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時間,國內(nèi)新能源汽車發(fā)展迅速,很多小伙伴也愿意購買新能源汽車,這就導(dǎo)致國內(nèi)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迅速超過了50%,很多小伙伴可能會說,50%怎么了,燃油車不是還有50%么?要知道,燃油車在國內(nèi)市場至少已經(jīng)“盤踞”了40年,新能源汽車三四年的時間就已經(jīng)和燃油車分庭抗禮了,你能說電動化浪潮不“來勁”?
而且大家都知道,在國內(nèi)汽車市場,中高端新能源汽車對豪華品牌的沖擊是非常明顯的,特斯拉、理想、鴻蒙智行、小米等品牌的車型,打的就是豪華品牌的“精銳”。現(xiàn)在國內(nèi)很多二線豪華品牌面對中高端新能源車,已經(jīng)毫無還手之力了,因為這些品牌本身就依靠降價獲得市場份額,再降就和普通品牌差不多了。一線豪華品牌尚有消費慣性和品牌影響力,在價格上讓渡一些,銷量還不至于跌得太慘。
之前就有小伙伴不止一次向我們表示,開完了Model 3(參數(shù)丨圖片)、小米SU7這樣的電動車,不要說開寶馬3系、奔馳C級這些中型豪華品牌燃油車了,就連5米級別的寶馬5系,都嫌棄得直呲牙。而這其中有很多深層次的原因,而其中重要的背景是,“有錢人”對中高端車型的需求。
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大家花二三十萬,甚至更高的預(yù)算去買車,剛需肯定不是第一位,如果是剛需的話,完全沒有比亞迪花這么多錢,10萬級別的秦L、朗逸,才是更加理智的選擇,油耗低、沒續(xù)航焦慮、空間大。所以對于中高端用戶而言,體驗是要大于剛需的,這是一個大前提。
首先就是性能,像寶馬5系這樣的中大型豪華轎車,國內(nèi)售賣的車型中,525車型百公里加速時間8.2秒,530車型百公里加速也要6.5秒,小米SU7入門車型的百公里加速就是5.28秒,不到30萬的頂配車型,百公里加速僅需278秒;Model 3長續(xù)航版本的百公里加速時間4.4秒,從加速性能的體驗上來說,傳統(tǒng)油車和新能源汽車就沒法比,尤其是價格和級別相近的情況下。
另一個差異,就是智能化了,這里的智能化,可以分為人車互聯(lián)、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多個層面,但情況卻是,可能像Model 3、小米SU7等車型在這些方面“互有長短”,但是像寶馬5系這樣40萬以上級別的豪華中大型轎車產(chǎn)品,在這些方面幾乎可以等同于沒有,就算有一些相似的功能,也是“菜得摳腳”。從用戶體驗的角度來說,坐進這些中高端新能源車?yán)铮悄芑瘞淼母杏X和相對更機械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
當(dāng)然還有乘坐的舒適性,像特斯拉Model 3、小米SU7這樣的純電轎車,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屬于偏一點點運動的車型,但即使是這樣,這兩款車在靜音性、加速的線性等方面,也是要比傳統(tǒng)油車強出很多的,加上一些中高端新能源汽車加入了零重力座椅,卷出新高度的座椅按摩等等,體驗都是要強出很多的。
最后才是用車成本!作為寶馬5系的前車主,雖然當(dāng)年加油也沒覺得有多貴,反正也沒得選!開這種級別的車型,每公里的油費7—9毛,屬于正常水平,因為大家的駕駛風(fēng)格也不太一樣,但是像開Model 3、小米SU7這樣的純電車,如果是家充樁,一公里花費不到1毛錢,就算在外面充電,像蘭州這邊,一度電8毛錢左右,一公里的花費也不超過2毛錢,便宜太多了!只不過對于購買中高端新能源車型的用戶來說,便宜不是他們選擇電動車的最重要因素而已。
所以其實從特斯拉、理想、鴻蒙智行、小米等品牌的銷量持續(xù)優(yōu)秀,傳統(tǒng)豪華品牌車型的價格一降再降,也能夠看出一種變化,那就是國內(nèi)中高端市場的天變了,很多預(yù)算相對充足的“有錢人”,率先舍棄了燃油車,轉(zhuǎn)投新能源車,而開慣了中高端新能源車之后,就真的很難再換回燃油車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