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樓市,又有新規。
這一次,不再是卷得房率,而是從技術入手,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
近日,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布了《關于大力發展智能建造與工業化建筑加快建設建筑業現代產業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
根據該意見稿,2026年起,廣州市出讓的居住用地100%實施裝配式建筑。
往后,裝配式建筑不再是小范圍的試點,而是全市、全類型商品房都要執行!
01
“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
裝配式建筑,是指在工廠提前加工、制作好建筑的構件和配件,運輸到建筑現場再裝配而成的建筑。
用大白話來說,就是“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類似“預制菜”的“預制房”。
圖源:投資廣州
而裝配式建筑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
事少,穩定,還快!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用“現包餃子”和“速凍餃子”來分別對應現澆式建筑和裝配式建筑打比方。
想象一下,你在家現包餃子都有哪些步驟。
先去市場買肉、菜和面粉,再拿回家開整,是不是會弄得家里很臟(建材運輸,塵土飛揚)。
回家你得剁餡兒(噪音)和面(粉塵)吧。
這過程中還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譬如下雨沒辦法外出采購等等(天氣影響施工進度)。
包餃子的效率,還得取決于人的手速和技術,忙活半天可能只夠吃兩頓(工期長)。
口味還不好保證呢,今天的餡兒咸了?明天的皮兒厚了?全看手感(質量不穩定)~
至于“速凍餃子”——
圖源: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由工廠標準化生產,肉餡、菜丁和面皮都由機器或熟手工批量生產(預制梁、板、墻、樓梯等構件),速度有保證且出品可控(質量穩定)。
“餃子”好了(建筑構件)直接送貨上門,全程干手凈腳,下雨也不影響進度。
在家(工地)只要燒水(做好基礎),把速凍餃子嘩啦倒進去(吊車精準安裝構件)煮就完成了。
現場保持干凈,沒有面粉大戰,沒有菜葉橫飛(建筑垃圾大幅減少,環保安靜)。
關鍵是效率起飛~只要10分鐘,外形一致和味道標準的餃子就出鍋了(降低人為失誤以及影響)。
因此,大家不要先入為主,覺得裝配式建筑就比不上傳統建筑方式,預制菜就不如現做的。
實際上,推廣裝配式建筑對于開發商、業主和周邊居民來說都有積極意義——
圖源: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項目建設周期變短,房企承受壓力更少。行業發展智能建造,也能為房地產增加新增長點。
業主能早點住新房,附近居民吸少一點灰塵,少受一些噪音污染。
三方共贏,何樂而不為?
02
裝配式住宅的影響?
近十年來,中央都在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廣州也不例外
早在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明確,爭用10年左右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30%。
根據南都數據,2023年廣州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面積比例已經達到48.42%,其中天河、花都、白云、南沙都達到了50%。
不要以為裝配式建筑離我們很遠,各位買的新房、上班的辦公室、讀書的學校有可能都是“預制房”!
最新的例子——澳洲山莊的安置房項目就是鋼結構裝配式建造,裝配率達76%。
還有廣州南站的環球貿易廣場,也是裝配式建筑。
另外,“智能建造與工業化建筑”已在今年被納入廣州市戰略性產業,這也是國內第一次有城市,把建筑業相關產業列為全市戰略性發展產業。
因此,目前廣州絕大部份保障性住房和安置房項目,也都采取了裝配式技術。
裝配式建造的柏塘片區安置房 提前50天封頂
從長遠來看,這就是大勢所趨。
而裝配式建筑對樓市的影響,也是可以預見的:
住宅的開發周期,或進一步縮短。
未來,各位從買房到收樓,可能再不用等兩年,可能一年半、一年就行了。
效率提高,提前交付,將是常態。
住宅的建筑成本,也會發生變化。
或許大家以為,裝配式住宅的成本要低于傳統現澆模式的住宅,但事實卻恰好相反,成本反而高了!
這是因為在實際操作中,不同樓盤、不同戶型的多元化導致預制構件難以重復利用,開發商在前期往往需要定制大量的、不同的模具和生產線。
當裝配式住宅真正普及、模具能重復使用后,成本才有可能比現澆式的低。
屆時,裝配式住宅的銷售價格或許會更實惠!
各位朋友,你們覺得裝配式住宅還有哪些優缺點?買房時會在意,小區是不是裝配式建筑嗎?
注:1*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2*本文只供參照,不構成投資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