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孩子有鼻炎、腺樣體肥大問題。家長學些中醫調脾胃、祛濕熱、消積食的方法,有助預防改善。
孩子體質多為“心肝易火旺,脾肺常氣虛,腎氣未充”。正氣不足,皮膚疏松,易受外邪侵襲。
若飲食傷脾,脾失健運,水濕內停,肺脾氣虛,則風寒濕邪易聚鼻咽,致鼻炎反復或腺樣體腫大。
夏天濕熱交加,更易困阻脾胃,不想吃飯、大便稀軟、長濕疹痱子這些情況就多了,鼻炎、腺樣體肥大也更容易加重或復發。
今天,邀請到兒科專家鄧健主任,給大家分享一個能幫助孩子健脾祛濕的中藥——白扁豆。
這個藥食同源的豆子,吃法不同作用也不太一樣,主要分三種情況:
1、生白扁豆:
主要解暑熱、去濕氣、清脾熱。適用于調理孩子脾胃有熱、口唇生瘡、腹脹、舌苔厚膩(如天熱小便黃少)。
用法:需先泡幾小時,小火慢燉煮爛。
2、炒白扁豆:
炒后更補脾氣、健腸胃。適合改善脾虛消化差、拉肚子。
自制:生白扁豆加姜絲,小火炒至皮裂微黃。
食療:炒白扁豆10克,配山藥30克、紅棗3顆煮粥或打粉入面食。
3、扁豆花:
性平和,能化濕開胃、醒脾。助消腹脹、增食欲。
適用:脾胃虛濕氣重(舌淡、苔白膩、便溏)的孩子。夏季預防暑濕影響,靠健脾胃減少感邪。
小方:扁豆花3-5克加糖代茶飲。可改善孩子胃脹,不愛吃飯的問題。
門診案例分享
10歲男孩,長期反復感冒、食欲差、鼾聲大,查出腺樣體堵塞嚴重,醫生建議手術,家長想先試試中醫調理。
檢查發現舌淡、體瘦、疲乏、便溏、張口呼吸,辨證為肺脾氣虛、濕痰凝滯。
開方以黨參、白術、茯苓、白扁豆、山藥、薏米健脾化濕;砂仁理氣助運;山慈菇、浙貝、牡蠣化痰散結;桔梗、辛夷通鼻竅;甘草調和。
半個月后食欲、呼吸改善;一月后復查腺樣體縮小明顯;調理三個月后,腫大基本恢復到正常范圍,體質增強。
孩子鼻炎、腺樣體問題高發,認識不足易延誤,或影響發育。
處理關鍵在于調護脾胃:改正傷脾的飲食生活習慣,配合對證中藥改善腫大,標本兼治,效果更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