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中國的與世界的
作者 李治邦
我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已經二十年了,曾擔任市非遺中心主任。記得最清楚的是,當時我們去動員一些老字號申報國家級非遺項目,很困難。一些企業不了解非遺,都認為我們是動員他們贊助,問我需要多少錢,弄得我哭笑不得,又很難一時解釋清楚。后來我跟他們說,將來有一天國家會給你們錢。這句話弄得他們哈哈大笑,氣氛很尷尬。果然,此事過去不久,國家拿出資金去扶植這些企業,對非遺工作加強保護和傳承。
2025年6月24日晚,”投資中國·2025天津夏季達沃斯跨國企業領袖交流會”期間,天津市組織14個國家和省市級非遺項目進行展演,向全球嘉賓展示中國傳統文化技藝,獲得與會者高度評價。圖為,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書記李治邦、會長劉靜華、副秘書長李彤在現場觀看展品。劉俊蒼 攝
記得,當時國家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簡稱世界非遺項目)的,是昆曲。當時我們都以為是京劇在前,后來才知道昆曲原名昆腔,誕生在江蘇的昆山,最早的形式是民間的清曲和小唱?,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和劇種之一。在清代,昆曲達到了鼎盛,被譽為“中國戲曲之母”,許多劇種都是在昆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這其中就包括京劇、豫劇、川劇甚至廣東的粵劇。某次,我講課講到了昆曲,臺下的很多人都搖頭,不知道昆曲的存在,現在想起來很是傷感。沒有昆曲,哪有現在戲曲形式的百花燦爛?目前,天津的昆曲發展很好,經常有昆曲演出,很多觀眾都喜歡聽,特別是《牡丹亭》。
在我們申報昆曲的時候,日本同時申報了“能樂”。可我知道,至今存在于貴州和四川一帶,戴著面具表演的儺戲,為后來“能樂”的產生奠定了基礎。張藝謀拍攝的《千里走單騎》中,就有關于儺戲面具的重要橋段。我在貴州安順天龍古堡就看過這種表演,演的是三國的故事,每一個人物的面具都很古樸威嚴、栩栩如生。
隨后國家申報的是古琴藝術。作為中國獨奏樂器中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形式,它已有三千多年歷史,是文人雅士的象征。天津的古琴藝術流傳許久,現在的市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人李鳳云和張子盛在全國也是響當當的。
我們國家的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在2005年入選,這個項目是集歌、舞、樂于一體的大型綜合藝術形式,集中反映了維吾爾族的生活和文化。記得那年我們去新疆的喀什,欣賞了維吾爾木卡姆,整個場面都是在一種熱鬧的氛圍里進行。我身不由己地加入進去,與演員們在一起,共同手舞足蹈,現場洋溢著濃郁的新疆風情,大家盡情釋放著情感。
2025年6月24日晚,”投資中國·2025天津夏季達沃斯跨國企業領袖交流會”期間,天津市組織14個國家和省市級非遺項目進行展演,向全球嘉賓展示中國傳統文化技藝,獲得與會者高度評價。圖為,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書記李治邦、會長劉靜華、副秘書長李彤在現場觀看展品。劉俊蒼 攝
書法這個世界非遺項目,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粹。通過書法,中國的很多經典詩詞歌賦傳承到現在,而且過春節時少不了用書法寫福字。福字可以用一百多種書體去描繪,也可以作為全民族的文化符號,預示祖國的幸福未來。今年春節我獲得了各位書法家創作的五十多張福字,心里很是溫暖。靜海出了很多書法大家,在全國都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靜海區也成為全國的書法之鄉,那里好像人人都能提筆寫幾個字,身手不凡。
最值得一提的是,珠算成為世界非遺項目。這讓我們有些意想不到。因為現在科技發達了,手機這么先進,算起來得心應手,不用再噼里啪啦打算盤了。可是細想起來,這里面的傳統文化內涵很豐厚。我們世世代代都是用算盤進行計算的,打算盤的響聲代表著文化的延續。我小時候上學都須拎著算盤,這說明算盤里的傳統算法不能撼動。越是科技發達了,我們越不能忘記傳統,而是應該傳承我們的文化。我在不久前去了一家珠心算的學校,校長是非遺傳承人。我看見學生們不用算盤,也能使用珠心算的方法,準確說出計算結果,這讓我驚嘆不已。
