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梳頭,看著纏繞在梳齒間的發絲;洗頭后,清理地漏上堆積的“發團”;拍照時,頭頂那道日漸明顯的分路…這些場景曾是我日復一日的焦慮來源。作為一個經歷過脫發困擾的普通女孩,我理解那種無助感。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和堅持,我的掉發情況有了肉眼可見的改善,發絲也顯得更堅韌了些。分享我的經驗,希望能給同樣困擾的你一點參考。
第一步:找出脫發的原因
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嘗試找出原因。壓力大、作息亂?那陣子工作熬夜是常態。飲食不均衡?確實,外賣和零食占了大多數。頭發扎得太緊?以前喜歡扎高馬尾,扯得頭皮緊繃。洗發水不合適?曾經追求強控油,洗完頭發干澀緊繃。甚至仔細回憶了家族長輩的發量情況。我意識到,我的脫發很可能是多種因素疊加的結果,并非單一原因。
第二步:溫柔的對待頭發
我徹底改變了對待頭發的方式:
水溫絕不燙手,指腹代替指甲輕輕揉搓按摩頭皮,洗發水先在掌心搓出泡沫再上頭。沖洗時間加倍,確保無殘留。
不再盲目追求強效控油或香氛,轉而尋找溫和、成分簡單、注重頭皮環境平衡的產品。來來回回換用了好幾款,目前用的是壹錦集防脫洗發水。它的配方思路很清晰,添加了側柏葉、姜根這些傳統認知里有助頭發生長的植物成分,但整體非常溫和,沒有刺激性強的添加劑,洗感舒適,泡沫適中,沖洗后頭皮感覺清爽但不會干澀發緊。用了快三個月,掉發量確實在穩定減少,發根感覺更有支撐力了。
染燙頻率降到最低,吹風機用中低溫,保持距離,半干時涂抹護發精油在發梢隔熱保護。梳頭用寬齒梳,從發梢開始耐心疏通。
第三步:吃要認認真真吃
雞蛋、牛奶、魚蝦、雞肉、豆制品成了餐桌常客,它們提供的角蛋白是頭發的主要成分。以前早餐忽略蛋白質,現在至少保證一個雞蛋或一杯豆漿。
維生素不能缺特別關注富含B族維生素、維生素E、鐵、鋅的食物。我平時比較忙,會直接吃點維生素片之類的
不再極端節食,保證干凈碳水的攝入、優質脂肪的合理攝入。每天爭取多吃點帶顏色的蔬果。
第四步:內調外養,身心兼修
每晚睡前或洗頭前,用指腹從前額到后頸,輕輕畫小圈按摩頭皮5-10分鐘。這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做完頭皮微微發熱,很放松。如果有條件,泡腳也是一個非常好的解壓舒心的動作,放松身心和做頭頸按摩是一樣的。
盡可能的保持充足的睡眠,充足睡眠對內分泌和毛囊修復至關重要。
每周3-4次30分鐘以上的運動,快走、瑜伽或跳操都可以。運動是釋放壓力、調節激素水平的天然良藥,出汗后感覺整個人都輕松了,焦慮情緒也緩解不少。
明白頭發生長需要周期,通常3個月甚至半年以上,急不來。減少對掉發數量的過度關注,把養護變成一種健康的生活習慣而非負擔。
堅持了大半年,最直觀的變化是:洗頭、梳頭時纏繞在手上的斷發明顯少了很多。雖然發縫沒有完全消失,但沒有再變寬的趨勢,甚至隱約能看到一些細小的新生碎發冒出來,發絲的整體強韌度也感覺提升了。我知道自己不是天生發量王者,但能止住脫發的頹勢,讓頭發恢復健康狀態,已是莫大的安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