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EVO4發動機、普利司通熱熔胎、天蝎排氣、420Nm)
大眾在紐博格林24小時耐力賽期間,推出了GTi車型的“光環”版本--GTI Edition 50,這款車為2026年GTi誕生50周年慶生而來,紀念小鋼炮鼻祖誕生半個世紀(參數丨圖片)。GTi 50在紐北刷出7分46秒13的圈速成績,打破了高爾夫在紐北的圈速記錄,這款車有何亮點,為何比國產版多出105馬力,底盤有何特別,下面我們來詳細分析。
325馬力的EA888
GTI Edition 50搭載的是大眾標志性的2.0T渦輪增壓直列四缸發動機,代號EA888,屬于Evo4平臺,這款發動機與國產的EVO3有一些細節上的差異,噴油器缸內直噴壓力從200巴提高到350巴,即使相比此前的GTi Clubsport版本,也多了25馬力,功率達到325馬力,比國產版本多了足足105馬力,峰值扭矩達到420Nm。
為了達成這樣的數據,大眾強化了進氣與排氣通路,升級進氣歧管與進氣流道,提升進氣密度,同時匹配輕量化Akrapovic天蝎鈦合金排氣系統,有效降低排背壓。其次活塞與氣缸壁優化,采用摩擦系數更低的活塞環與冷卻噴嘴結構,在強化內部耐熱性的同時提升響應速度。
當然發動機ECU也重新標定,點火、噴油與渦輪壓力控制更精準,實現更高功率的同時保持良好熱效率,峰值扭矩輸出區間更寬泛,有效提升中后段加速表現。
高性能的實現不僅依賴于動力提升,更需要降低整車質量來優化功率重量比 。GTI Edition 50在多個維度進行輕量化處理,首先使用R-Performance鈦合金排氣系統,天蝎代工,整套系統減重11kg,并優化聲浪。Warmenau 19英寸鍛造輪轂單個重量僅8公斤,比常規輪圈輕約3公斤,減少簧下質量,提高響應,四個就可以減重12公斤。
普利司通Potenza Race半熱熔胎也致力于減重,每條輪胎比普通版本輕約1.1公斤,且擁有更高抓地力與更低滾阻,四個減重4.4公斤。
底盤懸掛系統為紐北重新調校
GTI Edition 50的懸掛結構并沒有變化,采用前麥弗遜+后四連桿的經典設計,標配DCC Plus運動懸掛系統,還可選裝GTI Performance套件,彈簧剛度提高約20%,提升了前后軸的固有頻率,減少車身在加減速與轉向時的俯仰和側傾。懸掛支座與襯套也重新設計,更硬更直接,縮短了響應時間,提升了輪胎與地面的接觸一致性,增強前軸抓地力,缺點就是乘坐舒適度下降。
相較于標準版,GTi 50降低15mm車身高度,選裝Performance套件后再降低5mm,降低重心,提高側向穩定性,當然在爛路上的通過性稍顯不足。Edition 50同樣配備VAQ電控前橋限滑差速器,通過液壓多片離合器實現左右前輪扭矩主動分配,抑制前置前驅車的彎中推頭現象,對于大馬力前驅車來說,限滑差速器就像一雙合腳的運動鞋,能將動力徹底釋放到輪胎上,這是國產GTi減配的部件之一。
此外,轉向系統也做了針對性的加強,更低齒比的設計,意味著方向盤轉動更小角度,即可實現更大轉向角,提升彎中指向性。
底盤懸掛的調校部分直接在紐博格林北環賽道完成,2025年4月,大眾測試車手、賽車手Benjamin Leuchter駕駛GTI Edition 50,在20.832公里的紐北跑出7分46秒13的官方認證成績。這一成績不僅打破了高爾夫車型歷史記錄,也展示了一臺前驅車在賽道上也能接近中置跑車的速度。
選車偵探觀點:高爾夫GTi開創了小鋼炮車型的先河,半個世紀前,讓家用掀背車脫離了無趣的標簽,家用車也可以有駕駛樂趣,這不是跑車的專屬,同時保留了一定的實用性,GTI Edition 50延續了這一主題,不僅可以在紐北跑進8分內,還可以坐5名成年人,裝下全車人的行李。當然其短板也很明顯,那就是價格高昂,一臺GTi的價格超過5萬歐元,接近國內途銳的價格,你還會選擇嗎?歡迎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