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輪胎巨頭日本優科豪馬宣布,其蘇州工廠將在9月前完成全球首個自修復輪胎生產線的設備準備,并于年內啟動量產。該項目首期年產值預計超1000萬元,被公司定位為"全球首個商業化自修復輪胎生產基地"及"高附加值戰略增長極"。
這一布局不僅標志著外資巨頭加碼中國高端輪胎市場,更揭示了自修復技術正從實驗室走向消費爆發期。
什么是自修復輪胎?
自修復輪胎是一種新型高科技輪胎,其內壁附著一層高分子復合材料,呈軟固態膠狀。當輪胎被尖銳物體扎入時,材料會迅速封閉穿孔,確保輪胎不漏氣、不爆胎,車輛可以安全行駛。與傳統輪胎相比,自修復輪胎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舒適性和耐用性。
近年來,隨著輪胎市場消費的細分化,車主們對輪胎的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安全、省心”為核心賣點的自修復輪胎,正展現出蓬勃的市場潛力。尤其在2021年2月《涂覆式刺扎自密封輪胎自密封性能評價》國標GB/T38510的正式實施后,自修復輪胎行業進一步發展壯大,爆發出強大的市場活力。
自修復輪胎賽道,誰入局了?
根據卓創資訊統計,2023年國內輪胎銷量達3.93億條,同比增長20.7%。其中乘用車自修復輪胎市場依然堅挺,全國全年銷量達112萬條,同比增長24.4%,遠超傳統輪胎市場增速。目前,國內外頭部輪胎品牌均開始重點布局自修復輪胎領域,不斷研發并應用自密封技術。
國際品牌如德國馬牌(ContiSeal)、米其林(Selfseal)、倍耐力(SEAL INSIDE?)主導著高端市場,是許多中高端車型的原配輪胎選擇。
本土品牌中,安睿馳自2012年成立以來便專注于自修復安全輪胎的研發與制造,2024年以全年25.42萬條的總出貨量穩居市占率第一名,市場份額為19.56%;玲瓏輪胎自主開發的自修復靜音綿一體化輪胎,通過搭載玲瓏獨立開發的sea-in技術、LLST技術等多項玲瓏獨有技術,最終實現輪胎自修復功能與靜音功能有效結合。
玲瓏自修復靜音綿一體化輪胎
展望未來:成本下探與全場景應用
中國輪胎商務網分析認為,自修復輪胎不僅是技術迭代的產物,更是中國汽車產業“安全革命”的縮影。在外資巨頭與本土龍頭的競合下,自修復技術從“高端選配”走向“大眾標配”的路徑已然清晰。短期看,各大胎企自修復輪胎產能的擴建將推動成本下探;長期而言,從乘用車向二輪車、工程機械車、航空等特種場景的技術遷移,或催生千億級安全出行生態圈。
原創投稿/新聞線索 tirechina@tirechina.net
? ? ? ? ? ?
溫馨提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