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
圖片
老正按: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今天特轉發一篇題為《敵后游擊四年》的文章。該文作者沈尹,當時曾任國軍山東省教導團上校團長,文中所述系其親歷之回憶,該文提到當時任山東省政府主席沈鴻烈的一些事,具有第一手的史料價值。
將該文分為兩篇一起發布,一篇是其在敵后參加抗日游擊之經歷,一篇為其率部護送沈鴻烈從山東赴重慶述職,遇敵歷險之過程。
圖片
一位國軍團長在山東
敵后抗日游擊四年之經歷
原按語:一九三八年,當日寇大舉侵華之際,原國民黨山東省政府主席韓復榘被蔣介石誘殺。事后,蔣委派青島特別市市長沈鴻烈接任山東省政府主席,并令其深入敵后游擊。這是國民黨第一個到敵后工作的省主席。
圖片
從一九三八年元月至一九四一年十二月,我在山東敵后參加抗日游擊的經過如下:
一、參與接收山東省政府工作
一九三八年元旦我隨青島特別市市長沈鴻烈由青島撤退到徐州繼續辦理撤退人員及物資轉運武漢事宜。約在元月中旬,蔣介石在開封召開軍事會議期間,將韓復榘扣押,解送武漢,令沈鴻烈接任山東省政府主席。此時山東省政府遷至曹縣,我被派在省保安處任中校參謀,參與接收工作。
約在二月間,我奉令往湖南長沙接運彈藥,任務完成后,三月間我又奉令接收匡亞明同志(原南京大學校長)帶來河南潢川青年訓練團的學生一個大隊約三百多人,我任大隊長。經過短期(約兩周)訓練,(主要是由省主席及各廳處長講講抗戰的形勢及山東敵后的情況)后,就分發到各縣參加敵后工作。
二、挺進敵后
臺兒莊戰爭結束后,徐州第五戰區撤退,蔣介石電令沈鴻烈深入敵后,進行游擊。這是國民黨第一個到敵后工作的省主席。
圖片
沈鴻烈
沈奉令后,將省府人員大部疏散到武漢,僅帶秘書長雷法章、省保安司令部參謀長廖安邦,以及參謀、秘書、財務、電務等人員十余人,衛士二十余人,保安警察隊四五十人(青島帶出來的),總共不到一百人,我也以保安司令部的參謀名義隨行,經鄆城、陽谷、東平等縣到達東阿縣城。
在此整頓一兩個月,成立了山東省教導團,廖安邦兼任團長,我任中校團附。招收一批高小和初中畢業學生進行訓練,培養一部份軍士,以備將來整頓各縣保安團隊之用。由于敵后青年愛國熱情高漲,踴躍報名參加,很快就成立了三個營和一個特務連。
日本人偵悉我省府在東阿縣城,約八月間,由濟南出動大批部隊圍攻東阿。由于故眾我寡,實力懸硃,我團掩護省府渡過運河,撤到聊城,在此休整一個時期,就撤到阿城鎮一帶,一方面警衛省府,一方面加速訓練,準備游擊。
三、建立沂蒙山區根據地
約在十二月上旬,沈由魯西到魯北視察。十二月中旬,省府秘書長雷法章帶著省府全體人員,由我團三個營護衛從聊城,經歷城、章丘、萊蕪等縣到達蒙陰的魯村鎮,省府暫設于此。
一九三九年元月,沈由魯北視察完畢來到魯村,并帶來魯北招收的一部分中學生約三百多人,同時將中央軍校洛陽分校第十四期畢業生一百多人也調到了魯村。就在這里成立一個山東省黨政軍干部學校軍官大隊,以軍校十四期畢業生為干部,編成四個中隊,進行訓練。這時參謀長廖安邦調任魯西行署主任,我升任教導團上校團長兼軍官大隊上校大隊長。
訓練計劃定為半年,到六月底,按計劃訓練完畢,我即帶領全大隊學生到省干部學校,舉行畢業典禮,由沈主持,魯蘇戰區總司令于學忠出席并講話,畢業后,當即分發到五十一軍、五十七軍、新四師各師、旅、團、連見習。分發剛完,我就回防魯村。
四,日寇發動“華北大掃蕩”
