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Gary
來源|汽車服務世界(ID:asworld168)
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發布《關于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
在最新政策中,國四燃油車首次納入以舊換新補貼范圍。
在政策調整之后,出現了兩個主要預測:一是平均車齡較高的燃油車加速被淘汰;二是換購新能源車的比例增長,進一步提高新能源車滲透率。
將近半年時間過去,以舊換新政策對于汽車后市場的沖擊,已經有所顯現。
在數據層面,全國汽車以舊換新累計補貼申請量已突破1000萬份;今年1-5月,以舊換新數據同比超過去年,汽車換購的總數量和滲透率逐步提高,同時加速向新能源車傾斜。
在業務層面,新車銷售變化勢必影響售后格局,根據F6的數據,今年1-5月燃油車進廠臺次持續下滑,同時,輪胎、自動變速箱油等品類出現了較大幅度下降,底盤相關業務遭受沖擊;與此相對的是,新車,特別是新能源新車激發了新汽美業務,反而帶來業務增量。
在市場層面,五線城市成為進廠臺次唯一增長的市場,證明以舊換新政策下,大量平均行駛里程更高的二手燃油車,從一二線城市流出進入下沉市場,釋放出售后業務機會,下沉市場或將成為新的爭奪陣地。
對于40萬汽服門店來說,以上三個層面的變化,將對下一階段的門店生意帶來決定性影響。
一、國四燃油車納入以舊換新之后,老舊燃油車加速淘汰
今年1月的以舊換新政策調整之后,行業的討論聲音頗多,大多數集中在老舊燃油車淘汰導致的業務下滑焦慮。
將近半年時間過去,我們先從幾組宏觀數據,看看期間的政策推行情況。
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5月11日,2025年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申請量達322.5萬份,其中汽車報廢更新103.5萬份,置換更新219萬份。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4年4月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實施以來,一年多時間,累計補貼申請量已經突破1000萬份。
我們可以從兩個維度對比去年的情況。
第一,政策施行和未施行的對比。
2025年一季度,全國乘用車以舊換新市場總量279.3萬輛,同比增量達到100.2萬輛,增幅為56%。
去年一季度處于政策準備期,并未正式施行,由此看出,汽車以舊換新政策,確實在極大程度上促進了車主置換新車的意愿和決定。
第二,新政策和老政策的對比。
2025年5月,以舊換新申請量達到123萬輛,較4月的109萬輛增長13%,近70%的購車是以舊換新,首購用戶降到30%左右。
這說明,國四燃油車納入以舊換新補貼之后,汽車以舊換新的仍在提速,老舊燃油車加速被淘汰,并且進入兩個通道,一是直接報廢,二是流入二手車市場。
根據商務部的測算,目前,可申請補貼的舊車規模超過2500萬輛,其中,國四首年汽車約1300萬輛,國三及以下車輛約1200萬。
也就是說,今年新政策納入的國四燃油車,帶來了超過一倍的潛在置換車輛,預計全年以舊換新將帶動銷售額超2萬億元。
另外,新能源化的趨勢也不容忽視,2025年以來,汽車以舊換新中,新能源車占比超過53%。
在政策實施之前,國內新能源車滲透率不足40%;政策實施后,新能源車單月滲透率已經在2025年5月達到53%,預計全年突破55%。
另外,根據懂車帝和中汽中心的調研報告,置換消費者中,明確偏好新能源車占比達到65.3%,明確偏好燃油車的占比僅17.9%。
種種數據表明,在國四燃油車納入以舊換新補貼之后,老舊燃油車加速淘汰、新能源車滲透率提高,已經成為確定性事實。
二、底盤業務遭受沖擊,新汽美迎來機會
以舊換新政策的實施,勢必影響售后市場的格局。
從進廠臺次和產值等數據來看,過去將近半年時間,行業并未回暖。
