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11年,第四次英國皇家麻醉學院和困難氣道協會國家審計調查報告(the 4th National Audit Project, NAP4)顯示:ICU中導致死亡或腦損傷的不良氣道管理事件發生率為61%,遠高于麻醉期間的不良氣道管理事件。2020年,氣道管理學會(SAM)召集12名跨學科的氣道管理專家,組成氣道管理學會特別項目委員會,在3年內(2016-2019年)采用改進的Delphi法制定了生理性困難氣道管理專家共識。生理性困難氣道是指麻醉藥物和正壓通氣可使患者在誘導后氣管插管期間發生顯著的病理生理改變,如低血壓、低血氧、胃食管返流等,而合并急性疾病、慢性疾病的特殊人群發生嚴重并發癥的風險更高,即使無解剖困難氣道的患者,氣道管理期間也可能發生嚴重并發癥。因此,生理性困難氣道患者不一定存在解剖性困難氣道,但通常合并危及生命的病理生理改變或臟器儲備功能降低,使其圍插管期間容易發生嚴重低氧血癥、低血壓、心律失常、心跳驟停或死亡。對于此類患者,盡快完成并保證首次插管成功至關重要,插管延遲或反復喉鏡試插管可能導致嚴重并發癥甚至導致患者死亡。
講師簡介
龔亞紅 醫學博士 副教授
北京協和醫院麻醉科氣道管理亞專業組長
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青年學組委員、中國日間手術聯盟麻醉專業委員會全國委員兼學術秘書、中國醫學模擬教學聯盟氣道管理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北京醫學會麻醉學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醫學會麻醉學分會老年麻醉學組委員、Anesthesia & Analgesia 中文版雜志主編助理、《臨床麻醉學雜志》青年編委、吳階平基金會麻醉專項基金評審專家。
參與衛生部標準麻醉記錄單(WS329-2011)的制定和“千縣工程”麻醉疼痛診療中心建設指南的編寫;參與《全國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指導:麻醉學》、《現代麻醉學》第六版和《外科學》第十版等重要教材的編寫。主持和參與研究基金項目6項,發表論文40余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