六月底日寇發動進攻,先派飛機多架,轟炸省府所在地東里店,繼派部隊圍攻;我部奉令實行游擊戰,敵進我退,敵退我回。就這樣在沂水、蒙陰、臨朐等縣山區里來來去去,去去來來打圈子,周旋了約兩個月。
當敵人進攻東里店時,省府下令我團警衛省府的一個連掩護政府向東里店西南王莊轉移。當日在該莊附近宿營,次日拂曉敵來襲擊,我警衛省府之連積極應戰,掩護省府轉移。戰斗至為激烈,我陣亡排長一人,士兵二十余人,傷士兵十余人,敵亦傷亡多人。
省府人員大部安全轉移,唯沈鴻烈被敵沖散與警衛部隊及衛士脫離,只有隨身副官一人沖到廣合峪山上的一個羊圈里潛伏。敵人走后,由附近村民送給他一套農民服裝穿上,每天送給飲食。
就這樣在羊圈里呆了多日,得到人民的精心掩護,送水送飯,報告敵情,照顧周到,但村民猜測是省府的官員,不知道他就是省主席。沈深受感動,以后寫了一首《軍民魚水情》的歌,教官兵們唱,可惜這首歌詞,我已記不得了。
敵人進攻東里店省府時,同時由萊蕪城方面出動兩路兵力進攻我團部所在地的魯村。我們當即轉移到沂水的南麻、悅莊一帶,敵人撲空而走,我們隨又進駐魯村。幾日后敵人又來攻擊,我們略事抵抗,又撤走了,就這樣在山溝里和敵人捉迷藏,打打跑跑,跑跑打打。
約在七月下旬,我帶團部和一個特務連,還有一部電臺,在山溝里轉,每天夜行日宿,習以為常。某日在臨朐的釣魚臺附近一個山溝的小村里宿營后,下午三時許,官兵們在山溝里洗衣曬被,我正擬電與省府聯絡時,敵人突然襲擊,將哨兵打死后向我猛攻。
我特務連和團部傳令兵全部參加戰斗,掩護團部轉移。我死傷士兵十余人,損失電臺一部,敵亦傷亡多人。過了幾天,敵人撤退,我們又回到魯村,省府轉移到臨朐的呂下店子。
敵人的所謂“華北大掃蕩”,到此暫告結束,而我們在沂蒙山區建立的根據地,依然存在。我省府和我團也得到了一個較長時間的休整。
在敵人對我掃蕩期間,我們得到人民群眾的掩護。送情報,供給養,深刻體會人民群眾的偉大和愛國的熱情,我們和群眾確實是魚水的關系,離開了人民群眾,我們軍隊在敵后一天也活不下去。
五、堅持敵后工作
敵人掃蕩時,各部隊如五十一軍、五十七軍以及省府直接指揮的新四師(系韓復榘的手槍旅改編的》教導團和省府機構都混合編組,化整為零,以小部隊方式,與敵人周旋打圈子。
此時各軍、各師重新集結,恢復建制,駐守原防。各級行政單位,也均恢復了活動。省政府派出的軍官大隊畢業的見習生也由各師、旅、團、連見習完畢回到省府,省府指令我按分配計劃分發到各專,縣的保安團隊任下級軍官。
此后從一九四〇年至一九四一年,敵人到山區里擾亂的次數少了。全省各專區、各縣的行政機構和政權,都逐步建立和健全起來了。
我團三個營,防務很緊,既要警衛省府,還要派出一個營經常到后方安徽的阜陽,轉運彈藥,裝備。另外還要抽一個連警衛山東省民生銀行印鈔廠。
談到印鈔廠,應加以說明,山東省府在敵后的財政開支十分困難,金靠中央撥款到山東省民生銀行,由民生銀行轉撥省府。抗戰前民生銀行發行鈔票在全省流通使用,淪陷后仍在民間流通。
一九三八年省府財政困難,曾請中央派飛機由重慶運來民生銀行鈔票在東阿縣境,黃河北岸沙灘上空投過。由于省府經費困難,下令所有省府職員,部隊軍官,上自主席,下至辦事員和準尉以上的軍官,一律每人每月支生活費三十元。待遇既低,生活異常艱險,但所有官員基于愛國熱忱,民族大義,無不精神振奮,忘我工作。
約在一九三九年的七八月間,財政廳通過各種渠道,由上海購到一套印鈔票的機器。派來一部分技術人員,就在沂山頂上東峪小村里制版印刷民生銀行鈔票,供全省流通使用。所以我團還要派一個連的兵力警衛這個印鈔廠。這時感到部隊不敷分配,又成立了教導第二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