根據F6的數據,今年第一季度,門店的臺次和產值同比均下滑4%;4月份進廠臺次下滑5%,5月份進廠臺次下滑6%,連續幾個月下降幅度在擴大;同時,傳統燃油車的下滑幅度相對更高。
在服務類型上,以燃油車平均車齡為基礎的維修業務,一季度同比下降3%;作為對比,2024年,維修業務產值及臺次同比分別增長2%和4%。
這說明燃油車老車釋放的維修業務,已經從去年全年的正增長扭轉為今年的負增長。
在產品品類上,底盤相關的減震器銷量同比持平,輪胎銷量同比下降5%,自動變速箱油銷量同比下降8%。
眾所周知,目前國內燃油車平均車齡超過7年,釋放出來燃油車老車的機會,特別是輪胎/底盤的機會。
一方面,車齡7年+導致輪胎/底盤進入更換高峰期;另一方面,輪胎/底盤是橫跨燃油車、新能源車的業務。
然而,在汽車以舊換新政策驅動下,對輪胎/底盤業務帶來兩個主要影響。
第一,在燃油車維度,大量車齡較高的燃油車被淘汰,導致輪胎/底盤業務的整體體量下降,進一步加劇整個業務的價格戰競爭,比如輪胎領域就出現了“699元三包輪胎”的低價+過度服務現象。
底盤則是對于設備、技術、人員、營銷等方方面面提出了較高要求,業務投入成本很高,在競爭加劇的背景下,業務風險也相應提高了。
因此,有行業人士認為,并不是所有門店都適合進入底盤業務,在這個階段需要量力而行,不能因為底盤業務是增量機會就盲目投入。
第二,在新能源維度,新能源車的銷量和滲透率不斷增長,對于輪胎/底盤有正反兩方面影響。
一方面,新能源車普遍比燃油車重,導致輪轂更大,輪胎更容易磨損,這對于輪胎的客單價和更換頻次是利好,同時部分新能源車型還釋放出輕改業務;另一方面,新能源車處于新車階段,底盤維修業務還未興起,需要等待3-4年時間。
總的來說,對于以燃油車維修為主的門店而言,國四汽車納入以舊換新政策之后,沖擊肯定比利好更為突出。
當然,在老舊燃油車向新能源新車過渡的過程中,也釋放出來了另一個新增量,那就是新汽美業務,比如特斯拉帶火改色膜等現象。
新汽美的“新”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是年輕車主、女性車主帶來的個性化需求,二是汽美橫跨燃油車和新能源車,車型豐富度增加;三是新汽美還沒有頭部企業,大家都有新機會。
我們看到,行業中涌現了諸如膜家、膜度、車藝尚等貼膜連鎖,愛車巧手等高端洗美連鎖,哈貝卡等老牌洗美連鎖也在加強汽美業務權重,另外還有諸多綜修廠考慮增加洗美業務。
毫無疑問,新汽美是確定性增量業務,在年輕車主、女性車主、新能源車等因素作用下,提出了新的要求,從傳統的“清洗干凈”轉向如今的“凸顯個性”。
所以,對于新汽美業務的機會把握,門店的關鍵還是在于做好自身定位,形成技術和服務差異性。
三、下沉市場將成為新的爭奪陣地
在業務和產品維度之外,汽車以舊換新政策還在城市維度帶來影響。
根據截至5月11日的數據,2025年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申請量達322.5萬份,汽車報廢更新103.5萬份,置換更新219萬份,置換更新的比例超過三分之二。
這批被置換的燃油車,大部分進入了二手車市場,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二手車交易量1961.42萬輛,同比增長6.52%,交易額突破1.28萬億元。
商務部等14部門預測,到2027年,二手車交易量較2023年增長45%,將顯著惠及四五線城市及縣城。
在下沉市場,新能源滲透率較低,同時積累了大量平均車齡高的燃油車,釋放出來的保養、輪胎、底盤等產值更高的項目,進一步放大下沉市場的燃油車售后體量。
目前下沉市場的供給側格局是:車企-4S體系的力量薄弱,汽服連鎖化程度較低,門店經營以本地創業者為主。
在本地創業者中,又大致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公車、B2B業務資源的門店;二是規模較大的一站式門店或綜修廠;三是規模較小的夫妻店;當然,夫妻店肯定占據主流。
