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秦淮燈影搖今古,十代風華入卷長。7月4日至日,古都南京迎來了迎來了一場腫瘤學界的盛事——由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與北京市希思科臨床腫瘤學研究基金會共同主辦的“2025年中國臨床腫瘤學年度進展研討會(BOC)暨Best of ASCO 2025 China” 召開。會議特邀國內頂尖腫瘤學專家梳理過去一年的中國臨床腫瘤學年度進展,丈量本土研究的足跡;同時,亦精選2025年ASCO年會上腫瘤各領域的前沿突破與重磅研究解讀,為與會者帶來一場跨越國界的學術盛宴。值此會議之際,醫脈通特邀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段建春教授分享KRAS突變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研究進展。
- 段建春教授 -
主任醫師 腫瘤學博士 博士生導師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內科
CSCO理事
CSCO肉瘤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CSCO非小細胞肺癌專家委員會常委
CSCO免疫治療專家委員會常委
CSCO青年專家委員會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腫瘤多學科診療專業委員會 常務委員兼總干事
國家抗腫瘤藥物臨床應用監測青年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北京醫學獎勵基金會肺癌醫學青年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肺癌專業委員會 常務委員
北京腫瘤學會肺癌專業委員會常委
北京癌癥防治學會肺癌免疫治療專業委員會常委
北京醫學會腫瘤學分會青年委員會委員
教育部“創新團隊”骨干成員
國自然青年基金,國自然面上項目獲得者
榮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首屆“國家優秀青年醫師”;2021 年度茅以升科學技術獎“北京青年科技獎”
長期致力于肺癌為主的胸部腫瘤的規范化個體化多學科綜合治療及轉化研究
Q
在本次BOC/BOA會議上,您報告了Sosimerasib單藥治療經治的KRAS G12C突變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II期研究主要結果,能否請您對該研究結果做簡要解讀?
段建春教授
這項II期研究入組了145例既往接受過治療、攜帶KRAS G12C突變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NSCLC患者,其中90%以上的患者為肺腺癌。這部分人群既往治療負擔較重,接近90%的患者曾接受過含鉑雙藥化療方案,和/或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研究結果顯示,經Sosimerasib治療的患者,IRC確認的客觀緩解率(ORR)達到52%以上,中位無進展生存期(mPFS)為7.2個月,表明該藥物在此類經治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抗腫瘤活性。在安全性方面,治療相關不良事件(TRAEs)雖較為常見,但絕大多數為1-2級(輕至中度);≥3級TRAEs的發生率相對較低。最常見的TRAEs包括轉移酶升高、貧血以及堿性磷酸酶(ALP)升高。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特定不良事件中≥3級的發生率均低于10%。綜合療效與安全性數據,Sosimerasib展現出良好的治療潛力與可控的安全性特征。因此,預期未來將為攜帶KRAS G12C突變的NCLCL患者提供新的靶向藥物選擇。
Q
隨著KRAS G12C突變NSCLC治療邁入靶向治療時代,您認為未來有哪些值得進一步探索的方向?
段建春教授
針對KRAS G12C突變靶點,近年來已有多款新型小分子激酶抑制劑問世。這些具有強效、高選擇性的新型藥物在晚期肺癌的后線治療中已顯示出良好的治療效果。目前,中國已獲批上市的KRAS G12C抑制劑包括氟澤雷塞、戈來雷塞、格索雷塞,均獲批用于相應的后線治療適應證。然而,觀察現有研究數據,KRAS G12C靶向單藥治療所取得的療效仍存在局限性。具體而言,在中國患者群體中觀察到的中位PFS相對較短,ORR亦有限,多數集中于40%-50%區間。相比之下,針對EGFR突變、ALK融合、ROS1融合、BRAF V600E突變等成熟驅動基因靶點的小分子靶向藥物,其ORR普遍可達60%以上,且已有多種藥物獲批一線治療,充分體現了精準靶向治療的策略。因此,提升KRAS G12C抑制劑的療效,推動其治療前移是重要的探索方向。
目前,KRAS G12C突變NSCLC的一線聯合治療策略正在積極探索。多項小樣本臨床研究已初步顯示,聯合治療可有效提升療效:ORR可超60%,中位PFS亦較單藥治療顯著延長。例如,CRYSTAL-7研究在PD-L1表達≥50%的KRAS G12C突變NSCLC患者中,評估了Adagrasib聯合帕博利珠單抗的療效,其報告的中位PFS已超過20個月。當前,多種聯合治療模式正在KRAS通路的一線治療中進行探索,包括聯合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抗EGFR單克隆抗體、SHP2抑制劑以及MEK抑制劑等,部分研究已展現出提升療效的潛力。因此,未來研究將聚焦于如何通過優化聯合治療策略,將KRAS G12C抑制劑更有效地推向前線治療。
在探索KRAS G12C抑制劑前移治療的同時,安全性管理亦至關重要。KRAS G12C抑制劑單藥治療存在特定的不良反應譜,多為輕度且可耐受。然而,聯合治療可能引入新的安全風險:與化療聯合時,骨髓抑制的發生風險可能增加;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聯合時,則可能觀察到更高級別的肝毒性的發生率上升。因此,在推進聯合治療策略的研究中,對其潛在不良反應進行有效管控,制定相應的預防和管理策略,是需要持續關注的核心問題。
Q
聚焦本次ASCO大會,您認為肺癌領域還有那些值得關注的新靶點、新藥物和新探索?
段建春教授
在今年的ASCO年會上,肺癌領域取得多項重要進展,涵蓋關鍵研究數據更新以及新型藥物研究成果發布。在NSCLC領域,靶向EGFR/HER3的雙特異性抗體研究數據引發廣泛關注;TROP-2 ADC蘆康沙妥珠單抗在EGFR-TKI和含鉑化療治療后進展的NSCLC患者中觀察到顯著獲益。在小細胞肺癌(SCLC)領域,研究顯示蘆比替定用于SCLC一線維持治療可延長PFS;此外,新型藥物DLL3/CD3雙抗塔拉妥單抗用于SCLC后線治療可顯著延長患者的總生存期(OS)。鑒于肺癌發病率高且預后相對較差,生物制藥界持續聚焦其新型藥物研發,相關新藥的臨床研究及上市進程正加速推進中。未來我們期待更多作用于精準靶點、安全性特征更優的藥物問世,為患者帶來顯著的生存獲益及生活質量改善。
編輯:Faline
審校:段建春教授
排版:Faline
執行:Faline
醫脈通是專業的在線醫生平臺,“感知世界醫學脈搏,助力中國臨床決策”是平臺的使命。醫脈通旗下擁有「臨床指南」「用藥參考」「醫學文獻王」「醫知源」「e研通」「e脈播」等系列產品,全面滿足醫學工作者臨床決策、獲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本平臺旨在為醫療衛生專業人士傳遞更多醫學信息。本平臺發布的內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專業的醫療指導,也不應被視為診療建議。如該等信息被用于了解醫學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臺不承擔相關責任。本平臺對發布的內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觀點。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權利人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