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無心之言揭開的健康危機
2013年9月,時任河南三門峽公安干警的陳正軍在押送嫌疑人時,一句"給我也透視一下吧"的玩笑話,竟成為命運的轉折點。煤礦集團總醫(yī)院的CT檢查顯示右肺上葉占位性病變,10月16日在西安唐都醫(yī)院行胸腔鏡下右肺上葉切除術,術后病理確診為中度分化鱗狀細胞癌(pT2aN0M0)。這個結果讓這位常年與罪犯打交道的硬漢第一次感受到生命的脆弱。
二、治療困境與轉移危機
術后規(guī)范的放化療并未阻止病魔侵襲。2014年6月24日PET-CT檢查示縱膈淋巴結轉移,多家三甲醫(yī)院均表示"已失去二次手術機會"。時任主治醫(yī)師的王教授回憶:"當時他的化療耐受性已達極限,白細胞持續(xù)低于2.0×10?/L。"正值壯年的陳正軍面臨著事業(yè)與生命的雙重考驗。
三、轉角遇見的中醫(yī)轉機
2014年7月,在河南省腫瘤醫(yī)院復查等候時,門診大廳"希福中醫(yī)腫瘤醫(yī)院"的宣傳欄吸引了他的注意。7月11日初診時,袁希福院長針對其氣陰兩虛、瘀毒內結的證候,開出益氣養(yǎng)陰、解毒散結的方劑。令人驚喜的是,服藥三個月后復查,CT顯示轉移灶停止進展,體重增加5公斤。"能重新系上警用腰帶的那一刻,我知道有希望了。"陳正軍撫摸著珍藏的警號牌說。
四、12年康復之路的堅守
2015年至2024年間,陳正軍堅持每年兩次的復診調方。2021年的隨訪CT顯示,縱膈淋巴結鈣化,腫瘤標志物持續(xù)正常。作為公安系統(tǒng)有名的"抗癌教官",他經常用自己的案例鼓勵同事:"癌細胞就像罪犯,既要強力打擊,也要給改過自新的機會。"
五、龍年中國行的感恩時刻
2024年11月7日,在南陽醫(yī)圣祠舉辦的抗癌明星交流會上,陳正軍向袁希福院長敬贈親手書寫的明信片:"是您讓我有機會看到女兒大學畢業(yè)..."話音未落已哽咽。次日,他帶領與會者重走醫(yī)圣張仲景采藥之路,用矯健的步伐證明:肺癌康復者同樣能攀登生命的高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