不過,隨著下沉市場售后體量擴張,原有的門店格局不一定適應新的市場環境,因為消費端發生了變化。
過去,下沉市場的競爭相對封閉,產品、品牌、服務等與一二線城市存在一定斷裂。
如今,受到電商平臺、短視頻直播等影響,下沉市場的車主信息被打通,因此對于強品牌、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提出了新的需求。
正因如此,最近幾年,除了原有的夫妻店、綜修廠等門店形態,區域連鎖和全國連鎖也加入了競爭。
在區域連鎖中,兔師傅明確提出門店下沉戰略,已經在河南下沉市場開了20家左右的門店。
在全國連鎖中,途虎去年啟動“萬鎮萬店計劃”,官方透露,2024年,途虎對全國乘用車保有量在2萬以上的縣域覆蓋率近70%。
當然,在下沉市場走向連鎖化的過程中,也面臨幾個因素的挑戰,一位下沉市場從業者提出了四點觀察。
第一,車主用車頻次有所下降,同時對缺乏差異性、技術性的業務,價格敏感度其實更高;第二,熟人經濟還是比較明顯,車主只要對門店產生基本信任,不太會流失;第三,夫妻店雖然經營愈發困難,但只要能維持生活,不會輕易關店,生命力比較強;第四,員工的招聘和留任更難了,年輕人干汽修的意愿有所下降。
也因此,在政策影響下,下沉市場的燃油車維修體量進一步增長,同時也面臨不少微觀層面的挑戰,更考驗門店在品牌、形象、技術、服務、營銷、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這也是下沉市場爭奪戰的關鍵所在。
四、40萬汽服店的三個堅持
過去二三十年,在宏觀經濟、政策促進、新車銷售等因素影響下,汽車后市場渡過了漫長的紅利期,很多從業者也抓住了紅利機會。
如今,在宏觀層面,汽車后市場迎來了三大新常態:一是行業從增量市場轉入存量市場和縮量市場;二是政策加速推動汽車以舊換新,延緩燃油車平均車齡增速;三是技術迭代促使汽車從汽油化轉型至新能源化。
在此大背景下,40萬汽服門店無疑面臨轉型抉擇,例如從線下走到線上、打造個人IP、開發新的盈利項目、開展或儲備新能源業務等。
當然,所謂的戰略,就是有所堅持,有所放棄,并不是所有門店都有能力或機遇轉型至新的業務,汽車服務世界認為,對于大部分門店而言,現階段需要做到三個堅持。
第一,堅持燃油車業務盈利主力。
雖然老舊燃油車加速淘汰、新能源化速度加快,但是,中國燃油車保有量接近3.5億,占比仍然超過90%,并且,深度養護和維修需求剛剛凸顯出來。
相比于洗車、保養等項目,燃油車老車釋放出來的項目具備一定技術壁壘,也能更好地展示服務流程和體驗,容易幫助門店建立差異性。
所以,除了少數專項門店,對于大部分門店而言,新能源業務應該定位于輔助型和儲備型業務,核心精力應該還是放在燃油車上。
第二,聚焦基盤業務和客戶。
在燃油車業務這一基盤之外,汽車服務世界認為,目前行業主要還存在三類基盤,分別是老客基盤、主項基盤、線下基盤。
首先,以燃油車為基礎,門店的基盤客戶,依然是老客戶,而且主要分布在線下,線上主要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同時,汽服行業是本地化屬性很強的業態,是社區店的經營邏輯,離不開周邊3-5公里基盤業務和客戶,只要有穩定的專業、效率和價值,基盤業務和客戶一定能幫助門店生存下去。
在保障生存的前提下,門店才有能力探索其他可能性。
第三,回歸并堅守行業本質。
這幾年,由于傳統維保業務體量逐漸下滑,各領域價格戰嚴重,很多從業者的經營重心放在紅利機會上,比如爭取新能源授權業務、開展各種網紅項目等。
這本質上還是想利用信息差、資源差來實現盈利。
其實,專業才是最大的行業紅利。
汽車服務世界多次表示,汽車后市場已經從機會紅利時代進入專業紅利時代。
專業,本來就是一個行業的競爭本質。
在增量時代,客戶對于專業的要求可能不算突出;在存量時代和縮量時代,客戶的要求水漲船高,專業能夠幫助優質門店脫穎而出,甚至承接行業出清紅利。
因此,無論市場大環境如何變化,政策如何調整,堅守行業專業本質的門店,將永遠擁有一席之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