的并發癥,一旦按摩力道過大發生皮膚破損,恢復起來更慢。
對血管較為脆弱的老年糖友,更應注意不要用力太猛。
隨著年齡的增長,許多老年人都會患上老年性骨質疏松癥,且骨質疏松的程度還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加劇。
如果按摩時用力過猛,可能導致骨折或關節錯位,同時還應避免使用按摩椅或自動按摩器,因為這些設備可能無法提供適合個人情況的按摩力度。
3
患有其他特定疾病的人
還有一個常被忽視的問題:如果腎臟存在錯構瘤(如平滑肌脂肪瘤),則不應受到大力按壓。
2022 年 11 月,就有報道一名女性因按摩導致脂肪瘤破裂,不得不緊急入院治療。
據CCTV生活圈報道的案例,還有一女子被丈夫按摩后頸部鼓了個大包,去醫院后提示為左頸內靜脈瘤。
醫生解釋,這很可能與女子丈夫的按摩有直接關系,按摩不當容易導致血管壁損傷,流出來的血液被其他組織包裹限制在一個區域內,形成了假性靜脈瘤。
圖源:錢江晚報
4
女性生理期或懷孕期間
女性經期或懷孕期間,通常不推薦對腰部、骨盆部位進行推拿按摩操作,以免刺激子宮,影響正常月經生理過程或對孕婦、胎兒造成影響。
這些部位千萬別亂按
除了上面的特定人群,有些身體部位及其按摩手法,對于健康人群來說也有風險。
1、頸部按摩
頸部有非常重要的動脈,比如頸內動脈,它是為大腦供應血液的,頸內動脈或者頸總動脈在暴力按摩的情況下,也有可能產生夾層,從而導致大腦血液供應障礙。
任何外力的不當刺激,都可能引發嚴重后果,輕微的可能導致暈厥,而嚴重的甚至可能引起心臟驟停。
圖源:參考文獻[1]
此外,某短視頻平臺上有一段緩解失眠多夢的按摩手法視頻。令人擔憂的是,視頻中竟然推薦按壓并搓揉頸動脈竇區域一分鐘之久,非常危險。
頸動脈竇是位于脖子的頸動脈分叉處,大體的位置是在兩側的下頜角,刺激它可以引起心率減慢、血壓下降,有時候還會引起心臟驟停。
注意: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不同,頸動脈竇的敏感性有所區別,有的人即使碰一下也沒有明顯問題,但一些人此處較為敏感,受到某些刺激時甚至可能威脅生命。
建議大家不要亂碰這個位置,按摩時,專業理療醫師和推拿師也會避開此處。
圖源:某社交平臺
這段視頻竟然還獲得了 18.3 萬的點贊,如果身邊有人看過類似的這種視頻,請務必提醒避免嘗試這樣的按摩手法。
2、乳房按摩
強烈建議大家,不要進行乳房按摩。
首先,許多美容機構提供的乳房按摩精油含有雌激素,這種額外的激素攝入可能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
如果已經存在早期乳腺癌,這種按摩還可能刺激腫瘤生長,加速病情進入中晚期。
其次,早期乳腺癌的腫塊可能非常小,甚至沒有腫塊,且通常無癥狀,有時連專業的乳腺科醫生都難以通過觸診發現。
如果按摩時腫瘤已經存在,不當的手法有可能促進其轉移。這一點已經通過動物實驗得到了科學證實。
因此,對于乳房按摩,我們應持謹慎態度,避免可能帶來的健康風險。
總的來說,按摩是一種放松身心的方法,但在享受這種放松之前,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非常重要。
懂點按摩的禁忌,不僅能讓你在“享受”時更安心,也能避免潛在的健康風險。畢竟,健康最重要。
所以,下一次準備預約按摩時,不妨先回顧一下自己是否有不適合按摩的情況。有疑問,最好提前咨詢正規醫生或專業按摩師的意見。
圖源:豌豆兒四倍鏡
參考文獻:
[1]Pasquier M, Clair M, Pruvot E, et al. Carotid Sinus Massage. N Engl J Med. 2017;377(15):e21.
[2]Wang JY, Wu PK, Chen PC, et al. Manipulation therapy prior to diagnosis induced primary osteosarcoma metastasis--from clinical to basic research. PLoS One. 2014;9(5):e96571.
-本文綜合自:深圳衛健委、科普中國-
未經許可,請勿二次轉載
轉載授權請聯系原作者
圖片來源:深圳衛健委、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