中國的二十四節氣成為世界非遺項目,也在我的預料之外。中國的二十四節氣起源于黃河流域,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二十四節氣是古人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它是通過長期觀察太陽周年運動,總結出的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的變化規律,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屬于太陽歷范疇。在國際氣象界,它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2024年12月4日,“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春節成為全人類共同慶祝的節日,每一個中國人都成為這個項目的傳承人,開創了歷史先河。蛇年的春晚,就是非遺的春晚,有六十多項非遺內容在春晚舞臺上精彩亮相。
我們在繼承這些傳統文化的同時,不得不佩服祖上先人們的智慧和無窮大的才能,給我們留下一筆又一筆的寶貴財富。
2025年6月24日晚,”投資中國·2025天津夏季達沃斯跨國企業領袖交流會”期間,天津市組織14個國家和省市級非遺項目進行展演,向全球嘉賓展示中國傳統文化技藝,獲得與會者高度評價。圖為,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書記李治邦、會長劉靜華、副秘書長李彤在現場觀看展品。劉俊蒼 攝
非遺項目不僅涵蓋各類藝術和節慶活動,還包括許多與人們生活很貼近的體育運動和流傳久遠的制作技藝。中國的太極拳已經列入世界非遺項目,其中就包括我們天津的李氏太極。印度的瑜伽也是世界非遺項目,并流傳到全球各地,包括中國。我的一個學生就十分喜愛瑜伽,每天在家里都要練上幾個小時。西班牙的斗牛舞則是一種體育舞蹈,在2010年入選世界非遺項目。我在西班牙安達盧西亞看過一場演出,節奏感相當地強烈,而且表演起來咄咄逼人,動感和性感十足,看得人渾身都起雞皮疙瘩。天津老大姐們也喜歡斗牛舞,很多廣場舞舞蹈隊都跳斗牛舞。
歷史悠久的飲食制作技藝也被納入到非遺項目中。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比薩制作技藝在2017年入選世界非遺項目,代表了意大利飲食文化的精髓。我有幸在十多年前去了那不勒斯,當地的朋友帶我去了一家海邊的比薩店,說這里的比薩很有名。我當時看見幾位制作師傅一邊搟著面皮,一邊往里邊夾鮮美的肉餡,然后隨手一扔就飛進了爐膛。他們還唱著意大利民歌,說自己是帕瑪羅蒂的朋友。等他們把比薩端上來,用刀子一劃開,香噴噴的肉味兒就躥出來。皮很薄,也很脆。回來以后再吃比薩,怎么也找不到在那不勒斯嘗過的味道。名聲在外、令人矚目的法式大餐也是世界非遺項目,于2010年申報成功。法式大餐是法國餐飲文化的代表,特別注重烹飪技藝和餐桌禮儀。韓國泡菜是2013年入選的,我去韓國必須要吃的菜就是泡菜,多貴的餐廳都有這道菜。
2025年6月24日晚,”投資中國·2025天津夏季達沃斯跨國企業領袖交流會”期間,天津市組織14個國家和省市級非遺項目進行展演,向全球嘉賓展示中國傳統文化技藝,獲得與會者高度評價。圖為,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會長劉靜華、副秘書長李彤在現場觀看展品。劉俊蒼 攝
當然,不少非遺項目還能突破地域的局限,融合中國和世界,我們祖先的創造不僅傳遍中國,也播撒到了世界各地。比如蠟染不僅是一種工藝品,更是一種文化符號,連接著不同時代和地域的人們。貴州蠟染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貴州民間藝術中獨樹一幟,以其素雅的色調、優美的紋樣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著稱。?而印度尼西亞的蠟染,是在2009年入選世界非遺項目的,他們通過蠟染技術在布料上繪制圖案,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兩個不同國家的蠟染藝術相得益彰,互相融合。
再比如,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相關習俗在2022年入選世界非遺項目,涵蓋茶葉種植、制作和飲用的全過程,體現了中國茶文化的深厚底蘊。我們天津雖然不是產茶的地方,但茉莉花茶卻獨樹一幟,已經成為市級的非遺項目。我總覺得英國的下午茶從茉莉花茶的制作中獲得過靈感,與印度、斯里蘭卡等地的制茶技藝也有一定的關聯。
2025年6月24日晚,”投資中國·2025天津夏季達沃斯跨國企業領袖交流會”期間,天津市組織14個國家和省市級非遺項目進行展演,向全球嘉賓展示中國傳統文化技藝,獲得與會者高度評價。圖為,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書記李治邦、會長劉靜華、副秘書長李彤與非遺傳承人在現場合影留念。劉俊蒼 攝
現在世界非遺項目數量的排行榜上,中國44項,日本22項,法國20項,韓國21項,西班牙18項,土耳其17項,意大利15項,印度14項,墨西哥12項,摩洛哥11項。世界非遺項目不僅是對各國傳統文化的保護,也是對人類文化多樣性的重要貢獻。中國的非遺項目數量位居世界第一,展現了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和獨特魅力。(刊于2025年6月25日今晚報-副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