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剛過,暴雨預警就來了。老農們又開始念叨那句“雨打半年頭,連陰到中秋”。氣象臺最新預報顯示,未來三天華北地區將迎來持續性強降雨。
局部地區降水量可能突破100毫米。這雨下得不是時候。
玉米正在抽穗,大豆剛開花,雨水太多容易爛根。“夏至有雨十八澇”這句老話還真有點道理。
去年隔壁村夏至下雨,結果秋收時地里能劃船。
但也不能全信老話。現在天氣變化太快,去年準不代表今年也準。專家說了,今年副熱帶高壓偏強,水汽輸送比往年多三成。
這可不是老農能看出來的。田間地頭已經有人開始挖排水溝了。老王頭說寧可白忙活,也不能讓莊稼泡湯。
可也有人不以為然。
李嬸覺得老天爺要下雨攔不住,該咋樣就咋樣。數據顯示,去年類似天氣造成華北地區玉米減產15%。
這可是實打實的損失。農技站建議,趁雨還沒來趕緊噴施葉面肥。
增強作物抗逆性比啥都強。
“六月雨,貴如油”這話得看情況。現在這雨要是下大了,可就成了“六月雨,愁白頭”。
年輕人都在看手機天氣預報,老輩人卻還在抬頭看云。兩套辦法到底哪個準?
有個現象挺有意思:但凡老話和預報一致的時候,莊稼人心里就特別踏實。
可萬一老話和預報打架呢?
去年張莊就吃了這個虧,信了預報沒信老話,結果大棚全淹了。氣象局最新研判說,今年極端天氣概率比往年高20%。
種地的可得把皮繃緊了。“旱收十年,澇收一年”這教訓太深刻。現在村村都配了抽水機,就是防著這一手。
有意思的是,城里人盼下雨降溫,莊稼人卻怕下雨成災。
同一天空下,心思大不同。專家提醒,雨后高溫高濕容易爆發病蟲害。
打藥的時間窗口很關鍵。老把式們有個絕活:聞著空氣里的土腥味,就能判斷雨有多大。
這本事科學解釋不了。數據顯示,合理排水的農田受災率能降低40%。
這錢不能省。有個問題值得琢磨:為啥現在的暴雨比過去來得急、下得猛?地里的排水系統跟不上了?
“種地不靠天”是假話,但“靠天不靠人”更是大錯特錯。
兩手準備總沒錯。未來三天具體哪天雨最大?
氣象臺說是后天下午到夜間。
種菜的要趕在雨前采收。
留個話頭:你們那兒的老話是怎么預測下半年雨水的?
準不準?
評論區嘮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