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是去“給”,最后發(fā)現(xiàn)全在“得”,這話放在《淬火年代》里楊采鈺飾演的梁思申身上,再貼切不過。
劇中,柳鈞那句“梁姐經(jīng)常來這邊當志愿者嗎”,問出了觀眾的好奇。
梁思申的回答云淡風輕:“有的時候來這兒,不僅僅是幫助別人,內(nèi)心受益的反倒是自己呢!”
這話聽著是不是非常耳熟?你我是否都有共鳴?
原本打算去幫助別人的,反倒被別人幫助了,原本想要去拉別人一把,沒想到卻就此躲過了突如其來的劫難……
梁思申的“得”,何嘗不是如此?表面是運籌帷幄的精英,俯身融入底層的瞬間,那些具體的人與事,反倒成了滋養(yǎng)心靈的清泉。這角色演活了“渡人即渡己”的微妙平衡。
說到底,梁思申的動人處,恰在這份“落地”的真實感。她精明卻不疏離,位高仍愿俯身,享受這份接地氣的幸福。
《淬火年代》中飾演者楊采鈺,有人說她像劉亦菲,細看氣質(zhì)迥然。
劉亦菲似云中仙,不染塵埃;楊采鈺的美,則帶著人間煙火的暖意與沉淀。
楊采鈺的美,可不僅僅體現(xiàn)在演藝事業(yè)上,她可以說是天賦型的選手,還是她就讀于電影學院的時候,教授就評價她:“在楊采鈺的身上,我看到了人類天賦和意志力量的完美統(tǒng)一。”這句話精準概括了她的人生軌跡。
1992年楊采鈺出生在武漢,她從小就被貼滿了“天才少女”的那些標簽。
5歲獨唱《哪吒傳奇》片尾曲《少年英雄小哪吒》,11歲登上央視春晚舞臺,初中跳級、斬獲市級三好學生,同時包攬各類藝術(shù)比賽獎項。
但光環(huán)背后是近乎嚴苛的成長環(huán)境。父母為她制定了“地獄模式”培養(yǎng)計劃:深圳到廣州的跨城拉丁舞課、周末無休的藝能訓練、稍有懈怠便遭體罰的高壓教育。
這種環(huán)境下,楊采鈺展現(xiàn)出超乎年齡的堅韌,甚至在參觀美國名校后主動要求出國深造,用自制學習計劃說服反對的父母,15歲獨自赴美求學。
2011年,楊采鈺的人生迎來關(guān)鍵轉(zhuǎn)折。手握哈佛、斯坦福等五所美國名校錄取通知書的她,毅然選擇回國考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
這個決定令外界嘩然,她卻坦言:“我想為這片土地增添光彩。”
北京電影學院學習四年,楊采鈺將“學霸”特質(zhì)發(fā)揮到極致。擔任表演系課代表、主演北大校慶微電影《男生日記》、雙語主持國際電影節(jié),甚至以專業(yè)第一的成績畢業(yè)。
更驚人的是,她同時考取哥倫比亞大學戲劇系研究生,成為該系歷史上第三位被錄取的中國人,卻為追逐演藝夢想選擇放棄。
2015年,《芳華》選角時,楊采鈺用鋼琴彈唱《絨花》的試鏡片段打動導演,馮小剛一眼就鎖定她:“林丁丁就是楊采鈺。”
那個文工團里嬌嗔又現(xiàn)實的獨唱演員,被她賦予矛盾肌理,收到戰(zhàn)友血書情書時,她嘴角噙笑輕哼歌謠的鏡頭,讓批判與悲憫交織。
塞班電影節(jié)最佳女配角獎杯印證了馮小剛的評價:“干凈的演員才能演純粹的故事。”
《芳華》上映后,楊采鈺一夜爆紅。影評人盛贊她“用正氣與傳奇氣質(zhì)賦予角色靈魂”,金鷹獎最佳女配角的榮譽接踵而至。
更令人驚嘆的是她的專業(yè)態(tài)度。同劇組演員廖凡透露,她常為細節(jié)反復琢磨,“這種專注超越許多前輩”。
事業(yè)巔峰期,楊采鈺的私人生活成為焦點。
2017年,楊采鈺與30歲年齡差的商人陳金飛的戀情被傳出,輿論質(zhì)疑“資源置換”,雙方始終未正面承認。
這段關(guān)系倒是為她帶來資源飛升,從《大江大河》系列中的海歸精英梁思申,到《歡樂頌》中神秘冷艷的方芷衡,她逐漸成為正午陽光御用女演員。
拍《只有蕓知道》時,馮小剛臨時遞來四頁臺詞要求半小時后開拍,她一字不差完成。
為演好《1980年代的愛情》供銷社員,她苦練珠算、織毛衣、打酒。
包里總帶著書,趕飛機間隙也在閱讀,她曾困惑:“為什么大家都不學習?”
在爭搶流量的娛樂圈,這種書卷氣近乎奢侈。
盡管爭議不斷,她用《風中的火焰》等作品證明實力,更在2024年憑《大江大河之歲月如歌》提名華鼎獎最佳女主。
紅毯上的楊采鈺常被工作人員提醒 “你太害羞”,手臂貼緊身側(cè),微笑含蓄,互動時話不多。
一次路演時團隊提議她秀英文,她搖頭:“慢慢來,不要急。該來的總會來,不該來的別刻意”,這句口頭禪成為她應對喧囂的哲學。
2024年,有媒體拍到,楊采鈺與福建金鹿集團家族成員交往。
2025年被拍孕肚照,男方年輕且門第相仿,輿論也轉(zhuǎn)向祝福。
這種”進““退”有度,并非怯懦,而是生存智慧。
-04-
鏡頭之外,楊采鈺的生活充滿反差萌。
她癡迷歐洲藝術(shù)電影,家中設(shè)茶臺與舊友長談;堅持健身、油畫、插花,稱“每部戲都是那段時光的琥珀”
她還迷戀書法,家中掛滿自創(chuàng)的篆隸作品;甚至在綜藝《天天向上》展示過用毛筆寫小楷的絕活。
這種“老干部”式愛好,與她時尚icon的身份形成奇妙碰撞,獨創(chuàng)的“法式復古風”穿搭,被網(wǎng)友奉為穿搭模板。
對于年齡焦慮,她看得通透:“30歲是演員的黃金期,我終于能駕馭《風中的火焰》里梅葦這種復雜角色。”
這種清醒,或許源于她的人生信條:“天賦是入場券,意志力才是通關(guān)密碼。”
從被父母推著走的“小哪吒”,到掌控人生的“大女主”,楊采鈺用30年寫就一部現(xiàn)實版《芳華》。
她經(jīng)歷過童星光環(huán)的虛浮,承受過異國求學的孤獨,熬過《史前怪獸》的票房滑鐵盧,最終在《芳華》的熔爐中淬煉成鋼。
如今,站在事業(yè)與家庭的十字路口,她依然保持“人間清醒”:拒絕綜藝過度曝光,每年只接2部精品劇。
面對婚戀質(zhì)疑,楊采鈺用作品而非口水回應。這種“不討好、不妥協(xié)”的姿態(tài),恰如她在《淬火年代》中的臺詞:“你以為是去‘給’,最后全是‘得’。”
或許對楊采鈺而言,人生最好的劇本,永遠是下一部戲。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