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 “蘇超” 的熱潮席卷而來
無數足球愛好者的DNA都動了
看著球場上球員們
風馳電掣、激情對抗
誰不想換上戰靴
在綠茵場上
來一場酣暢淋漓的對決
但現實往往是
熱血三分鐘,傷痛兩星期
想在足球場上盡情釋放荷爾蒙,又不想被傷病潑冷水?一起來看看這份精心打磨的 “健康踢球指南”,讓你在享受競技激情的同時有效保護自己。
綠茵場上潛在的五大風險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體衛融合運動醫學門診副主任中醫師王金勇介紹,足球運動需極強體能支撐,但也伴隨損傷風險,特別對于缺乏專業訓練的業余足球愛好者來說更要注意,這些健康風險主要有以下五大類型:
01
激烈對抗中的突發傷
比賽中沖刺、急停、鏟搶易導致下肢肌肉、韌帶拉傷,甚至因髖、膝協調失衡引發關節損傷。
02
專業?技術動作帶來的隱患
腳外側踢球易傷腳踝韌帶;腳內側、前腳掌踢球時,小腿驟然外展外旋可傷及膝韌帶及半月板。
03
不可避免的誤傷碰撞
身體失控或被對方鞋釘、膝蓋擊中,可致肌肉挫傷、血腫乃至骨折?!皩δ_”拼搶更易導致膝內外側副韌帶或股四頭肌損傷。
04
特殊位置的“職業傷”
防守時身體(尤其面部、腹部、襠部)被球擊中致挫傷;守門員常見手指脫位、骨折或韌帶損傷。
05
積勞成疾的慢性損傷
踝、膝、腰等關節反復承受高強度扭轉負荷,易引發“足球踝”、髕骨勞損等勞損性疾病。
科學防護請記住這五步
對于足球愛好者來說,運動前后及運動時都要做好科學防護,王金勇介紹,以下五個步驟最好都能做到。
01
賽前“喚醒”身體
充分的準備活動至關重要,它能升高體溫、降低肌肉粘滯性預防拉傷,激活肌肉與心肺功能,潤滑關節減少僵硬,促進散熱,提升神經專注力與協調性,有效減少運動健康風險發生。
02
注意對薄弱環節的針對性訓練
循序漸進強化易傷部位是關鍵。踝關節易扭傷者可練平衡墊提升穩定性;膝關節薄弱者可練“站樁”增強股四頭肌。切記力量訓練需循序漸進、規范動作、全面且有針對性。
03
強化跌倒時自我防護意識
跌倒瞬間牢記口訣:?低頭、屈肘、團身、含胸?,肩背順勢滾翻,切忌用手硬撐。重心失衡時快速向前/后跨步穩身;跳躍落地需屈膝、前腳掌先著地以緩沖。
04
運動后不忘做好拉伸鍛煉
這能幫助身體過渡至安靜狀態,緩解肌肉緊張僵硬,促進肌纖維恢復平整排列,加速乳酸代謝減輕酸痛,保持肌肉彈性與柔韌性,長遠降低損傷風險。
05
不要忽視場地隱患
養成賽前檢查場地安全的習慣,排除不平整、異物等潛在風險點,為安全運動筑好第一道防線。
江蘇各地的綠茵場持續沸騰
對運動規律的尊重與科學防護的實踐
正是享受足球樂趣與激情的堅實盾牌
踢得聰明、踢得健康
才能讓每一次奔跑與拼搶
都成為健康活力的動人樂章
內容來源 | 健康南京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編輯 | 張玥
校對 | 余錫龍
審核 | 張瑋
點亮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