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初
41歲的楊先生(化名)
在田間勞作時突發胸悶
殊不知
在接下來的124天里
一場與死神賽跑的漫長戰役就此打響
突發胸悶胸痛后,楊先生在當地醫院被診斷為兇險的“急性心肌梗死”。
更令人揪心的是,冠脈造影顯示楊先生的冠心病屬于極其嚴重的三支病變——心臟的三根主要供血血管都出現了嚴重狹窄甚至閉塞,血管條件極差,連常規的介入支架手術都無法進行。
抱著一線希望,楊先生慕名來到河南省胸科醫院心血管外科八病區(大血管外科)。
然而,進一步的檢查結果讓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下去:除了血管問題,他的心臟功能也極度衰弱,EF值僅為26%(心臟射血分數正常值應大于50%),左心室也明顯擴大。
這意味著,楊先生的心臟血管不僅被“堵死”了,連“發動機”也瀕臨“熄火”。這給手術團隊進一步的治療造成很大難題。
張力團隊再次詳細追溯病史及冠脈造影結果認為:患者左冠狀動脈多支、多處狹窄,且管腔內徑僅約1.25mm左右,右冠狀動脈遠端全閉塞。
經心內、心外專家反復會診后一致認為,無論采取哪種治療方式,風險都極高,預后極差。
入院后,經過積極的藥物治療,楊先生的胸悶癥狀雖暫時穩定,但EF值仍在30%以下。
在住院39天后,楊先生病情稍有好轉便帶著藥物出院休養。然而,出院僅僅24天,病痛卻再次襲來!
4月20日深夜,休息中的楊先生再次突發劇烈胸悶,自行服用硝酸甘油也毫無緩解。
凌晨四點,河南省胸科醫院急危重癥轉運車將他緊急接回。檢查結果觸目驚心——肌鈣蛋白I數值爆表,高于正常值近300倍!
楊先生再次出現心肌梗死!
二次入院,藥物保守治療雖能暫時穩住楊先生的病情,但冠脈造影復查的結果依然冰冷:血管條件沒有改善,介入支架手術依然無望。
擺在手術團隊面前的選擇殘酷而現實:保守治療風險巨大,隨時可能再發心梗奪命;若行外科搭橋手術,心功能和血管條件極差,兩大關鍵指標都不合格,且手術風險極高。
如何進行心臟搭橋?是進行常規不停跳搭橋還是在體外循環輔助下搭橋?亦或是左室輔助下搭橋?IABP輔助下搭橋?
面對年僅41歲的生命,面對家屬“再試一次”的懇切眼神和沉甸甸的信任,張力團隊深感責任重大。
河南省胸科醫院迅速組織全院心外科專家會診和多學科聯合會診,在深入研討和反復權衡利弊后,張力提出并最終確定了手術方案——為楊先生進行IABP(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輔助下心臟搭橋手術。
二次入院35天后,張力帶領手術團隊先行為楊先生置入IABP,繼而在IABP輔助、濕備體外循環下行心臟搭橋手術。
術中,麻醉醫生的嚴密監護下,手術團隊精細操作,每一個動作都力求對心臟的干擾降到最低。
手術非常順利,術中3支主干血管順利再血管化,3支靶血管內徑均有1.5mm。
手術歷時250分鐘順利完成,術后測橋血管血流滿意。
楊先生隨即被安全轉入心外重癥監護病房。
術后僅兩天,楊先生恢復順利,成功脫離呼吸機,拔除了氣管插管。
經過醫護團隊精心治療和護理,在二次住院61天后,楊先生終于康復出院。
令人可喜的是,楊先生的EF值已從術前的26%提升至43%,這意味著心臟功能得到了顯著改善。
楊先生是幸運的,當他遭受如此兇險重疾后,不僅有關心愛護他的家人始終陪伴,更有河南省胸科醫院心血管外科團隊以精湛的醫術和無畏的擔當,為他搏出了一線生機。
張力提醒,心臟搭橋術后患者出院后一定要按時服藥、定期復查,如有不適請立刻就醫。
(武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