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11日確定開設學校后,越來越多的家長對“大灣區大學”產生了興趣。在短短幾天內媒體報道紛至沓來,也引來了多家權威媒體的目光。它尚未完全揭開面紗就引起了廣泛關注。未招先火,不僅僅是因為名字中“大灣區”的分量,更是因為它代表著一座城市的期冀與未來。那么名字中的“大灣區”是什么?大灣區大學又在哪里呢?
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東莞市等。地理條件優越,位于經濟腹地,而目標要建成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支撐、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區,還要打造成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典范,與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齊名的全球四大灣區之一。
而大灣區大學則位于灣區核心——東莞松山湖。
有些人可能會疑惑為什么不在廣州?不在深圳?因為東莞是粵港澳大灣區中堅力量,以高新科技迅速發展的東莞以一城之力包攬全球1/5的智能手機產量,3/4的電腦主板產量。更是吸引了華為、OPPO、VIVO等多家新興科技大廠落地。以前的東莞或許被海水掩蓋了風華,但現在作為人口過千萬、GDP過萬億的“雙萬”之城,它已經成為了大灣區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灣區大學就處于大灣區的幾何中心,是珠三角創新走廊的黃金節點。松山湖科學城環湖核心地帶,毗鄰中國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校園周邊各類高等院校、大科學裝置、新型研發機構和高新技術企業云集,實現了人才到企業的直接輸送。站在“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的理念上,面向未來,引領創新的使命,成為東莞由“制造”邁向“智造”的知識引擎。
該校的松山湖校區是集自然生態與高端產業于一體的創新熱土。自然景觀豐富,綠色生態與人文建筑有機結合,中部植被茂盛的自然山體,形成“綠灣”內核,在學校行走如同森林氧吧。郁郁蔥蔥之間,現代化科技園區高樓林立,高水平實驗平臺各擅勝場。世界級科研設備、一流教學水平、國際化配套設施,成為年輕人夢想的孵化器。
大灣區大學立足灣區,服務灣區,卻不止于灣區。
被賦予使命的大灣區大學,不僅是將內地教育資源與港澳高校連結的橋梁,更是推動教育深化、全球化教育資源的起點。學校聚集了中國科學院院士田剛(曾任北京大學校長),曾任于北京大學李曉明教授、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趙金奎等多位大咖。開設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和工業工程等5個本科專業。將于25年夏季高考開始首批廣東省內招生,首年入學不分專業,第二學年根據自身發展情況任選專業。
一所大學的意義不僅僅在于“傳道授業解惑”,更是推動城市發展,引領時代方向的力量,大灣區大學的建設,正是一場城市與高校的雙向奔赴。這是一所正在成長的大學,學校將積極引入全球化、國際化優質教育資源,打造全球視野的教育生態。這所大學不僅屬于東莞,更屬于粵港澳大灣區,屬于中國。如果問大灣區大學在哪里?它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心臟,在中國向未來奔涌的科技潮頭。這不僅是地理坐標,更是精神的方向,在學子走向未來的那條路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